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9日星期六

平心静气谈谈最近的姚王之争

最近在朋友圈和微博发了不少言论,其实我的特性我自己了解,在写文章的时候,会比较客观,相对理性,但是微博和微信里,基本上都是碎片化的,也是特定情绪下的产物,所以是会比较走极端和偏激。容易得罪人,所以还是写篇文章系统阐述下我自己的看法。

我这几天也看了不少文章,正的反的都看了一些,加上这些年到处游走,吃吃喝喝,也见了不少所谓的圈中人,每次吃饭的时候,我就埋头吃饭,然后默默听他们谈论各种场面上的人物之间恩怨情仇,也挺有意思,说白了商业场其实就是——江湖,想起当年电影《笑傲江湖》里,任盈盈他爹对要退隐江湖的令狐冲说,退隐江湖,你退的了么,是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你退到哪里去。想来也真是贴切啊,年纪愈大,越感到这种是非无处不在。好在姚王才是江湖上的人物,我们小人物小屌丝,没啥本事,也就只能在茶馆里开开场子,论论江湖人物的是非问题,嘴上过个瘾而已。所以,本文很多内容,都是嘴炮,都当不得真。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股权之争?

其实这个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了,万科的股权比例极度极度分散,最大的股东比例是华润,持股比例15.25%,貌似后来增持过,反正就这上下,懒得去查了,而大概管理团队所持有的股份大概就在4.14%左右,即使算上刘元生的股份,只有20.64%,而这次事件的另外一个主角宝能和一致行动人进来,一下就抢了大概22.45%左右的股份,这里还出来一个变数是安邦的5%,剩余的股份就在散户手里了。其实在往回推算的,安邦增持的以及宝能购买的22.45%,都是来自于散户手里的,那么也就是说最高的时候,万科大概有80%左右的筹码都在市场上流通(盈安合伙人大概也是增持的部分市场流通的股票)

整体上来看,2012、2013年之后,地产股一直萎靡不振,在当时,不单是万科的股权结构分散,保利地产、金地集团,其实股权结构都是这种情况,金地集团被生命人寿狙击的时候,第一大股份比例大概仅在7.5%左右,具体忘记数字了,但是在2013年年底的时候的金地集团,账面大概2000万土地储备,还有账面资金187亿人民币,但是市值不到300亿,只需要不到三十亿资金就可以成为第一大股东,在地产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管理层也没有动力增持,所以股权分散的情况也一直没有改变,给了生命人寿狙击成功。

活生生的案例其实就放在眼前,这在当时并不是小事情,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而万科居然没当一回事,想来也是奇怪,但是总体而言,生命人寿的入主跟管理层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市场有过传闻,很快也就过去了。以前金地集团,本身就有小万科之说,而这次狙击万科的背后跟生命人寿一样,其实都是保险资金在推动,所以,故事无非做了个翻版而已,历史从来没有新鲜事。

但是为什么这次事件闹的那么大呢?核心两个,第一个是王石太有名了,王石的身份很多元,所以媒体也喜欢追着,这次事件我感觉与其说是商业事件,还不如说是围绕王石的八卦事件。第二个万科相对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万科是王石创办且主动放弃控股地位的,让事件多了一些复杂变数。整个事件都是围绕着王石展开,所以这个事情除了商业规则之外,还有舆论八卦的因素在内,至于第三点涉及的所谓赵家人的问题,姑且放在一边吧,当花边,当不得真。

万科是王石的孩子,万科在王石的手上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商,所以,万科对于王石而言的确如同生命一般不可割舍,这点是肯定的。所以,我虽然骂了王石挺多不好听的话,但是事实上我都是能理解王石的心情,看到自己抚育长大的孩子,要被人抱走,心情不好,说人家不配当我孩子的爹,都是能被人理解的心情。只是他忘记了,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不是你不能接受,他就不会发生的事情,也不是说你不能接受,这个事情就错了,更何况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注定的,仔细会鼓起来,弄丢孩子,在王石最早设置股权结构的时候就埋下了隐患,万科做的越好,越容易爆炸,而这个地雷,王石在好多次演讲的时候,颇为得意的夸奖自己的这个结构设计。

