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UB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Jonathan Anderson于2006年9月底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刊登出的文章对中国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反思,试图揭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玄机。
Jonathan首先从介绍四本研究中国的热门书籍开始,其中有两本高度评价中国的经济表现,而另外两本却持怀疑态度。Jonathan指出,这四本书写作的不同时间刚好是处在中国经济的波峰和波谷的不同时期,因此对中国经济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但是,这反映出学者们都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Jonathan冷静地指出,回顾一下亚洲经济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这种观点也许并不准确。中国其实只是一个巨大增长链上相当普通的一环,这一增长链始于日本,成型于亚洲各“小龙”,其后又延伸到中国和印度次大陆(印度已经注意到了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并开始试图模仿)。
Jonathan回顾说,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当时腾飞的亚洲经济的研究,有人盛赞有人质疑,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学者们才开始运用正式的经济工具来分析上述现象,而他们的发现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什么奇迹。其中,Alwyn Young的实证研究给出了两个清晰的结论:第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总要素生产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的增长速度实际上跟其他国家差不多,也就是说,亚洲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地区差不多,并没有什么“亚洲模式”存在;第二,亚洲国家的高增长靠的是高资本投入,这与亚洲国家的高储蓄率紧密相关。
Jonathan在回顾了这些结论之后立刻回到中国的情况,他一一批驳了种种“中国/亚洲模式独一无二”的论调,认为中国虽然增长惊人,但还谈不上是史无前例,因为她只是在沿着其它亚洲经济体(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前的道路前进。而印度在未来数年内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亚洲猛龙。
按:实际上Jonathan并不是第一个持此论调的学者,前几年已故的著名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就已经利用自己的理论框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无疑,中国应该吸取“高投入高增长高耗费”模式的教训,把精力放在真正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上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