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住持释永信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文/陈岩
BBC中文
2025年7月29日
2025年7月27日晚,中国河南省少林寺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7月28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发布公告:释永信的所作所为性质十分恶劣,严重败坏了佛教界的声誉,损害了出家人的形象。根据河南省佛教协会报来的《关于注销释永信戒牒的报告》,中国佛教协会同意对释永信(俗名:刘应成)的戒牒予以注销。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少林CEO”,在中文互联网引起了极大关注和讨论。对于他个人而言,包括少林寺的声誉而言,打击巨大。
事实上,围绕着释永信的争议一直不少,包括10年前释永信弟子实名举报,与这次官方通报的内容高度相似。然而,当年经过数月调查后,官方给出的结论是举报内容“多为不实”,释永信顺利过关。如今几乎相同的指控再次被官方确认,引发部分网友的质疑。
“如果这些问题是问题的话,早就是问题了。就不细说了。”2014年释永信访问伦敦接受BBC中文采访时,他言辞隐晦地带过这些问题。
2018年的少林功夫节开幕式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十年前的举报风波
时间回到2015年7月25日,一个署名为“释正义”的匿名举报者在网络上发布长文,对释永信发起猛烈指控,内容涉及双重户籍、私生女、经济问题等多项违规行为。随后,释永信的徒弟释延鲁联合其他少林寺原僧人,于8月8日赴北京实名举报释永信存在经济问题和与多名女性生子的问题。
当时河南省有关方面迅速成立了调查组,“通过调閱历史档案材料、到相关单位核查、约谈询问当事人、走访相关人员等方式展开调查,并多次赴北京、山东、安徽、商丘、登封等地调查取证”,经过数月调查后,2015年11月28日发布调查结果称,经查,释永信当年“被迁单”(即被寺庙开除之意)的说法不实;所谓释永信与释某某的“私生女”韩某恩,系释某某收养,此前释某某已丧失生育能力;所谓释永信与关某某的“私生女”刘某亚,经亲子鉴定证实是释永信四弟的女儿。
2017年2月,调查组就释永信被举报的经济等相关问题再次接受《河南日报》记者专访,对网络举报的七个方面内容逐一回应了调查核实情况,称相关经济问题举报多为不实。
对比2015年和2025年的举报内容,网友提出质疑:既然此次公布的释永信问题与十年前的举报大致相似,那么意味着十年前的调查出现了问题,没有调查清楚,或者说有掩盖的情况;还是说释永信所有的问题都是在过去十年发生的?
从此次官方通报的措辞来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的表述,直接与2015年调查组关于“私生女系收养”、“经亲子鉴定证实是释永信四弟的女儿”的结论形成冲突。这引发了公众对此前调查是否存在问题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有中国媒体报道称释永信是在7月25日深夜被“叫走”,且他在今年春节前后出国访问回到中国后即被限制出境。有观点认为,释永信被限制与他在2025年2月1日时率团访问梵蒂冈有关,当时释永信还见到了前不久去世的教宗方济各,但目前并无可靠证据证明梵蒂冈之行是否与此次调查有关。
目前,释永信正在接受宗教、公安、纪检等多部门联合调查。若罪名成立,这位执掌少林寺38年的争议方丈的宗教生涯将就此终结,而他一手打造的“少林商业帝国”也将面临重新洗牌。
释永信在用电脑上网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佛门CEO”
释永信生于1965年,安徽颍上人,1981年16岁时到少林寺出家。
当时的少林寺破败不堪,仅有几十个和尚。少林寺的颓败从清朝初年开始,康熙皇帝担心少林寺与“反清复明”的组织有联系,恐生事端,再加上有武僧练武的传统,被清朝皇帝视为不稳定因素,因此不再任命新方丈。
从1666年开始少林寺不再有方丈,寺庙开始走下坡路,出现“法堂草长、宗徒雨散”的情况。1928年军阀混战期间,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后,少林寺就元气大伤。中共建政后,在“十年文革”期间,少林寺再次被冲击,使得寺庙状况雪上加霜。
1981年,随着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在中国风靡大江南北,到少林寺参观的游客激增,但门票收益由当地县政府收取。当时,释永信的师父释行正作为少林寺事实上的当家人,带着释永信不断上访,目的是要让僧人管寺,并收回门票的收益权,以重建寺庙。
1984年少林寺正式收回门票权;1986年释行正得到政府批准,升任少林寺曹洞正宗第二十九代方丈,此时距少林寺上一任方丈已过去320年,这也是中共1949年建政后首位升座的寺院方丈。
次年,释行正圆寂,释永信师承衣鉢,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释永信接手后,着力发展少林武术队,后更名为武僧团,随即开启全国乃至海外的巡演,打开了少林寺的知名度。
1995年正值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释永信想组织一个盛大的庆典,辗转接触到当时的河南省长李长春,进行汇报后得到首肯。释永信还将庆典放在9月3日举行——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正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释永信组织了一个祈福世界和平的法会,也得到了官方的赞赏。
