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星期一

李世民为什么不学刘邦屠杀功臣?

李勣墓石碑

咸亨元年年初,在文武百官的目送下,在李治的哭声中,一辆灵车经过长安故城,缓缓向昭陵驶去。这是朝廷上下与一位功臣的永别,李勣的死亡,不仅仅意味大唐损失了一位名将,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里程碑式的含义,那就是凌烟阁里的二十四幅画像,彻彻底底变成了遗像。辉煌过后,一切都归于沉寂....

功臣的命运并不相同

每当回顾历史,一些名臣将相的死亡总是让人扼腕叹息。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可最终却被萧何骗入皇宫,诛灭三族;彭越,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曾助刘邦一臂之力,结局却是被剁成肉酱,“遍赐诸侯”,惨状不堪入目,同样受到波及的,还有臧荼、卢绾、韩王信、英布。类似的事情在一千五百年后再度上演,明太祖朱元璋上台后,在他的导演下,胡惟庸案,蓝玉案相继爆发,死者上万,再加上其他清洗活动,开国功臣几乎被屠戮殆尽,鲜有能善终者。正如韩信被感慨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要是韩信、李善长等人在黄泉相会,遇到尉迟敬德、李靖等唐朝功臣,必然会流露出羡慕的目光。是呀,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怎么就这么幸福呢?看看有资格进入凌烟阁的二十四位大臣,被李世民杀死的只有侯君集、张亮二人。说实在话,这两个人被杀其实一点都不冤。侯君集的死因是参与到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案,阴谋夺权,事情败露后被判死刑。唐太宗念其有功,一开始还下不去手,问群臣能不能饶了侯将军,可群臣都不同意,坚决要求按制度办。张亮则是收养的干儿子过多,与术士有不当来往,怀不臣之心,最后被处死。

相比于朱元璋的血雨腥风,刘邦的痛下杀手,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刘秀的“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总体来看,李世民对待功臣的方法可以说是最好的。首先从生死的角度看,只要功臣没谋反,李世民都没有举起屠刀,此举比汉祖明皇“温柔”了许多;再从用人的角度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许多功臣依然予以重任,比如武将这边,侯君集被派往西部,远征高昌;李靖平定东突厥,西征吐谷浑,扬威塞外,甚至到晚年,李世民还有用他的意思,原话是“公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唯东有高丽未服,公意如何?”问他愿不愿意东征;李勣则征讨过东突厥、薛延陀,贞观末跟随唐太宗攻打高句丽……

文官这边同样如此,房玄龄早早追随李世民,武德后,他身居高位,是贞观年间任职最久的宰相,几乎经历了整个贞观之治;长孙无忌也担任过宰相,李世民驾崩后当上了托孤大臣,继续辅佐李治。功臣之所以是功臣,那就绝非等闲之辈,如果弃之不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能够善待功臣呢?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原因一:年轻有为


皇帝之所以要诛杀功臣,很大的原因是害怕他们造反,威胁皇权。这种忧虑,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明显。刘邦杀功臣的事很早就开始了,上台第二年,臧荼便谋反被杀。其实刘邦针对的并不是整个功臣集团,他的黑名单里,就没有周勃、陈平、曹参这些人,他针对的,是其中的异姓王,韩信、彭越等人有兵有粮有地盘,作战经验丰富;而刘邦登基的时候已经54岁了,是个奔六的人。在古代,这个年纪意味着时日不多,刘备临终前不就说:“人五十不称夭,吾年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一旦皇帝驾崩,年轻的太子刘盈该如何应对?刘盈可没爸爸那么狠的手腕,《史记》说“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这样的性格,遇到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异性诸侯王,简直难以想象,所以刘邦要开始杀伐之旅,力求把异性诸侯王换成同姓诸侯王,为太子保驾护航。

朱元璋的情况有些许类似,他的太子朱标、皇太孙朱允炆,都是仁慈之人,对此,朱元璋心知肚明。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这一年朱元璋53岁;等到蓝玉案发生时,他已经66岁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的身躯日渐衰老,为了给朱标父子提供一个安稳的接班环境,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搞大清洗。朱标曾经指出父皇杀戮太重,老朱知道后,就让人端出一个带刺的棍子,让小朱拿,小朱不敢拿,老朱就说,那些被杀的人就好比是棍子上的刺,我现在帮你把拔了,你以后拿着就舒服了。


人一老,便有忧生之虑,随着死期将至,猜忌心便越来越重,尤其是对于皇帝这个群体来说。但李世民的情况却截然相反,他18岁劝父起兵,27岁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年轻的不可思议,由于年龄很小,许多功臣根本活不过他,只能先行一步撒手人寰。到李世民登基的第十七个年头,刑国公刘政会、河间郡王李孝恭、 褒国公段志玄、谯国公柴绍、郯国公张公瑾、莱国公杜如晦、邳国公长孙顺德,还有魏征、屈突通、虞世南、秦叔宝、殷开山都已病故,他们有的确实年老,有的则是之前殚精竭虑、征战沙场,身体消耗过大,落下了病根,比如秦叔宝,他在晚年饱受疾病折磨,家里人都很伤心,秦琼本人倒是觉得理所当然:“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这些人病故的时候,李世民还是壮年,当然就用不着下什么毒手了。

