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5日星期日
联合早报:“汉服”是一种不好的倾向
最近,大陆民间突然兴起一股所谓“汉服”热,而且引起众多的呼应,甚至把这种族群民粹现象,提高到“自由”之类的高度,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悲和忧心。一个正在崛起的、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最多的族群,在族群关系上表现出如此狭隘、偏颇、算旧账的情绪,不仅与国际通行的多元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也与中国千百年来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史和民族理念南辕北辙,这种突然兴起的汉族主义,是19世纪后引入西方现代“民族”概念造成中国内部认同危机的继续,可以说是20世纪初生搬硬套西方理念在中国的负面效果之一(此前中国只有“……人”而无“民族”概念)。目前这种情绪的突然兴起,不仅让中国国内的很多认识担忧,引发毫无必要的国内族群紧张气氛和认同问题,也必将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关注。
懂得一点中国民族史的人就知道,中国是不存在一个万世一系的“汉族”的,今天的“汉族”是一个融合的产物。春秋战国时代,“华夏”人的概念就不确定,周人就是来自西部的族群,姜姓与“羌”同源,到战国时代,屈原的楚国,还游移在中原的边缘,后来统一中原的秦国的祖上,就有西羌的血统。
“汉人”的概念,来自汉朝,就是汉帝国的人,汉帝国崩溃后,这个概念多次变换,魏晋南北朝时,“汉”的概念,已经完全与血统脱离,成为文化概念,演化成“无特定族群背景”的代名词,人们在淡化特定族群背景后,就泛称汉人。隋唐的开国着杨姓和李姓(李世民),都有鲜卑皇族血统,实际是亲戚,这种族群融合的文化和精神,正是唐代社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原因之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唐代也正是青藏高原吐蕃帝国兴起之时,唐朝和吐蕃对峙苦战200多年,军事上一直处于被动,败多胜少,一度被吐蕃攻下长安,吐蕃还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有唐一代,是中国族群融合的重要阶段,这时候的“汉人”,已经不是原来的“汉朝人”。这些历史,后来被汉族中心主义者编写的“正史”刻意隐去,造成后人对于民族问题的重大误解。
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又出现大规模融合,又形成一个新的被称为“汉人”的族群,它与唐代的唐人的概念并不相同。“宋”是当时被称为“汉人”的主要政权,但它其实仅仅是“中国”范围内的一个地方政权,并不能视为今天“中国”的“前身”。宋代中国是一个分裂和群雄并举的时期,在宋的同时,先后有辽、西夏、金、元等并立的政权,综合实力都比宋强大,共同构成今天“中国”的前身,当时的汉人的概念,也是变换不定,不存在一个确定的标准。比如,如果以语言划分,辽金人口以及军队中,讲汉语的人口也是主体,实际上后来举国都讲汉语,而“宋”的人口中,大量西南云贵和东南两广的族群人口,反而不讲汉语。
前两年突然出现的关于岳飞的争论,和今天的汉服一样,也是这种对历史的误读。首先今天中国“汉人”中,大部分人不可能是当时南宋人的后裔,南宋人口当时局限于东南一隅,族群混杂,而今天长江以北的人口,当时都是辽、金、西夏、元等的人口,在元朝统一之后,长江以北的人才叫“汉人”,而南宋人反而不叫“汉人”。元代民族融合,族源远大中亚甚至欧洲,元垮台后,明朝的强制同化政策,使得元朝大量不同族群人口,大规模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共同体,成为“汉人”,但其实已经与此前的“宋”人、汉人、南人完全不同。明朝的所谓“汉人”,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
清代入关之前,已经是东北地区女真诸部(比如爱新和叶赫)、辽东汉人(比如曹雪芹家族)、蒙古等诸多族群的融合体,汉人族源人口比例相当高,绝对数可能占多数(尚无定论),“清”这个国号,建于1636年,就是要表明不属于任何特定族群,而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群体。清八旗中,有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汉军主管当时最先进的火器,是最具战斗力的高科技部队。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家祖上是辽东汉人,但后来是作为清朝皇宫贵族的身份入关,掌管江南最重要的职务几十年,其心理认同和族群意识,完全是认同“清”皇室的,红楼梦描写的就是典型的清代旗人贵族的生活细节,这充分体现了清政权本身的民族融合的性质。民国后,当时所有“旗人”,都被称为“满族”,因为政治上受歧视,很多人又隐瞒身份改称汉族,后来1980年代,大陆准许重新申报民族成分,又有很多汉人,改报满族,其中原委纷繁复杂,一言难尽。
引文链接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