2017年10月13日星期五

诺贝尔经济学家教你斗渣男

文/万喆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相继出台了。今年的物理奖给了引力波,化学奖给了冷冻电镜技术,经济学奖给了行为经济学,几乎全都是在本学科中具有一定的颠覆性领域,差不多都是向经典理论发起挑战的结果。

行为经济学的非理性

与几乎历届大奖得主类似,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ichard Thaler已经名满江湖,大家猜测他应该得到此殊荣很久了。在实至名归背后,是方兴未艾一直不被“主流化”的行为经济学。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次给了个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Daniel Kahneman,而且他没受过正儿八经经济学训练。从此,行为经济学不再是古典经济学大师们和追随者们嘲笑的对象,而是登堂入室。

行为经济学是什么呢?既然它是个“离经叛道”的玩意儿,那不妨先看看与之“对立”的权威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什么。

权威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很重要的假设是“理性人”。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计算机,能够把自己身前身后身边的因素统统计算起来,得出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结论,然后进行选择。

但是行为经济学家说,人只具有有限理性,会受到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

换言之,大家都是人嘛,大家都软弱没有自制力、愚蠢没有判断力。与此同时,大家又都受到社会、文化等不同背景的影响。

啊好讨厌!那是不是说人们就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了?那经济学还有什么意义?

这大概是传统经济学者最想一边嗤之以鼻一边问的问题了。

“确定效应”和不愿意离婚的丈夫

当然,学者们的研究主要还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家们就此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框架,来解释一些传统经济理论解释不能或解释不力的东西。

Kahneman就提出一个前景理论。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过程。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 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

一对夫妻,丈夫有了小三。现在应该怎么办?如果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看,对男方,爱情消减、新人甜蜜,有爱有趣,绝对应该离婚啊;对女方,爱情消减、老公背叛,不忠不信,绝对应该离婚啊。

但是,首先,男方不愿意离婚。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能赚3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赚40000元,2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都选择A。“理性”而言,选择B收益更好。但是大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厌恶风险,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这就是前景理论里的“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

所以,当男方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家庭在手,对老婆并非极度不满意,他处于收益状态,厌恶风险,拒绝失去已经到手的。他不愿意离婚。

“反射效应”和不愿意离婚的妻子

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同时,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

还是这一对夫妻,还是男方出轨,往往我们会发现,女方也不愿意离婚。

受到了一万点伤害的你,为什么也难以割舍,为什么也不愿意一刀两断走向未来?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会赔3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赔40000元,20%可能不赔钱。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投票结果是,大部分人选择B,愿意“赌一把”。“理性”而言,可能会选择A。毕竟(-40000)×80%=-32000,风险要大于-30000元。

然而,当人在面对必然损失的抉择时,会很不甘心,宁可冒险。他们变得偏好风险了。Kahneman和Tversky将之称为“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

老实说,“反射效应”真的很非理性,却非常经常出现。有统计数据表示,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出现亏损,是“割肉”还是冒着“套牢”的风险希冀继续守候出现“翻身”奇迹?看上去,宁可被“套牢”的人更多。

这就不难解释那些“死也不肯放手”的“原配”们了。面对正在失去丈夫和完全失去丈夫,哪个更糟糕?“理性人”理当计算自己现在的苦苦挣扎、将来的青春年华等,但是恐怕“反射效应”才是当前妻子心中的汹汹主流。“赌一把”,打个翻身仗,把老公彻底抢回来,把小三彻底打败,也许生活就完全覆灭,但也许生活从此新生呢!

“心理账户”与爱出轨的丈夫

但是说到底,丈夫为什么会出轨呢?

可能他也有个“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吧。

什么是心理账户?Thaler的成就。他举过一个实例。约翰先生一家存了15000美元准备买一栋理想的别墅,他们计划在5年以后购买,这笔钱放在商业账户上的利率是10%;可最近他们刚刚贷款11000 美元买了一部新车,新车贷款3年的利率是15%,为什么他不用自己的15000美元存款买新车呢?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钱都是钱,具有替代性,可以用来干所有事,没区别。但Thaler认为,与传统理论所想相反,人们根据财富来源与支出划分成不同性质的多个分账户,每个分账户有单独的预算和支配规则,金钱并不能容易地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Thaler将这种金钱不能很好转移,不能完全替换的特点称之为“非替代性”(non-fungibility)。