他说,“他有更大的野心,必须放弃财富上的追求”,所以对股权进行了让渡,而股权结构分散,又加上大股东的支持,以及中小投资人的跟从,他领导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就可以实际控制公司,这样的股权设计案例在中国上市公司非常罕见,属于小筹码桥东大资产的范例。

这个大概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之后的十多年,万科一直高速发展,得益于这个设计的巧妙,但是王石忽略了两个事情,第一个事情风口的改变,让大股东的地位岌岌可危,第二个是中小投资人跟随的不是团队良好的形象,而是实际利益。前者已经得到了验证,后者尚未确定。

风口的改变,其实从前面金地集团的事件中,就可以有所预警了,生命人寿狙击金地在2013年绝对是大事件,万科不可能不知道,我一直说,市场不可能存在一种可以在任何年代任何时候都可以行之有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都必须随着时间的调整而调整,但是王石太自信了,我大概在2014年还听到过王石对自己得意之作的得意。但是现在这个制度开始引来了后果,就是大股东地位被狙击了。

在市场走到今天,房地产时代过去之后,金融资本时代到来了,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钱多。这期间,我估计王石的事情太多,又爬山,又读书,又拍广告,所以没有敏锐的发生时代在悄悄改变,这个时代不再是他设计这个股权制度的是十五年前,十五年前要在二级市场狙击一个成熟的稳定现金流的上市公司所动用的资金不可想象,也不太现实,而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不断兴起的时代里,动辄上百亿的并购比比皆是。

市场新贵不断涌现出,前几个月光九鼎在香港买个保险公司,就花了一百多亿人民币,跟玩似的,在大钱遍地的这个时代,万科这样的长期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被人盯上且能被实施,其实压根就是必然的事情,而显然万科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这个点。万科其实设计过两次股权激励计划,但是都没有成功,第一次是因为自己设计的激励制度,太严格了。第二次更可笑的是股权激励还不如到市场上去买更便宜。所以,管理层的股份一直没有大面积的提升,今年才增持到4%左右吧。

而我们看万科的业绩,2014年初时候,万科一年购地支出就是近千亿,而同比市值大概不到八百亿,这期间的差距,都不知道该用什么逻辑来验证,谁都知道是好公司,但是股价就是涨不起来,很难用市场不认可来进行简单的推测,但是作为最熟悉公司价值的管理层自己也不进行大面积增持,就显得很有问题了。在整个2014年,应该一直未曾做过任何形式股权回购计划和安排,尤其我说了,在生命人寿成功狙击金地集团之后,万科还未采取任何的行动,就真有点说不过去了。

如果在当时万科直接启动股权回购计划,当时万科的平均价格大概六块不到,公司回购股份百分之十,大概也就是不到一百亿人民币,而对万科而言,只是少拿了十分之一的地而已,一方面变相给管理层股权激励,一方面推高股价,让大量跟随的中小企业股民也能获利,其实是很不错的计划,当时万科什么都没有做。为什么呢?我自己想来的原因显然只能归结为两个,要么管理团队普遍不看好自己公司,要么管理团队觉得过去的模式挺好,不需要改变。王石的威望足以让别人不敢对万科下手。这两个理由其实都是致命的。

很快时间转到2015年,过去几年的互联网的时代来临,其实屌丝逆袭的时间其实是很快的,因为钱多的没有地方去,各种金融资本开始出现,这种年代,土豪太多,往往的结果越来越多的东西能被定价,因为价格给的足够高,让所有的情怀道德都让路的时代,所以,在漂亮的美女,也总容易被挖墙脚的年代,更何况万科是美女中的美女,而且关键的关键是这个美女是挂牌拿出来卖的头牌,不要土豪去翻墙费事找的美女,是有明确交易机制可以买卖的,逻辑简单到四个字:价高者得。这样的的逻辑其实土豪是最喜欢的了,不就是钱么,简单直接,所以这个故事就拉开序幕了。

在这个序幕这里,因为面对的是公平交易市场,王石指责对手几个问题,跟交易本身是没有关系的,那只是代表了管理层对大股东的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这种不信任的态度可以影响其他股东,但是无法影响交易本身行为的合法性,在这个层面上而言,王石要考虑的问题其实是这种道德攻击的有效性到底如何?赢得了舆论,还是赢得了其他股东的支持?如果都赢不了,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这个话题放到下个环节在具体谈。