等到唐太宗垂垂老矣,逼近五十大关,剩下功臣的年纪就更大了,在贞观的最后几年里,又有一批元老重臣密集离世。包括房玄龄、萧瑀、高士廉、李靖,刘弘基虽然死在李世民之后,但也是在永徽元年病故,时间上相差无几。到李治执政几年,凌烟阁二十四臣仅有唐俭、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程知节、李勣五人健在,长孙无忌是老皇帝的发小,新皇帝的亲舅舅、顾命大臣,不可能造反;李勣老于世故,忠心耿耿,被当作一道活的万里长城,他以前不辜负李密,现在也不会辜负李世民,早就被托以幼孤。老将军程知节年过六旬,忠诚有加,深受信任;尉迟敬德年迈,已经赋闲多年,也不会有二心。唐俭年逾七十,时日无多。所以都不可能会出什么乱子,也不用着杀他们。

原因二:出身高贵

皇帝个人的出身也是左右功臣结局的因素之一,我相信许多读者看到标题,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点,事实也是如此。汉高祖、明太祖,还有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以及毛泽东,不都是这样吗?天下统一后,甚至还没统一,最高领导人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权力,开始杀功臣了。刘邦原本只是个亭长,相当于乡镇派出所所长,地位低下,不是什么达官显宦之后,岳父把吕雉嫁给他,岳母得知后很不满意,说沛令跟你关系好,希望娶我们女儿,你高冷,不同意,现在怎么瞎了眼把宝贝女儿嫁给了刘邦!嫌弃之情可见一斑。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家放过牛,父母过世后,连块葬的地方都没有,死无葬身之地。后来迫于生计,去皇觉寺当了和尚,往事不堪回首。

昭陵石马

他们借助乱世,成功登顶,实现了屌丝逆袭,从社会的基层向顶层跨越。昔日的命运很大程度不由自己主宰,受尽了白眼,积蓄了不少的怨气,心灵也变得扭曲。上位后,金钱、美女应有尽有,生杀予夺手握其中,成为了全中国最有权势的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尝到了甜头,当然就不愿意再失去权力,让自己与子孙过回辛酸的日子。在巩固权力的过程中,有造反能力的功臣无疑就是极大的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而且出于愚民的需要,皇帝要神化自己,将本人打扮成神,底层不识字的老百姓好糊弄点,可那些与你一起放过牛、挑过粪的功臣,可都知道你的底细呀!于是不尊重皇帝、让皇帝脸面无光的事情就发生了,拿他们的人头杀鸡儆猴就显得有必要了。

李世民的父亲是唐国公,他自幼成长于贵族家庭,接受良好的教育,不缺衣少食,哪里吃过那么多苦,将他登基前后的生活做个对比,差距没有刘邦、朱元璋那么悬殊。加之他的起点高,早就有社会地位,打天下之前,臣下对他已有敬重之心。所以在维护权势的方法上,就没有朱元璋那么极端,打击面这么大。刘秀、赵匡胤出身不差,同样如此。

原因三:功臣有觉悟

胡惟庸的死亡,责任并不完全在朱元璋,他本人飞扬跋扈,不知收敛,“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给自己的结局埋下祸根。李世民没有屠戮功臣,也与部分功臣的谨慎、低调密不可分,他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吸取历史教训,少做违法乱纪、争权夺利的事情,尽量保全自己。在这方面,李勣、长孙无忌的做法之前已经说过,在此无需赘言,我们不妨来看看其他几位是怎么做的:

河间郡王李孝恭

李孝恭是唐朝宗室,曾经攻略巴蜀,平灭萧铣,立有战功。他的生活比较奢侈,有歌姬舞女数百人,但为人“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尽管贵为王爷,功劳很大,但一点都不居功自傲,这让李世民非常赞赏。进入晚年后,他还说自己的住的房子宏伟壮观,过于招摇,应该卖掉,换一座小点的。诸位儿子要是有才,住这个可以了,要是无才,哪天大房子被人家夺走了,便宜了别人。

梁国公房玄龄

贞观十五年,房玄龄想到自己的女儿是韩王妃,儿子是驸马爷,娶了高阳公主,自己又长期高居相位,实在是显贵之极,细思极恐,于是“频表辞位,优诏不许”。明年,因为和高士廉修成《文思博要》,进拜司空,依旧兼修国史,房玄龄又要推辞。唐太宗派人对他说:“昔留侯让位,窦融辞荣,自惧盈满,知进能退,善鉴止足,前代美之。公亦欲齐踪往哲,实可嘉尚。然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须此让。”


水满则溢,月圆则缺,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炙手可热与满门抄斩,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房爱卿想学习张良、窦融,适时让位,这当然是很好的。但国家一天没有你这样的良相就不行呀,故身体条件允许的话,你还是不要谦让为好。皇帝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房玄龄不好再做坚持。

