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
被奴役久了的人会认为自由是灾难
文/邳州李二
很多人看过美国电影《乱世佳人》。该电影是由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飘》改编。这里必须要吐槽一下,小说中文名《飘》是谁翻译的啊?真不给力!小说英文名《gone with the wind》读起来就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翻译成“随风而逝”或者“往事如风”不是更有意境吗?
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结束,但无论米切尔的小说本身还是改编成的电影,都是站在南方的立场上看问题的。在电影里你能看到哪怕南方的黑人奴隶,他们似乎也很欣赏南方种植园的“田园牧歌”生活。
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也一直有人认为,对黑奴来讲,美国南北战争是一次“解放”的战争,黑人应该对北军夹道欢迎、对南军深恶痛绝才对!
但事实不是那样的。事实的真相至少不是北方的胜利者宣传的那样,而更符合电影《乱世佳人》中的描述。
在当时,对很多黑人奴隶来讲,被解放,获得自由,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一开始,北军来了,种植园主被杀或逃走了,黑奴获得了自由。有些黑奴选择加入了北方的军队,这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原因是军队跟种植园有某种相似之处,都是完全听从命令,没得商量,该发多少军饷就是多少军饷,也没得商量。但选择当兵加入北军的到底是少数,毕竟打仗会死人,大部分获得了自由的黑奴会以“自由的美国公民”的身份活在社会上而不是去当兵。
问题来了。被解放的黑奴们并不适应“自由民”的生活。
“自由”似乎意味着脱离奴役和束缚,但“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依靠”,意味着“你得为你自己负责”。“自由”从来都是有门槛有代价的。一般来讲,“自由”的前提是“独立”。比如我儿子自己经济独立了,吃自己的花自己的,他当然有权利让我不管他,让他“自由”;如果他经济不独立,吃我的喝我的,他凭什么可以不听我的?“独立”这个词用英文“independent”更能明白描述,“dependent”的意思是“依靠”,“independent”的意思就是“不依靠”,我们翻译成“独立”。很多人只关注“独立”了就自由了不受约束了这一面,但很少关注“独立”背后的潜台词是“不再依靠”。你想自由,那就得风险自担,自立自强。为什么法属圭亚那这块地方法国政府屡次建议他们“独立”他们就是不愿意?就是因为法属圭亚那对法国政府有“依赖”,每年法国政府都有大笔拨款给他们,如果“独立”了,这些拨款肯定就没有了。有些人的理念是既想“自由不受约束”,又想继续在经济上“依靠别人”,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黑奴们长期在奴隶主的奴役下生活。他们没有“自由”,他们的生活都是被白人奴隶主“安排”的。奴隶主日常给他们分配任务,让他们干这个那个,他们只要去执行奴隶主的命令就行了,无需动脑子,不可以质疑奴隶主的安排,事实上动脑子思考奴隶主的命令是不是合理反而是有罪的。黑奴们劳动,种植园获得的收成就是黑奴们的劳动成果。这些劳动成果如何分配,黑奴们当然也是完全做不了主的。奴隶主要拿走多少就是多少,留给黑奴们的残渣多一点或者少一点,那也都是合情合理的,黑奴不会质疑奴隶主的分配原则是否合理,质疑奴隶主的分配原则也是有罪的,他们只能接受。
黑奴从劳动到分配的环节都是被奴隶主“安排”的,黑奴也只能完全接受,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但奴隶也是奴隶主的财产,能拿来卖钱或者赠送给别的奴隶主“增进感情”,所以奴隶主也不会让黑奴们饿死。有活干,有饭吃,不用费脑子。费脑子思考种植园的商品如何销售或者与买家谈价格,那都是主人的事情,遇到天灾人祸的风险导致损失,那也是主人的事情。黑奴不承担风险。对黑奴来讲,这样的生活似乎还不赖!