至于为什么王石不欢迎大股东,这个前面说了,王石害怕大股东会危害他最早对万科所做的股权结构设计的初衷,就是大股东别来破坏我的事,万科是我的,你就等着分钱就行了。别的少干涉,这个是他所有涉及的核心,但是这个核心两个前提条件是,大股东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以及中小股东的不团结的持续存在,因为只有不团结,才能不对他干涉。

但是他显然忽略了中小股东的市场上最急功近利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可能团结,但是他们可以卖股票,尤其这个股票还没给我赚过什么钱的情况下,自然选择用脚投票,于是都把票给光明正大的卖给了宝能,自然就危及了这个制度存在的第一个基础,大股东变成了二股东,虽然还是无条件的支持他,但是没以前那么有用了。

确切说,马云就比王石要聪明,马云几乎设计出了全球历史上最牛逼的合伙人制度,比美国的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合伙人制度都牛逼,牛逼到无论任何情况下,资本都无法控制公司。哪怕马云1%的股份都没有。估计马云研究了很多硅谷的案例,其实被自己创办的公司赶出公司的案例要多不少,乔布斯就被董事会赶出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然后人家牛逼的用实力再次返回公司,搞定股东。王志东也被赶出去了,不知道现在在哪里。所以,马云就干脆用它的合伙人制,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股权问题。当然这个不能怪王石,毕竟王石设计这个架构的时候,太早,在当时已经是很牛逼的事情了,怎么也不可能做出马云后来的事情。

王石所设计的架构,的确确保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平稳无事,让他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万科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商,这种架构的设计好处是管理层能说了算,谁都无法约束管理层,当初民生银行估计就是这种情况,股东一堆,然后管理层能协调各个股东,从而获得话语权,万科其实比民生还要好,因为获得了华润的充分支持之后,他不需要跟民生老董一样去面对几个强势的股东,毕竟那也是很辛苦的事情,而万科只需要面对一批散户股东就可以了,这些人从来没想过干涉公司经营,中国的散户股东,本质上都是傻逼,每天买进卖出的,就指望股价赚钱,分红也都看不上,更别提开什么股东大会等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所以,最终管理层很轻松的能够自己说了算,做什么都行。但是问题在于:

散户投资人,我说了就是为了赚钱而来,但是现实就是过去投资万科的确没怎么赚钱,别人不跌,他跌,别人跌了,他跌的更狠,在14年到15年股价飞天的日子里,万科的涨幅非常有限,所以导致的怨言也挺大,这个一方面肯定是对地产行情的整体不乐观,所以,即使万科那么好的财务数据,就是股价起不来。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的股市还是需要一个强势大股东来托底的,否则股价怎么都起不来,万科的管理层没有任何在二级市场维护市值的想法,一心蒙头做业务,因为二级市场跟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涨跌都无所谓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买估计也不会买的东西,管那么多干什么呢?当然,我没说这个不好,只能说有中国特色的二级市场下,万科这种架构的缺陷就是无法让股价跟着业绩走,所以投资人普遍都赚不了什么钱。万科的盘子又大,不太容易出现所谓的市场炒家,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小投资者怨声载道,使得这次事件里,这部分投资人对王石的道德论都挺反感的关键原因就是这个,有一段网友的评论,我其实还是挺赞同的。

“对于以逐利为第一要务的中小投资者而言,称赞一条征服珠穆拉玛的真汉子固然可以,但是更现实的是拥戴那个上来就给你三五个板让你浮盈到撑的操盘手,很简单,你实现财务自由可以去登山了,可无数的小散还走在养家糊口的路上,情怀不能当饭吃”。这个是赤裸裸的现实。

散户其实很好哄,他们要求也很低,赚钱了,怎么都行,不赚钱,还跟我讲道德,那就傻逼去吧。嗯,世界就是这样的。道德是赚了钱以后谈的事情。所以,万科留了这么大比例的股权在股市里,一旦被人发现了,被人买走从来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你不要指望散户留着不卖,给女儿当嫁妆,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说到底你过去没给他赚钱。