1999年,年仅34岁的释永信升座为嵩山少林寺方丈,成为少林寺历史上最年轻的方丈。仪式上,释永信由弟子释延鲁撑伞护送,踏着红地毯从山门外走入法堂。而释延鲁,正是2015年实名举报释永信的弟子。
少林寺和尚在练武术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争议不断的商业化历程
1998年,少林寺成立了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河南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商业化运作,争议也由此而起。
第一件事是环境整治。随着少林寺逐渐兴旺,八、九十年代寺庙周围遍布各种民房和商业设施,把少林寺围在中间,使得周边环境混乱不堪。释永信不断向中国不同层级政府反映,希望能廓清周边土地进行拆迁。
当时正值河南省开始推进旅游产业发展,释永信趁着政策势能获得了政府支持。但在拆迁过程中,没有进行妥善的安置方案,使得周边百姓产生强烈反对情绪,经常围堵少林寺,张贴针对释永信本人的大字报。
第二件事是商标保卫战。当时少林寺IP火了之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少林牌”产品,甚至有少林火腿肠,这让释永信大为光火,因为这与佛教理念相违背。他开始维护少林寺的商标权益,先后注册了700多个商标,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要求对少林寺的品牌名称进行特殊保护。
令释永信备受争议的还有“少林寺上市”风波。2009年10月,登封市政府与港中旅集团合资成立了“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将包括少林寺、三皇寨等在内的嵩山景区资产打包,在港交所上市融资,目标募资约10亿港币。
这一消息传出后,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轩然大波。民间舆论一片哗然,质疑声四起,舆论斥其为“把佛祖推向股市”的荒唐行为;也有观点认为,少林寺是世界文化遗产不应该成为融资和敛财的工具;佛教界也有声音称,此举破坏了出家人“淡泊名利”的形象。
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释永信本人多次澄清表示并不知情此事,强调这是地方政府行为,少林寺并未参与其中。但由于他一直以来的商业化形象,公众仍将矛头指向了这位“少林CEO”。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讽刺性的段子和表情包,将释永信称为“股东方丈”、“上市和尚”。
舆论压力之下,2009年底,港中旅集团宣布暂停上市计划。但这一风波给释永信和少林寺的形象造成了重大损害,“过度商业化”的标签更加牢固地贴在了释永信身上。此后每当少林寺有任何商业动作,必定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和质疑。
最近一次引发争议的是2022年的“郑州拿地事件”。当年4月,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亿元竞得郑州一块商业用地,而该公司股东中,少林资管间接持股10%。尽管少林寺随后发布声明称“仅为财务投资,不参与开发”,且最终退出股东行列,但这一动作仍被外界解读为“寺庙进军房地产”的信号。
从1999年接任方丈,到2024年,25年间少林寺已不再是往日的倾颓之地。但很难知道少林寺的具体营收情况。因少林寺从未对外公开这一数据,而准确估算其收入水平并非易事,因为少林寺的收益结构极为复杂,既涉及与嵩山景区的门票分成比例,又包括众多关联公司(比如少林药局)和海外业务的收入构成。
具体而言,少林寺的收入来源涵盖IP授权、门票收入、包括禅宗音乐大典在内的演艺收入,以及少林寺在中国各地承包运营其他寺院(下院)所产生的收益。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直播带货和各类文创产品也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根据不同中文媒体的估算,少林寺年收入在12亿到14亿元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其他佛教圣地如峨眉山、五台山等同样拥有数以亿计的收入规模。这些名山大寺通过景区化运营模式,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对当地财政收入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一个16岁出家的青年,到34岁成为少林寺史上最年轻方丈,释永信一路打造少林寺的商业帝国,同时面对商业化和佛教教义的冲突,最终倒在个人私欲的丑闻之中。数十年来的争议和质疑,在此次官方一纸通告后,变成嘲弄和戏谑。千年古寺少林和这些年发展起来的少林产业,将面临如何的动荡和调整,成为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佛门CEO”的商业版图有多大?==
@第一财经
少林寺管理处7月27日晚间发布情况通报,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发现,释永信的个人微信公众号7月24日还在更新,该公众号还设有《方丈带你看少林》专栏。那么少林寺究竟涉及哪些产业?