被北军解放后的黑奴,虽然“身体上获得了自由”,但“精神上仍然是奴隶”。他们自由了,但要自己谋生了。很多黑奴悲哀地发现:他们并不具备独立谋生的能力。他们找不到工作,也不会做生意,吃不上饭,甚至可能要饿死!他们这个时候当然怀念当初在种植园做奴隶的生活:一切有主人“包办”,不用动脑子思考每天面对的纷繁复杂的事情,还能吃喝不愁。虽然主人可能鞭打自己,甚至杀了自己,但奴隶只要不是太过违逆主人,主人也不至于惩罚奴隶,毕竟奴隶是主人的财产!
人的大脑有一种“说服自己”的保护机制,不然会变成精神病。所以人在“没得选”的时候,就会去论证“当前状况”的合理性,既然改变不了就得去接受“它应该是合理的存在”。做奴隶的时候,主人支配黑奴的一切,强迫黑奴劳动或者“剥夺黑奴的大部分劳动成果”,黑奴们会认为那都是合理的,因为黑奴完全“没得选”,既然“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这一种结果”,那这种结果必须得是合理的!不然人会变成精神病。等黑奴们获得了自由之后,他们不再受主人的支配,他们有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比如买东西,他们可以选择“买”或者“不买”,如果买,还可以选择买这家的或者买那家的,但刚被解放的黑奴总以为“买东西让商家赚钱是被商家坑了”,因为“商家在赚我钱”嘛,从我身上得到利润,难道不是一种“剥削”吗?哪怕自由交易的情况下商家的利润率极低,而本来奴隶主从黑奴身上掠夺的比例极高,黑奴也仍然认为“商家比奴隶主更邪恶”。他们讨厌资本的剥削甚于讨厌奴隶主的暴力掠夺,原因还是:奴隶主的暴力掠夺是奴隶没法抗拒的,是必须得接受的,那当然就必须得是合理的。
所以,被奴役久了的人,他就会把自由看作是“灾难”。这确实是符合人性的事情。
当时有不少饿着肚子的被解放黑奴极为怀念“在种植园为奴”时期“一切都被安排、不需要动脑子”的“惬意”生活。黑奴们并不像很多美国“政治正确”的历史上写的那样纷纷加入北方阵营,相反,黑奴们痛恨北军破坏了他们的美好生活,他们有人在被解放成为“自由人”之后反而纷纷南逃,寻找那些还没被北军“破坏”的种植园,寻求奴隶主接纳自己,重新成为奴隶;甚至也有被解放的黑奴带着对北军的仇恨加入南军,“保卫奴隶制度”。
在可以自由选择加入“解放黑奴的北军”和“维持奴隶制的南军”的情况下,有“已经尝到过获得自由的滋味”的黑奴放弃自由、仇视自由,反而回头加入南军去“保卫奴隶制”、“抗击解放者”,你觉得讽刺吗?但没办法,这就是人性!
去除奴隶们身体上的枷锁易,去除精神上的枷锁难。跟去除身上的枷锁相比,解放黑奴更重要的是“教育他们不要再有一个做奴隶的心态。”
1862年,林肯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法律上给了黑奴自由、但黑奴真的自由了吗?虽然美国内战最后的胜利者是倡导“解放黑奴”的北方,但美国黑人只是名义上摆脱了被奴役的身份,其实并未获得真正的“自由”。
电影《绿皮书》描述的是美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距离今天不过五十多年,距离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我们能看到:至少在美国的南方州,仍然存在着对黑人的“制度化”的严重歧视。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因为是有色人种,她出生于1964年,她曾经说过“小时候她因为肤色遭遇歧视,是很经常的事情。”
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杀是在1968年,距今其实不到一个甲子。1968年,其实不光美国,放眼全球,世界上别的国家发生的事也不一定就比当时的美国更文明。
所以,人类步入现代意义上的“文明”时代,真的就是最近五十年的事情。只不过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但凭良心讲,基本都在进步。
好在文明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只不过“精神上的枷锁”的解除确实难度更大,也更费时间。美国内战解除黑奴身体上的枷锁只需要几年,解除“精神上的枷锁”却需要上百年之久,但好像至今也并未完全解除。
这是二十一世纪美国街头的“黑命贵”。当然,这又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了。
这太阳底下,从来就没有过新鲜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