王石或许认为自己的威望能摆平,他也说过良好的团队形象能让中小投资人更好的跟从,但是结果是跟了他十多年的散户,即使赚了的也就勉强跑赢通胀,仅此而已,散户群体在中国并不是个价值投资群体,公司好跟股价好其实是两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在意公司是否稳定,结构好,现金流好,他们也听不懂,只知道万科是好公司,但是从没给中小投资人赚过钱,这样的情况下,王石还去扯中小投资人利益保护,本身也很难站住脚,反倒让人更痛恨,毕竟你自己没做到,就先别去说别人了。所以王石的结构设计对公司是好了,但是对中小投资人其实是并不好的。因为利益并没一致捆绑起来。

所以,现在的很多问题,与其奋力指责野蛮人敲门,还真不如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早干什么去了会更好,这些问题过去不敢说十五年时间里提前布局什么的,那也不现实,但是最近几年市场风云变幻,互联网狂飙突进的时候,王石最近几年所谓静修的结果却是迎来了一个野蛮人就让人显得很可笑了。

其实,做一个企业的掌门人,哪里那么容易啊,人家马云现在首富了还胆战心惊,如履薄冰,步步惊心呢,每天还想着对手从哪里冒出来,就别说日渐没落的房地产行业了,所以这个角度看,指责王石过去几年不够努力,每天不像个企业家也是有道理的。其实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要长期获得胜利,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不断的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是需要努力和勤奋的。

当然王石年纪也差不多了,想过自己的生活,也都是能理解的事情。人活一辈子开心最重要,但是有些事情,就不能想的太好,又要过美好的让自己开心的生活,又要公司平稳发展,一点事情都不出,显然是不现实的,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事业就在那里,确切说的很对,这两年,万科的格局不够大,预备不够充分,出了这个事情,当是教训应该也来得及,基本盘看,万科的胜算也是很大。

就是事情结束之后,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实王石该想明白,到底要什么了。过去的这种状态,显然对于万科也是不利的,到底算是退休还是不退休,总要有个说法,不然公司一定还会陷入各种问题,一个公司最怕有太上皇,还不如直接就是皇帝呢,名分给了人家,大事情还是自己管着,并不合适,退了就安稳退休,游山玩水烤肉吃饭拍戏看美女,都行,就是别管公司的事情了。年轻人总要成长,何必还不离手呢?当然不退,就减少压缩业余时间,安心做正事。

我年轻时候对王石曾经无比敬佩,听过演讲,看过书,说实话,这几年感觉崇拜之心日减,一方面的确我也年纪大了,不再年少轻狂,另外一方面,这两年看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越来越相信所谓的风口论,我写过一篇《扯淡赚大钱的逻辑》在网络上大概有上千万的转发,里面有一句话说,哪里有什么牛人,也就是在合适的年代最了一件符合那个年代的事情,自然也就成功了,人是不可能脱离时代成功的,什么年代产生什么伟大的人物,所以,看问题,不能脱离时代去看。

当然也意味着,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任何年代都是成功的,江山更迭很快,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这个角度看,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成功不是必然的,很大是顺应潮流而已,同时,也莫欺少年穷,别动辄说人家不配,哪里有那么多配不配的事情,英雄落寞都是正常的事情。当年多少风流人物,都是一世之豪杰,而今安在哉?要承认世界的进步。所以,商场有些话,不要说的太满,有些事情,得留后手,等事情来了以后,其实悔不当初。

第二:王石的这次舆论风波问题在哪里?

