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史官的砚台里混进了许多朱红之物,落笔,便是一纸血色。
徐怀祖本是一名普通人,在乾隆四十二年之前,知道他为何人的,或许十无一二。他生于江苏,一生不算太长,乾隆四十二年,他已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一生无为,他却想在走之前,给自己的父亲整理几本集子。
那时的人,在乎能否给后世留下几页文字。徐怀祖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找到了父亲的学生徐首发、沈成濯,一起为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病故的父亲修订诗集。他的父亲徐述夔,是个自诩学问出众、却因一句话被打成反动分子的落寞举人。能给半生郁郁寡欢的父亲修出一本集子来,也算是尽了孝心。他甚至请来礼部侍郎沈德潜为父亲作传,更是不易中的不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四十二年,徐怀祖在修完《一柱楼诗集》等著作后,同这个世界说了再见。而一桩天大的麻烦,此时却刚刚开始。
徐怀祖早年曾从同为监生的蔡嘉树手里买下土地数顷,徐去世后,蔡氏找上了徐的儿子徐食田,希望赎回这几顷土地。然而,蔡嘉树拿出来的价格低得近乎强征土地,徐食田只能选择拒绝。被拒绝的蔡氏心生不满,便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向官府举报徐食田家里藏有禁逆之书。而他口中的禁逆之书,正是徐怀祖生前为他父亲徐述夔刊刻出来的《一柱楼诗集》。
康乾盛世,皇上最恨这些长着反骨的文人。明明盛世歌舞升平,圣上是千古一帝,满朝文武都团结在以圣上为核心的朝廷中央周围,共同为大清国的千年大计努力。这些狂妄之士却偏爱写些不中听的话,不肯安分活着。既然活着不好,拖出来杀鸡儆猴最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人王锡侯因写到圣上和先皇名字时没有缺笔避讳,被判斩立决,子孙七人同斩,其余人等「充发黑龙江」(那时人们就知道东北是没有希望的地方了)。此案刚结,血流成河,再遇上徐述夔的反诗案,想来便知不会有好结果。
案子一开始并未同蔡嘉树所想一样闹得天翻地覆,大概是因为所谓「反诗」并不存在,诸多官员皆让徐家后人过关。案子到了江苏布政使陶易这里,更是以蔡嘉树「挟私诬告」为由,反而把蔡嘉树抓了起来。
也是,一句「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算得上多大的罪名?抢人田地,挟私诬告,才是不正之风,必须惩罚。
然而,蔡家人找到了政治觉悟极高的刘墉。他敏锐地嗅到了这个案子里的政治敏感点,一道密折立刻送到了乾隆面前。
明朝,既可以是明天,可以意指前朝。皇上不喜欢有人提前朝,那么这些有嫌疑的,就该消灭。就像皇上不喜欢江湖八卦一样,这些八卦未必过分,口耳相传的人本应无罪,可是皇上不喜欢,便一个也别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墉对乾隆绝对忠诚,虽然不姓爱新觉罗,但忠诚度绝对经得起检验。这把玩圣上心思的功夫,炉火纯青。官至一省学政,这点觉悟和敏感度都没有的话,就枉费这些年在官场的摸爬滚打了。
于是,案子自刘墉处开始,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乾隆四十三年,也就是徐怀祖去世的第二年,这本《一柱楼诗集》化身铡刀,取走了多条人命:徐家后人徐食田、徐食书,死;徐述夔的学生徐首发、沈成濯,死;江苏布政使陶易,先被判死,后在牢中病死;一路上牵扯的官员,多遭刑罚,流放外地。
活人受罪,死人也不得安宁。
徐述夔和徐怀祖皆已去世,然朝廷仍挖坟掘尸、凌迟枭首;去世数年、只是为徐述夔作了序的前礼部侍郎沈德潜,也被革职、夺名、仆碑、毁祠。
而刘墉,愉快地升了官。
几句去世多年的落魄举人的诗文,掀起如此的血雨腥风,如今读来,皆是荒唐与眼泪。
乾隆会不知道这大清国的江山,绝非这几句死人的诗所能撼动的吗?会分不清这几句诗,究竟是反还是无心之作吗?可是啊,当一个人坐在龙椅上,天命在手,反不反、有害不有害,就不是其他人说了算了。
