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星期六

蔡霞:胡耀邦——推动全面改革的政治家


文/蔡霞

为开创全面推进改革的新局面而勇往直前大胆探索

胡耀邦从发起解放思想到努力肃清“文革”祸害遗毒到加强党的建设,始终贯穿着一条基本思想逻辑:这就是面对重大现实问题,思考步步深入。而这些思考直指党的经验教训的根本:制度问题是决定性的因素,只有推进改革,解决制度问题,才能使中国共产党不发生蜕化变质,使党和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于是全面推进改革,包括推进政治改革就成为耀邦在那些年的自觉努力。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政治改革的基本内容。还在发起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时,胡耀邦就犀利地剖析了极左思想之所以能如此禁锢全党,就在于党内的个人迷信、封建主义思想影响,就在于党内缺乏正常的政治生活,而这些都和党内的制度不健全有关系。胡耀邦明确指出,党内的官僚主义特权现象与我们的制度不完善、不严密、有漏洞有关系。胡耀邦在谈到同党内不正之风做斗争时特别说到:我们的党要立法。国有国法、党有党法。多少年来,党的法律立的不够,很不完备,什么叫犯了党法就没有标准?所以第一步,要规定一些党法。耀邦十分赞成在十二大党章修改中,专门加进“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个内容,并在党员条件中也专门增加了“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胡耀邦大力支持制定和通过1982年新宪法,强调认真执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为了使全党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他还建议在中央开办法律知识讲座,为中央领导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教育。

政治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既防止权力专断出现重大失误,又防止权力谋私搞不正之风,侵害党和人民利益。由此,胡耀邦在主持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时,紧紧扣住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这个核心,调整党内政治关系,限制和制约党内权力。为了推动《准则》的贯彻执行,胡耀邦连续做了几次关于纠正党风的讲话,指出:党的威信不高,这是现实的情况。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不改善党的领导就不能坚持党的领导。

他站在时代潮流的高度观察思考,指出民主法治等是时代潮流,他说“今后的若干年里,有三股潮流是挡不住的:第一股潮流是团结起来干四化,第二股潮流是健全民主和法制,第三股潮流是发扬党的好传统,要求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他明确提出:“如何改善党的领导,需要研究一系列问题,如加强民主集中制,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等。”

在严肃纠正党内不正之风中,胡耀邦把党的建设同国家政治改革联系起来考虑,他指出:“执政党同地下党、非执政党有什么根本区别?党执政以后危险在哪里?在于搞不好会蜕化变质。党执政后不能够命令群众,不能把自己变成旧社会那样的统治者,那样的统治阶级。社会主义可以蜕化为社会帝国主义,这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说的通的。墨索里尼,开始是相信社会主义的,以后成为法西斯。中国也有,林彪、‘四人帮’要把社会主义变成社会法西斯主义。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防止党蜕化变质,重要的一条就是认真改善党的领导。”

在中纪委召开的第三次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议上,胡耀邦对防止党和国家变质的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思考。他说:“(共产党)执政以后,会不会变质呢?历史的发展,向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了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运动活生生的历史,不是说可不可能有这个问题;这不是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际生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胡耀邦探索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从推进机构改革做起。胡耀邦曾经说过:“我们有的同志里面造成这么一种舆论,谁可以退,谁决不能退,一退就不得了啊!当然,这有一定道理,但是,想问题不能这么想,我们党不能靠几个人。从更长远的观点看,要新老交替,从政策上、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思想和邓小平的“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1页)是基本一致的。1982年胡耀邦还专门谈到机构改革的问题,提出要下个决心,把国家机构、政府机构、党的机构、群众团体的机构精简下来;必须采取三定:定编制、定人员、定任务。

在探索改革的过程中,胡耀邦逐渐形成了全面改革的思想,1983年1月,他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提出了“全面改革”。他指出:全面而系统地改,就是一切战线、一切部门、一切单位,都有改革的任务,都要破除陈旧的、妨碍我们前进的老框框、老套套、老作风,都要钻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立新章法。坚决而有秩序地改,就是全党都要按中央确定的步骤,坚决而有秩序地进行。总之,要以是否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为衡量我们改革对不对的标志。

然而,这个讲话遭到了党内一些人的质疑,这表明“全面改革”的思想时机还没有成熟,于是胡耀邦暂时搁置下这个问题。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胡耀邦参与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展开,将中国的改革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入了新的里程。

经过历时两年的思考,胡耀邦在1986年接受国外友人采访时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各方面改革的统率,政治体制不改,经济改革就遇到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胡耀邦说,我们要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进行研究……政治体制改革涉及的范围要稍宽一些,它涉及上下级关系问题,触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触及政府和经济部门的关系,触及党、政府、人代会的分工,按西方办法完全分开不行,但要有分工。党管什么,政府管什么,职能要明确。也要触及人代会、民主党派的作用。这些都涉及如何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胡耀邦还指出,党也要进行改革。胡耀邦说:党和政府工作人员要受人民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受不到群众监督,犯了法还要去查不行,要做到随时能受到弹劾、揭发。我们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而不是要把它推翻。

胡耀邦在当时反复强调要实现党政分开,他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已提出执政党现代化整体建设架构,他多次提出要接受“文革”一人制体制、一人说了算的惨痛教训,要实现党内民主监督;他力主渐进政改,特别强调党政分开,特别强调权力不能过分集中,实质上是在为国家未来新的经济体制(到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政治体制,这正是建立民主法治的治国框架的核心所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所在。

回顾胡耀邦在那个十年的工作和思考,一个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对同志坦诚的正直坦荡、光明磊落的共产党人形象卓然屹立。胡耀邦作出的先驱者的思考、先行者的努力,弥足珍贵。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人民将永远记住他。

作者注:这篇文章的写作,在第二部分关于平反冤假错案的情况,较多地参考了满妹著《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中的有关部分。文章中有关胡耀邦的讲话、指示等均出自胡耀邦1977年至1986年的有关会议讲话和文章。此外,文章在写作中得到马晓力、周为民、牛力等的帮助指导,一并表示感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