而王石这次备受争议的点,主要处在那份所谓流出来的演讲稿,我自己通读过王石那个演讲稿两遍,确切说,如果这个演讲稿是别人说的,我觉得全文怎么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所谓恶意收购,跟战争也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惨烈,这种惨烈的争斗中,你指望王石说出好话来也不现实,更何况收购的公司是他一手养大的孩子。这种心情都是能理解的。但是问题却出现在王石他不是一般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微博大V,也扮演了很多个角色,人生导师,青年偶像,等等,大家对他的期望值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企业家而已,这种不同于寻常企业家的期望值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的,这点很容易理解,例如,同样是风险,你对有心理准备的人来说,亏的比别人少就是赚钱,对没有心理准备的人来说,赚的比别人少就是亏,同样是风险,但是结果明显不一样。

所以,同样是一份对抗恶意收购的文字,但是不同的人说是不一样的。大家对王石的要求显然要高于别人,因为过去王石扮演了更多的企业家以外的角色,他个人的感觉是坚韧,有人情味,讲契约精神,讲商业规则,是新时代的企业家,而这份演讲稿里,显然很难看到这样的字眼,通篇文章,得瑟,傲慢,甚至带点阴谋心机。很灰暗的色彩。结果就是最近铺天盖地的谩骂。

我其实也在假设,如果让我来读这份演讲稿,可能就压根没那么多少事情,因为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好人,也从没说我自己是好人,我就是觉得自己是个垃圾,是坏人,我才不想做一个好人,好人会有很多人喜欢,当然也就意味着你会被很多人给绑架了,你就不能做坏事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你表现出什么样的特质,然后得到多少人的喜欢,那么一定意味着你被你表现的特质给绑架了,譬如大家喜欢你坚韧不拔,勇敢向前,仗义勇为,那么一定代表你在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必须第一个站出来,否则曾经有多喜欢你的人,就会多不喜欢你,如果你说你是个君子,那么就意味着你有美女在你怀里,你都不能碰下,否则就一堆人说你虚伪,这个就是现实。尤其微博是可以追述过往记录的时代,你所发过的言,做过的事情,都被记录在册,你还无法辨别。

有个故事,我印象很深,一个人做了一辈子的好人,结果临死前偷吃了一个苹果,一堆人就骂他,这个人真虚伪,到死了才发现是个坏人。而有一个人一辈子做坏人,结果有一天做了一件好事情,大家逢人就说,原来这个人其实是个好人。世界其实就是这么可笑。你得想明白,在这个年代扮演一个不是你自己的人会特别的累,尤其扮演道德君子,就更意味着你不能做自己了,明明是想泡妞的,结果怕被大家说,只好自己憋在心里,明明是想骂人的,结果怕被人家说,又憋在心里,一憋两憋就得癌症了,然后死了。何必呢。做个真实的自己又如何,其实特不喜欢每天拿道德大棒在微博上批判这个,批判那个,在你无法确认你会做的比别人更好的情况下,那就闭上你的嘴巴。因为你可能还不如他,道德是个双刃剑,你用道德要求人,那么意味着你自己无法用道德约束自己的时候,你会死的更惨。

我是深刻的意识到这点,所以我从来不去扮演道德君子,我就是个垃圾,又怎么了,我每次演讲的时候,我都会跟很多人说,千万别把我看的太好了,我就是个垃圾,从来不是好人,别对我有太高的道德要求,我也会犯很多各种一般人都会犯的错误,如果有一天你们失望了,你就来看看这段话,可以让你不那么失望。做个真实的自己,绝对比你扮演一个完人你要轻松的多。

所以,这次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对王石的不喜欢,很大程度来自于王石用了道德批判在商业市场规则面前说事,就事论事的说,哪怕王石说的都是对的,真的存在他说的问题,其实大家也不太能接受,首先是道德是不可量化的,一万个人有一万个道德,如果道德可以评判一切,我们要的市场规则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这个事件上,显然王石陷入了某种困境,面对合理的市场规则,指责人家的钱不干净、信用不够、资格不够等等,显然有点偏离商业竞争的初衷了。

钱不干净,信用不够、资格不够是否就不能收购了?钱不干净这种话题其实是很损的话题,不是你说了不干净,就是不干净,这个其实是司法机关认定的问题,你可以举报,如果核查属实,收购也就不用继续了,压根没必要说出来,徒增口舌是非,其实真有这方面的问题,压根不用道义抗压,一棍子直接可以打死了,当年君万之争的案例就放在这。

