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大概是最冠冕堂皇最不要脸的“治理雾霾不是政府的事儿”的说辞了,概括一下大概意思: 雾霾很严重,是全社会的事儿,但政府已经拿出了最大决心,再说政府主要是拼经济,不可能再承担代价。所以只能靠民众支持低碳产业和践行低碳生活。
真是一贯的环球时报叼飞盘风格呵!
===============
原标题:社评:雾霾,时下中国社会的最大烦恼之一
作者:环球时报
持续的雾霾天成为中国北方民众最热的话题。雾霾成了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路上的最大烦恼之一。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舆论中心,北京新年前后多次在重度雾霾面前“沦陷”,加剧了全社会的焦虑感。互联网传递了各地雾霾锁城的影像,也方便了各种不满情绪的交流,进一步强化了雾霾带给人们的感受。
围绕雾霾产生了大量网络段子,也激发了很多严肃的思考。本文想针对雾霾的各种信息和情况做一个梳理。
第一,今冬中国北方的雾霾的确很严重。雾霾的生成有气象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原因,但它达到目前令我们大家不安的程度,应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既然人类活动导致了严重雾霾,那么它从理论上说就是可治的。
第二,在治理雾霾的问题上,全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政府方面对雾霾危害的“重视”和治霾的“决心”这些年应当说都已真实形成。“只要GDP不要蓝天”不太可能是当下某个受雾霾侵扰地区施行的政策和指导思想,追求蓝天如今在每一个大城市的政策制定中都是被突出强调的要素。
第三,治理雾霾比我们最初想的要更难,它看来不是政府痛下决心并采取一些坚决措施就能实现的。APEC蓝显示了蓝天的可造性,但是它所付出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却是无法长期持续的。
第四,大多数人不希望治理雾霾以我们失去现代化生活和严重经济衰退为代价,我们因此需要在不付出这些严重代价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第五,全社会必须就治理雾霾只能是一场人民战争而不能仅仅是官方和企业去迎战的行动达成共识。现在舆论场上的抱怨很多指向了政府,作为发牢骚,出出气,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心里不痛快,这时候拿政府当出气筒最好编段子,也最容易有舆论效果,但这不应是我们的严肃思考。
第六,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政府应当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引导产业升级。民众也应以实际行动支持低碳产业,践行低碳生活。要让治霾不再停留在我们共同焦虑的层面,而要让它成为一个扎实的计划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行动。
第七,尽管很多人着急是很正常的情绪,但我们还是主张中国社会应在雾霾面前表现出集体冷静和沉着。APEC蓝已经证明,只要我们敢于舍弃,蓝天就能迅速回来。然而,我们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路上中国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我们在摸索计算中不断寻求最佳值。我们可能有时计算不准确,甚至出些偏差,但是我们始终掌握着根据形势进一步调整政策的主动性。
第八,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仍没有结束,同时中国中东部密集人口的碳消费陡然上升,这是中国很多地区雾霾严重的宏观原因。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减少污染进行精细管理,而实现这样的精细管理既要求高水平的政府,也需要积极配合参与的民众。然而不能不承认,中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缺陷。
第九,雾霾不会迅速消失,但它的确可治。大家不要气馁,一方面鞭策政府行动,一方面让我们自己行动起来。当雾霾大时,采取各种物理办法减少我们可能受到的影响。当雾霾走时,也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要清楚,雾霾的背后是各种各样的现实利益,治霾实际上是一场以环保为目的的大型社会改革。我们应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去。
原文链接
真是一贯的环球时报叼飞盘风格呵!
===============
作者:环球时报
持续的雾霾天成为中国北方民众最热的话题。雾霾成了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路上的最大烦恼之一。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舆论中心,北京新年前后多次在重度雾霾面前“沦陷”,加剧了全社会的焦虑感。互联网传递了各地雾霾锁城的影像,也方便了各种不满情绪的交流,进一步强化了雾霾带给人们的感受。
围绕雾霾产生了大量网络段子,也激发了很多严肃的思考。本文想针对雾霾的各种信息和情况做一个梳理。
第一,今冬中国北方的雾霾的确很严重。雾霾的生成有气象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原因,但它达到目前令我们大家不安的程度,应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既然人类活动导致了严重雾霾,那么它从理论上说就是可治的。
第二,在治理雾霾的问题上,全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政府方面对雾霾危害的“重视”和治霾的“决心”这些年应当说都已真实形成。“只要GDP不要蓝天”不太可能是当下某个受雾霾侵扰地区施行的政策和指导思想,追求蓝天如今在每一个大城市的政策制定中都是被突出强调的要素。
第三,治理雾霾比我们最初想的要更难,它看来不是政府痛下决心并采取一些坚决措施就能实现的。APEC蓝显示了蓝天的可造性,但是它所付出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却是无法长期持续的。
第四,大多数人不希望治理雾霾以我们失去现代化生活和严重经济衰退为代价,我们因此需要在不付出这些严重代价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第五,全社会必须就治理雾霾只能是一场人民战争而不能仅仅是官方和企业去迎战的行动达成共识。现在舆论场上的抱怨很多指向了政府,作为发牢骚,出出气,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心里不痛快,这时候拿政府当出气筒最好编段子,也最容易有舆论效果,但这不应是我们的严肃思考。
第六,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政府应当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引导产业升级。民众也应以实际行动支持低碳产业,践行低碳生活。要让治霾不再停留在我们共同焦虑的层面,而要让它成为一个扎实的计划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行动。
第七,尽管很多人着急是很正常的情绪,但我们还是主张中国社会应在雾霾面前表现出集体冷静和沉着。APEC蓝已经证明,只要我们敢于舍弃,蓝天就能迅速回来。然而,我们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路上中国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我们在摸索计算中不断寻求最佳值。我们可能有时计算不准确,甚至出些偏差,但是我们始终掌握着根据形势进一步调整政策的主动性。
第八,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仍没有结束,同时中国中东部密集人口的碳消费陡然上升,这是中国很多地区雾霾严重的宏观原因。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减少污染进行精细管理,而实现这样的精细管理既要求高水平的政府,也需要积极配合参与的民众。然而不能不承认,中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缺陷。
第九,雾霾不会迅速消失,但它的确可治。大家不要气馁,一方面鞭策政府行动,一方面让我们自己行动起来。当雾霾大时,采取各种物理办法减少我们可能受到的影响。当雾霾走时,也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要清楚,雾霾的背后是各种各样的现实利益,治霾实际上是一场以环保为目的的大型社会改革。我们应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去。
原文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