善于商业运作的方丈
少林寺官方网站信息显示,释永信俗名刘应成,生于1965年,安徽颍上人。1981年到少林寺,礼第二十九代方丈释行正长老为师。1998年7月至今,当选为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2002年9月至今,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98年3月至今,连续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当年的少林寺一片破败,只有孤零零几个大殿,香火也不旺盛。因此,师父必须得种地养活自己。他年纪轻轻便承担起了挑粪、担水、种地的活儿。”少林弟子释延鲁曾经对媒体这样形容释永信进入少林寺时的情况。
或许是因为经历过贫苦,释永信在商业运作方面非常下功夫。1987年,行正长老圆寂,释永信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成立少林寺武术队,后发展为少林寺武僧团;同年,当选河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88年2月,为解除寺院周边地区群众病痛,成立“少林寺红十字会”;10月,创办“少林书画研究院”。次年,带领少林寺武僧团在全国巡回表演。
查看资料发现,以少林文化为底蕴的营销相当有影响力,事件性营销包括引进TCL电脑,打造中国第一家数字化寺院、全球招收少林弟子、网上公布少林绝学等;演出及公众活动营销包括武僧世界各地上演“少林武术”、传统武术节“少林归宗大典”等;公益性活动营销,红十字会募捐、护生放生、少林基金会等。
少林系产业大盘点
释永信还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少林寺在他的运营之下不断扩张商业版图,业务横跨文化、餐饮、药品、服饰、演出等多个领域,注册多个公司和商标。
释永信创办少林文化研究所,提出“少林学”概念。之后,少林寺陆续推出“少林素饼”“少林点心”系列少林食品;2001年3月,创办少林寺网站,7月,德国少林文化中心成立,为少林寺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少林文化中心。2002年4月,创办少林书局。2004年,恢复少林药局。2005年,少林寺网站推出“武林秘籍”“少林药局”;同年11月,少林寺又与深圳广电集团合作,联手举办“首届中国功夫之星”大赛。2006年10月17日,释永信担任中岳嵩山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少林文化顾问。
1982年,电影《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门票统计资料显示,从1974到1978年少林游客总共是20万左右,1982年一年少林寺的游客就达到了70多万人次,1984年更是达到260万人次,上世纪90年代以后游客基本稳定在每年150万人次左右。
公开信息显示,如今少林景区每年游客量可达400万人次。第一财经记者查询携程等平台发现,少林寺门票为80元,如果加上《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套票则是299元。以此估测,每年门票收入应该超过3亿元。少林寺的旅游收入,一度占据登封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少林药局开发少林灵芝茶等产品,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释永信2008年还涉足电商,上线淘宝店“少林欢喜地”,2020年年销售额达2300万元,2021年少林寺入驻抖音后,释永信个人账号半年粉丝破千万,直播带货首秀超过500万元。
第一财经记者多年前曾实地采访国际旅游小姐大赛,少林景区就是活动巡游中的一站,当时安排了场面宏伟的武术表演迎接仪式,演出的配乐中,有方言、普通话和英语等多元化语言服务。
除了上述产业之外,武术教育也是一大收入。其中有属于少林寺“嫡传”派系,学员即是少林俗家弟子,由少林武僧教授功夫,一般5年学成,多年前的价格是一年学费1万多元。此外在当地,还有不少贴上“少林”标签的武术学校,与少林寺并无资本关系。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相关数据发现,释永信的关联企业有10家,目前处于正常状态的是郑州市佛教协会、二七区显圣寺、许昌市魏都区龙化寺、三门峡市陕州区熊耳山空相寺、荥阳市洞林寺;已注销或吊销的包括河南少林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少林寺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大钟筹委会、少林寺文化传播(登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就在7月27日,嵩山少林景区发布公告称,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少林景区游客量持续攀升,为有效落实景区限流措施,切实保障游客安全、提升游览体验,自2025年7月31日,少林景区将全面实行线上预约购票。景区暂停全价票、18岁以下游客线下购票服务,保留少量服务窗口为享受优免政策的游客提供必要的线下服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