至于信用不够,从来没有人说买卖股票,需要足够信用才可以,也没有市场规定信用到什么地步,才可以成为大股东,市场认为信用不够,市场自然会做出反应,所以,这个不是否定收购的理由,至于资格不够,其实更是激发了市场的整体民意的不爽,从来没有什么资格一个说法,十年前认为马云不够格的人,现在给马云提鞋估计都不配了,如果世界上是按照资格排辈的话,那么也就不用竞争了,这种话虽然只是王石一时激愤,但是的确让人感觉很傲慢,无论是谁,看不起别人的时候,都会给人感觉很不好,尤其是青年偶像说这个话的时候,只会加剧,至于今天转发黄生的文字说人家是洗钱,这种事情吧,是大罪名,不能轻易说的,加上转发的这个人大概之前还说万科在洗钱,显然不靠谱的自媒体。

还有个悖论是因为王石一直崇尚市场竞争,当年王石去美国之前说美国是真正的市场之类云云,而恶意收购,虽然叫恶意,但是在任何一个成熟市场都是合法合规的现象,他抨击这个就商业规则而言还能解释的过去,但是从道德层面进行还击,还提出信用不够,危害万科品牌等等的言论,显然有点牵强,很容易让大家理解为管理团队在要挟大股东,无论如何看,从商业规则角度,股东就是股东,管理团队就是管理团队,公司是谁的这个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在这个点上,没必要做太多的文章,管理团队不欢迎大股东很正常,但是这个总归是股东大会决定,管理团队作为小股东,要么发出自己的声音后,联合尽可能多的股东,在股东会里形成有利于自己的董事会,要么就干脆自己增持成大股东,在要么就是接受股东大会的安排,而不是简单的在舆论形成对抗,这种做法,一方面只会给股东带来更大的损失。另外一方面,让舆论会更不喜欢,当年黄光裕和陈晓之争,其实核心还是一个产权一定是要分清楚。公司不是管理团队的,这个是基本不能被突破的点。

最后,从道德上说一些事情,其实我也不太想多说,因为我说过,我很少在道德上指责别人,我自己也不是个好人,我就不多提了,这次王指责的几个问题,随着各个自媒体不断的深挖,发现王自己身上或多或少也存在,最近铺天盖地都在翻王石旧账,都把当年深圳万佳主要功臣徐刚跟王石之间的恩怨也给翻出来了,也真挺有意思,不得不感慨互联网的强大,但是人无完人,谁能是道德完人呢?都是能理解的事情。

可能问题还是在于既然都不是道德完人,那就没必要用道德去攻击别人,这种攻击,缺乏效果也就算了,反倒让人很反感,说实话,我这个事情上,本身还是支持王的,我也不喜欢宝能这种利用高杠杆做事情的风格,因为风险很大,但是因为看了这个演讲,立马就不支持王了,因为宝能风险虽然很大,毕竟是他自己在承担很多东西,而且规则也没说不可以这么做,我不喜欢的事情很多,不代表他们有错,非要因为自己不喜欢,就指责人家道德有问题,显然这种论调,我更不喜欢。说实话,我就是不喜欢这种口气才花了我三个多小时写这篇文章,那篇演讲稿,跟我当初所喜欢的王石差距实在太大。

当然我还是声明下,我不喜欢王石这份演讲稿,不代表我支持宝能,这其实是两件事情,我们很多人的逻辑一直没学好,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为什么不喜欢王石就一定必须喜欢宝能呢?压根没这个道理啊。我可以两个都不喜欢的。最终我还是骨子里希望万科能反击成功。

但是反击是要靠实力的,我曾经评论过一个微博,其实这个世界真正到最后都是靠实力说话的,在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毫无用处,当然,一切情怀装逼也毫无用处,硬碰硬的市场里,管理团队,其实只能做两个决定,要么联合更多的股东(包括自己增持成大股东),拖死宝能,要么就是自己出局。有时候想想,如何联合,说白了最终还是靠钱说话的,在最合适的时候,没有进行股权回购,现在要在回购,成本就已经很高了,而让别人进来回购,当白衣骑士那压根就是扯淡的事情了,难度是挺大的,第一价格不低了,第二房地产的市场,的确不明朗,这种沧海横流的情况下,才是方显王石英雄本色了,我感觉几条路并行的逻辑,就是内设障碍,外求强援,然后实质反击,而对宝能来说,最大的障碍是时间!恶意收购是不能留给对手太多的时间的,时间一长,变数太多,不能一鼓作气,基本上收购也就是失败了,本来双方还是有可能谈谈看,现在看来谈判的意义也不是很大了。