比如人们一般会把辛苦挣来的钱存起来不舍得花,而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花掉。这也可以解释送礼物,自己舍不得买来用的东西,家人买来送给自己就觉得特别满足,因为这份支出从“生活必需开支”账户转到“人情支出”账户里了,给人的感觉也就不一样。

约翰先生的例子中,从理性上说,家庭的总财富不变。但行为经济学说,财富改变了存放的位置,固定账户和临时账户具有非替代性,人们的心理感觉不一样。

于是,丈夫把你放到了一个“固定账户”里,同时,还把其他人放到一些“临时账户”甚至“人情账户”“文娱账户”“休闲账户”里,他会说,你们都是不可互相替代的,他就顺理成章的享受着一大堆一生挚爱许多的美好生活,因为他为自己“家中红旗不倒,四处彩旗飘飘”找到了最好的理论依据。

“参照依赖”和想拖死第三者的妻子

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这样苦苦撑着、苦苦拖着,自己岂不是很痛苦?

这个问题很好。不过,什么叫做“很痛苦”?如果看传统经济学的假设中,人的选择与参照点无关。那么,“痛苦”就是“痛苦”。但是现实中,就是这样而已吗?

你一年收入10万,同时工作的其他同事都收入8万,你痛苦还是幸福?

你一年收入12万,同时工作的其他同事都收入15万,你痛苦还是幸福?

你一年收入10万,同时工作的其他同事都收入8万,然后跳槽,一年收入12万,同时工作的其他同事都收入15万,你痛苦还是幸福?

行为经济学则证实,人们的偏好会受到单独评判、联合评判、交替对比及语意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所谓的损失和获得,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这就是“参照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

所以,你会发现,这位迟迟难以下定决心的女方往往在考虑,如果我离婚,会不会比现在过得更差?如果我离婚,会不会大家都歧视我?如果我离婚,会不会大家都觉得我输了?

当然还会有诸如,这个老公并不差,如果我离婚,会不会找不到老公?如果我离婚,会不会再找一个还不如这个?

不过,最大的杀器不是以上这些,而是,我痛苦吗?我痛苦。但是我这样拖着他们,他们好不了,他们也会很痛苦。看到他们也痛苦,我就没那么痛苦了。

这真是最符合 “参照依赖”的一种想法了。

“损失规避”与净身出户

怎么着?那这婚还真离不成了?

对不起,人就是这样,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所以,人们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往往很不甘心,容易冒险。

这便是“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传统经济学的大牛Paul A.Samuelson也说:“增加100元收入所带来的效用,小于失去100元所带来的效用。”

再看一个行为经济学实验。

假设有这样一个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10000元,输了失去10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

A.愿意

B.不愿意

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赌局绝对公平。但大量类似实验结果证明,多数人不愿意玩这个游戏。因为虽然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失”带来的痛苦与“得”带来的快乐并不平衡,因此人们对这个理性上“公平”的赌局感受并不“公平”。

不要慌,如果改变筹码数额呢?赢了可以获得50000元,输了失去10000元?

这大概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婚姻中“过错方”应该付出更多财产进行弥补的意思吧。虽然在法律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但是在经济上,通过更多的弥补才能将打破现状带来的损失平衡,的确能够获得较好的解释。

你要离我而去远走高飞?那你净身出户!

你把我当成一个不过是固定一点的账户?那就原谅我把你的资产清零!

后记

我们以为经济理论只发生在股票涨跌、楼市浮沉之中,其实不然,经济本来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解释,我们所做的一切研究本来就是在试图解释人类自己的所有行为。

犹如你无法割舍一支烂到骨子里的股票,犹如你面对楼市看不清的前景有着说不出的恐慌,在生活中,你的理性和非理性行为,你的计算和计算不出,也都如出一辙。反过来看,如果你在生活中如是选择,你的投资恐怕也逃不出窠臼。

终究,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于是有什么样的经济。

自然,形成一门学问的本意,就是找出规律,进行预测修正。诚如抓住渣男不能放手的人,应该清醒认识到,止损吧抛售吧拿回自己该拿的东西吧。行为经济学说,人是非理性的。没错,但更重要的是,知道人的非理性,才可以更好的理性选择。

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出来后,有些人说,也许宇宙根本要塌陷,也许人类根本不存在。而经济学奖出来后,我们知道,不管宇宙和人类是不是真实存在,这一刻,我们能够看清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万喆系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