真理部,可是乾隆的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已去世的徐述夔恐怕不会想到,远离朝堂、不妄议中央,没事写写小诗、玩玩笔墨,有一天也会惹上大祸。近朝堂、多祸事,古来士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一旦有心无力或身心俱疲,他们尚有退隐江湖一条路可走。可如今,圣上的脾气比大清的律法还要厉害几分,天下之大,已经快容不下一根写诗的笔了。连青楼里卖唱的女子弹起琵琶前,都要担心歌曲低俗不低俗、符不符合主体思想的时候,这身,怕是独善不了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刻方知大清坚挺得如同一颗蓝色小药丸。你服,或不服,都得撅起腚来。
好伤感。
而读历史更让人唏嘘的,是对比。
1776年,也就是这起血流成河的文字狱开始酝酿的前一年,大洋彼岸诞生了《独立宣言》。十年后,在费城的制宪会议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璀璨的篇章。两个未曾相逢过的国家从这一年开始走上彻底不同的道路:大洋的那边,文明一步一步地往前迈进,偶尔缓慢,偶尔曲折,但它步履坚定;大洋的这边,在一场场的血雨腥风里,彷徨着、努力着、寻找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二百四十年过去,世界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还在,大清的文字狱也还在。这当中的变与不变,写满感慨。
想起有一年大清科举,京城学子们打开试题,看到了如下文字:
这六月的天,怕是受不起更鲜艳的红了。
原文链接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史官的砚台里混进了许多朱红之物,落笔,便是一纸血色。
徐怀祖本是一名普通人,在乾隆四十二年之前,知道他为何人的,或许十无一二。他生于江苏,一生不算太长,乾隆四十二年,他已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一生无为,他却想在走之前,给自己的父亲整理几本集子。
那时的人,在乎能否给后世留下几页文字。徐怀祖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找到了父亲的学生徐首发、沈成濯,一起为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病故的父亲修订诗集。他的父亲徐述夔,是个自诩学问出众、却因一句话被打成反动分子的落寞举人。能给半生郁郁寡欢的父亲修出一本集子来,也算是尽了孝心。他甚至请来礼部侍郎沈德潜为父亲作传,更是不易中的不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四十二年,徐怀祖在修完《一柱楼诗集》等著作后,同这个世界说了再见。而一桩天大的麻烦,此时却刚刚开始。
徐怀祖早年曾从同为监生的蔡嘉树手里买下土地数顷,徐去世后,蔡氏找上了徐的儿子徐食田,希望赎回这几顷土地。然而,蔡嘉树拿出来的价格低得近乎强征土地,徐食田只能选择拒绝。被拒绝的蔡氏心生不满,便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向官府举报徐食田家里藏有禁逆之书。而他口中的禁逆之书,正是徐怀祖生前为他父亲徐述夔刊刻出来的《一柱楼诗集》。
康乾盛世,皇上最恨这些长着反骨的文人。明明盛世歌舞升平,圣上是千古一帝,满朝文武都团结在以圣上为核心的朝廷中央周围,共同为大清国的千年大计努力。这些狂妄之士却偏爱写些不中听的话,不肯安分活着。既然活着不好,拖出来杀鸡儆猴最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人王锡侯因写到圣上和先皇名字时没有缺笔避讳,被判斩立决,子孙七人同斩,其余人等「充发黑龙江」(那时人们就知道东北是没有希望的地方了)。此案刚结,血流成河,再遇上徐述夔的反诗案,想来便知不会有好结果。