前面我说,我个人还是看好万科的,因为其实基本盘还是在万科这里,决定一个上市公司的核心,虽然是股东大会,但是实质进行业务操作的还是董事会,要改组董事会的流程和时间,的确对宝能不太有利,需要的时间过长,而且人数如此之多的情况下,也不太容易进行,还有,虽然散户大部分对于利益更有效关注,但是他们更倾向于二级市场操作,并不会真的来股东大会发表太多的言论,也不懂,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人可能显得更加的重要,而机构投资人,确切说,我个人感觉还是相对理性,他们会更倾向于万科目前的管理团队,当然不排除别的原因投票给了宝能,这个地方就比较隐晦了,不太好讲,商场上,什么都有可能。

至于什么毒丸计划,白衣骑士,焦土战术,其实都是意淫了,别太当真了,我国的资本市场跟美国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个国家给予了股东大会绝对的权利,同时,任何可能会伤害股东利益的行为,都都不太可能通过,毒丸计划任何发行新股都要股东大会与股东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企业要报证件会核准,压根也不太可能被通过,至于焦土政策,那就更是扯淡,有效资产压低出售,估计到时候不用宝能来做什么事情,管理层就被赶走了。各位围观的也就别出瞎招了。

最后很多人认为,宝能进来,万科管理层走了,就会引起社会动荡,还有大股东进来会掏空上市公司等等,其实我真没这么觉得,我感觉我们最怕的事情是有罪推定,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发生就没有发生,有人说当年如果君安拿了万科,能有今天么,这种逻辑其实是扯淡逻辑,君万拿了为什么不能出今天的万科,为什么不会更好呢?没发生的事情,不要随意揣测,做不了证据,一样的道理,凭什么认为宝能就一定会干坏事情呢?这个逻辑就像黑人一定会犯罪一样的逻辑,更大概率,不代表一定会发生,这种指责,可以作为市场影响舆论判断的一个方式方法,但是他一定不是指责的理由本身。

我自己感觉其实地产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宝能未必会真的在地产上下功夫,也就是说,万科被宝能收购之后,王石团队哪怕真都出走,也并不会引起市场太大的变动,在离开了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说句难听点的话,其实哪怕王石继续带着万科,也未必能把万科带到哪里去,就像苏宁一样,张近东曾经多么牛逼的人物啊,难道就能带着苏宁超越了阿里不成?不是能力问题,是风口变了,时代变了,地产时代已经终结了,这个时代的王者在新的时代里,可能很难在做出更大的建树了。

所以,我觉得宝能收购成功之后,万科动荡的说法,我是不认同的,在目前的市场里,乱七八糟的概念往上市公司一装,也不见得会比万科目前的市值要差,没上市的一堆互联网公司,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金估值的比比皆是。我瞎猜宝能真能成功入主万科第一件事情,估计就是全面叫停购买土地,存量开放完毕销售之后,就不再开发任何房地产业务,然后把宝能的其他业务都装入上市公司,这个角度看,也未尝不可能。瞎猜的,别当真。

最后在喷下人民日报侠客岛妹妹,他在文章里说,恶意收购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想以此来不支持宝能,我前面说过,我也不支持宝能,说实话,我对宝能压根不了解,根本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但是我还是想为宝能说句话,一个收购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无法量化的,促进市场更公平的运用规则本身可能就是进步,攻防之战在规则之内,就是推动社会进步,至于结果好坏,是无法评价的,社会效益和个体效益之间的关系也很难量化,,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你说没推动,我说推动了,你说推动了,我说没推动,谁来做审核啊,这不是扯淡言论么。难不成以后,资本收购上市公司的时候,是不是每次都要去人民日报做个备案,问下,是否推动进步了,然后才能收购?这个显然更显得不靠谱了。政府就是做好边际的设定,剩下的就是大家江湖里游荡,各凭本事的事情了。

不扯淡了。今天我生日呆在泰国的小宾馆写了一个晚上,弄到最后,只能自己祝自己生日快乐啦!

来源:江南愤青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