不光自己时刻小心谨慎,房玄龄对儿子的要求也是如此。他经常教育房遗直等人不要骄奢淫逸,招摇过市,不要因为自己有个正国级的好爸爸,就欺凌他人。在房家的屏风上,房玄龄写满了古今圣贤的家诫,让每位儿子各取一具,不时提醒自己。并交代道:“若能留意,足以保身成名”。

鄂国公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是个武将,一开始自负有功,居功自傲,遇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常常当面讥讽,有时甚至在宫廷之中互相争辩,影响十分恶劣。贞观八年,李世民大摆宴席,尉迟敬德看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竟勃然大怒,说:“你有什么功劳,敢坐在我上面。”江夏王李道宗赶来劝架,话不投机,尉迟敬德一拳过去,差点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这件事情非常严重,别说李道宗是李世民赏识的王爷了,就算他只是普通宗室,尉迟敬德身为臣子,也没资格打人家。李世民听说此事,敲打了尉迟将军一番,说朕每次阅读汉朝历史,发现功臣能够保全自己的非常少,我想保住自己的功臣,可总是有人犯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

思考了几年,尉迟敬德幡然醒悟,主动要求退休,颐养天年,于是李世民授开府仪同三司,准五天上一次朝。晚年的他迷信神仙,吞食云母粉,筑造池台,一十六年不与外界来往。

卫国公李靖

李卫公虽为名将,但生性沉稳厚重,每与宰相议事,“恂恂然似不能言”,非常的恭敬谨慎,不怎么说话,就怕说了不该说的。贞观七年,李靖以足疾为由,主动要求退居二线,言辞非常恳求,唐太宗感慨道:“朕观古今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后来李靖又被派去征讨吐谷浑,班师后,利州刺史高甄生因为战役中被李靖责备过,怀恨在心,联合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告发李靖谋反,虽然最终真相大白,谋反纯属子虚乌有,但经历此次风波,李靖变得更加谨慎,他把门关起来,杜绝宾客,就算是亲戚都不能随便进来

原因四:不敢反、不能反的兵制

功臣当中,文臣与武将比,威胁更大的明显是后者,为了防止武将叛乱,宋太祖干脆就重文轻武了。但是在唐朝初期,得益于用兵制度,武将谋反的几率并不高。什么制度在这方面如此卓有成效?稍微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是府兵制。对于这项制度,《新唐书》有如此描述:“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府兵制下,兵农合一,府兵平时耕种,农闲训练;遇有战事,则由皇帝选派将领,调集某地的府兵参战,战争结束后,士兵回府,将领回朝,各不相干。将领没有专门统属的士兵,便难以拥兵自重、发动叛乱。

唐墓壁画

在贞观年间,府兵只是唐朝军队的一部分而已,遇到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出征的士兵并不以府兵为主。因为府兵并非只有对外战争一个任务,他们还要宿卫、戍镇、保卫京师,一旦出动的府兵过多,京城、地方的维稳工作便人手不够。也许你会说了,不够就扩招呗!增加府兵的数量,不就得了!其实也不可取,因为府兵相对于一般百姓,是有待遇的,政府要免除他们的租庸调,试想要是府兵人数过多,交税的人就少了,唐政府的财政收入势必锐减。

在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当局又实行了兵募,兵募就是遇到战事,临时从老百姓中招募士兵,贞观年间以自愿为主。每当战事结束,应募者就可以回归乡里,恢复之前的身份,要是有功,当然可以获得赏赐。感觉府兵有点像正式工,兵募像临时工,后者才是李世民时期对外战争的主力部队。同样的,在兵募中,武将也没有多少谋反的机会,因为征兵令都要由皇帝下达,私自征兵者,人数达到十人,罚劳役一年;人数要是达到一千,直接处绞刑。况且领兵前,主帅与麾下士兵素未谋面,萍水相逢,既然从来都不认识,谁会冒杀头的风险跟你造反?

汉家高阁漫凌烟

“起义堂碑云汉丽,凌烟阁像日星垂。”在唐朝的皇宫中,凌烟阁起初只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楼,但因为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从此名声大震,为世人熟知,成为后世有志青年抒发建功立业之情的依托,比如杜牧《寄远》:“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张籍的《赠赵将军》:“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虽然李世民手下留情,没有加害辅佐他的功臣们。但功臣再厉害,再有本事,毕竟也是人,也吃五谷杂粮,也得生老病死。以李勣的死亡为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个个走向生命的终点。留给人间的东西,只剩下史书中冷冰冰的文字,还有昭陵附近荒凉的墓冢,渐渐地,唐帝国也走向衰亡与覆灭,天下大乱,烽烟又起,凌烟阁被付之一炬,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唐朝的凌烟阁尽管湮灭了,但后人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在任何一个伟大的时代中,都会有一座凌烟阁。


参考文献:
《史记》《后汉书》《新唐书》
《旧唐书》《资治通鉴》《明史》
董海洋:《唐朝兵募制度研究》

原文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