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星期三

//不会玩微博的美国人

文/伯通

一年前的4月,在大洋彼岸的波士顿马拉松赛终点处发生了爆炸。炸弹爆炸后90分钟内,波士顿警方推送了10条微博(Tweets),自此直到最后捉获凶手的五天里,波士顿警方共发出了148条微博。警方不但在第一时间告知波士顿的居民关于爆炸的基本的重要信息,以及推送出行安全的提醒,同时还多次打脸美联社、CNN、纽约时报、Reddit、4chan等超级媒体上的错误报道和谣言,并在通缉和最终抓捕恐怖分子时起到了重要作用(用中国的公安术语,这就叫“群防群治”)。

时光荏苒,11个月之后的2014年3月,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昆明火车站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事件发生18小时后,昆明警方才发了一条“感谢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微博。更有趣的是,就在暴徒持刀行凶的同时,云南警方官微在3月1日21点27分发布了一条有关“春天最宜吃的五种食物”的“生活知识微分享”。

当然,这并不代表美国佬就比中国人更了解社交媒体的真谛,昆明暴力事件清晰的反映出,美国媒体和政府部门对于中国舆论场的陌生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在美国著名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上,其员工“Kevin Tang”发表了一篇名为“China’s Netizens React To Kunming Station Attacks With Anger, Grief”(中国网民对昆明事件的愤恨与悲伤)的帖子,归纳了新浪微博用户对昆明恐怖袭击的各种反应。

看完这个帖子后,一位美国网友感慨道“美国大使馆需要雇一个更靠谱的翻译了”——

英文中的“Senseless”,可以被翻译为“愚不可及”、“不省人事”、“毫无意义”、“人性全无”等多种含义……不知道那位可怜的翻译是否真正领悟到刀笔能封喉的东方智慧魅力?然而,美国大使馆这条微博还只是中国网民迅速将一场暴力恐怖袭击转化为抗美援昆战役的冲锋号,随后各路神仙接连发难,彻底揭穿了CNN等西方反华媒体的丑陋嘴脸。

知名音乐人高晓松老师迅速发难,质疑《Time》在报道昆明惨案时“大谈维族人在宗教和就业上被限制”;《人民日报》抓住CNN、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不放,认为这些媒体“阴阳怪气、逻辑混乱,甚至别有用心地挑拨离间”,并专门刊登《十足的虚伪与冷酷》一文,对西方媒体进行了再教育。

虽然奥巴马在波士顿爆炸案后第一时间说的是“We still do not know who did this or why,and people shouldn’t jump to conclusions before we have all the facts”;虽然2012年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人杀了时,美国政府也称该种暴力为“senseless”;虽然CNN在第二天自己派出的记者发回稿件时已将第一天援引中国官方消息源时的引号去掉;虽然直到3月2日新华社新闻《昆明砍杀事件定性为“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才正式将事件定性。不过无所谓,美国媒体和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遭受如同2008年一样的围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直到3月3日,美国媒体才终于回过味来。《外交政策》(FP)杂志旗下专注中国事务的媒体“茶叶之国”在网站上刊登了一篇名为《“T-Word”》的文章,讲述了中国人如何在中国最大的微博平台上“向西方反华媒体洒下愤怒的暴风雨”。文章告诫了美国媒体人“引号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意义”,以及“来自西方媒体的偏见将如何搅乱中国的公众舆论”。

然而,事后诸葛也是为时已晚,美国人以后怎样在微博上表态才不会被喷呢?这里有两个鲜活的成功案例——

首先来看英国驻华大使馆,丫官微自己根本没说话,只转载了两句人话:一是外交部国务大臣“听到中国昆明发生的严重的砍人事件我非常震惊。我的心与那些受害人及他们的家属们同在。”二是驻华大使“我非常痛心。我强烈谴责这种对无辜人民进行的残暴行为。”

中国网民感激涕零——“英国的发言比起美国有正义感多了!”“英国人说了靠谱的话,无论以前有什么不愉快,此时此刻应该为你们的诚实说感谢呀!”

再来看更屌的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人家 压 根 就 没 搭 理 昆 明 这 茬!没错,自2月28号更新微博后,直到3月3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才更新微博,其间一句和昆明有关的话都没说,每天就聊乌克兰局势,你猜怎么着?

中国网民抱腿狂舔——“普金铁腕鹰派,是条好汉,俄罗斯必胜!拿下乌克兰,收归俄罗斯!”“在这里乱吠的高呼什么侵略什么自由民主的智商停留在单纯小学生阶段的同学请不要再提建设性意见了谢谢。”“普京——世界爷们支持你!”“亚努科维奇被灌了美国的民主迷魂汤,该动武恢复秩序的时候不动武,被美国领导的反民主暴民赶下台,完了普京来帮你收拾烂摊子……”

美国人,你们会玩微博了吗?

#新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