案子一开始并未同蔡嘉树所想一样闹得天翻地覆,大概是因为所谓「反诗」并不存在,诸多官员皆让徐家后人过关。案子到了江苏布政使陶易这里,更是以蔡嘉树「挟私诬告」为由,反而把蔡嘉树抓了起来。
也是,一句「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算得上多大的罪名?抢人田地,挟私诬告,才是不正之风,必须惩罚。
然而,蔡家人找到了政治觉悟极高的刘墉。他敏锐地嗅到了这个案子里的政治敏感点,一道密折立刻送到了乾隆面前。
明朝,既可以是明天,可以意指前朝。皇上不喜欢有人提前朝,那么这些有嫌疑的,就该消灭。就像皇上不喜欢江湖八卦一样,这些八卦未必过分,口耳相传的人本应无罪,可是皇上不喜欢,便一个也别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墉对乾隆绝对忠诚,虽然不姓爱新觉罗,但忠诚度绝对经得起检验。这把玩圣上心思的功夫,炉火纯青。官至一省学政,这点觉悟和敏感度都没有的话,就枉费这些年在官场的摸爬滚打了。
于是,案子自刘墉处开始,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乾隆四十三年,也就是徐怀祖去世的第二年,这本《一柱楼诗集》化身铡刀,取走了多条人命:徐家后人徐食田、徐食书,死;徐述夔的学生徐首发、沈成濯,死;江苏布政使陶易,先被判死,后在牢中病死;一路上牵扯的官员,多遭刑罚,流放外地。
活人受罪,死人也不得安宁。
徐述夔和徐怀祖皆已去世,然朝廷仍挖坟掘尸、凌迟枭首;去世数年、只是为徐述夔作了序的前礼部侍郎沈德潜,也被革职、夺名、仆碑、毁祠。
而刘墉,愉快地升了官。
几句去世多年的落魄举人的诗文,掀起如此的血雨腥风,如今读来,皆是荒唐与眼泪。
乾隆会不知道这大清国的江山,绝非这几句死人的诗所能撼动的吗?会分不清这几句诗,究竟是反还是无心之作吗?可是啊,当一个人坐在龙椅上,天命在手,反不反、有害不有害,就不是其他人说了算了。
真理部,可是乾隆的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已去世的徐述夔恐怕不会想到,远离朝堂、不妄议中央,没事写写小诗、玩玩笔墨,有一天也会惹上大祸。近朝堂、多祸事,古来士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一旦有心无力或身心俱疲,他们尚有退隐江湖一条路可走。可如今,圣上的脾气比大清的律法还要厉害几分,天下之大,已经快容不下一根写诗的笔了。连青楼里卖唱的女子弹起琵琶前,都要担心歌曲低俗不低俗、符不符合主体思想的时候,这身,怕是独善不了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刻方知大清坚挺得如同一颗蓝色小药丸。你服,或不服,都得撅起腚来。
好伤感。
而读历史更让人唏嘘的,是对比。
1776年,也就是这起血流成河的文字狱开始酝酿的前一年,大洋彼岸诞生了《独立宣言》。十年后,在费城的制宪会议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璀璨的篇章。两个未曾相逢过的国家从这一年开始走上彻底不同的道路:大洋的那边,文明一步一步地往前迈进,偶尔缓慢,偶尔曲折,但它步履坚定;大洋的这边,在一场场的血雨腥风里,彷徨着、努力着、寻找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二百四十年过去,世界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还在,大清的文字狱也还在。这当中的变与不变,写满感慨。
想起有一年大清科举,京城学子们打开试题,看到了如下文字:
大清国建国已四百余年,若使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我天朝上国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大清国,我为你拍照”为题,作文一篇。为赢得圣心,想来考生们写下的,不外乎「大江之中,黄龙屡现」这些描绘天降祥瑞的字句吧。但愿不会有谁一时春风得意忘了形,写下碰不得的那几句,闹了血光之灾。
这六月的天,怕是受不起更鲜艳的红了。
原文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