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网友范雎发表微博声称“五胡乱华”的表述被要求改成“少数民族南下”,理由是“五胡乱华”的说法是“旧史学观点”,结果,此条微博引发网友热议,截至目前,转评赞已超过两万。
很多网友对此表示不能理解,因为如果这个逻辑说得通的话,那么岳飞岂不成了破坏民族团结的历史罪人,而秦桧倒成了促成民族团结的英雄了?是非之颠倒、黑白之混淆让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哑口无言,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心里憋得难受,如鲠在喉。吃瓜群众忍不住想问:“五胡乱华”的说法怎么就是“旧史学观点”了?这是否意味着在“旧史学观点”之外还有一个“新史学观点”?历史就是历史,难道历史还有“新旧”之别?莫非汪精卫这样的民族败类在若干年后,根据那个时候的“新史学观点”,还有机会成为“新史学观点”下的民族英雄?
让人心惊肉跳的是,这并非是@范雎 运气不好,碰到了一个太讲究“政治正确”的审稿人,而是将“五胡乱华”的说法说成是“旧史学观点”的观点似乎已经成了所谓的“主流”观点了,这才是可怕的。
例如,百度上也将“五胡乱华”描述为“旧史学观点”。
不难想象,百度这样一个在中国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的搜索引擎,对于那些对历史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的历史小白的历史观会造成什么可怕的影响。
要知道,历史上真实的“五胡乱华”是残酷的、血腥的,是以那个时候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民不聊生为代价的。
例如,根据文字记载:
这种异族的屠杀给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带来的惨痛记忆是久远的,已经融入到血液中,已经融入到基因里,甚至在千年之后,回想起来依然让人不寒而栗,可以说,“五胡乱华”就是古代版的“南京大屠杀”,这就是古代版的“烧光、杀光、抢光”,一边说要牢记历史教训,一边又对历史涂涂改改,某些人到底想干什么?
历史就是历史,绝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历史甚至篡改历史。道理很简单,如果五十年或一百年后,日本成为中国的“日本大和族自治区”了,难道就可以倒推出当年的抗日战争错了吗?根据某些人的观点,当年的日本侵略是否要改成“大和族西下”?是否当年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左权、张自忠们反而成了阻碍民族团结和融合的历史罪人了?真是特么的笑料啊。
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打出民族团结和统一战线的大旗,不过怎么看也都有点沐猴而冠,扯虎皮,拉大旗的味道,总有种让人觉得似是而非的齿冷。是的,民族团结是很重要,统一战线也很重要,但团结不是靠自己作践自己就能够实现,统一战线不是靠自己糟蹋自己就能够成功的。如果说有人试图将淮海战役篡改成“徐蚌会战”是侮辱了我们的现在的话,那么,将“五胡乱华”篡改成“少数民族南下”就是侮辱了我们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绝不能容许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羞辱,我们更不能在某些人的绑架和胁迫下成为历史的帮凶和罪人。
古人讲“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任何民族,只要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中华民族是有胸怀包容的。但是,如果你压根就从来没把自己当成过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凭什么要我们把你当成家人呢?当有些人处心积虑的将白彦虎、马步芳这样的刽子手洗白成“英雄”的时候,你还让我团结这些人?团结你妹啊?我的心里只能出现八个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退一步来说,我就算不记仇,我堤防着一点总没错吧?
我们的国歌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居安思危,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保持足够的危机意识,对可能的危险保持着必要并且足够的警惕,而要做到这一切,首先就要做到对历史的敬畏,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人看透兴衰更替,从而更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包容的民族,所以,对小林宽澄这样的日本人,我们亲切的称他为“日本八路”,虽然他生在日本、长在日本,但因为他的心和中华民族是相通的,我们就愿意将他当成自家人;同时,中华民族也是世界上最讲究原则的民族,所以,对秦桧、汪精卫这样的败类,即便他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但却从来都不会有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同胞,因为他们压根不配。
今天,这样的包容性和原则性并没有过时,这样的包容性和原则性依然有现实意义,而要时刻保有这样的包容性和原则性,就必须认真学好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章第一句就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的写着:“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闹明白,就胡咧咧什么“团结”,请问,怎么团结?难道连敌人也要“团结”?对不起,中华民族没有这个习惯!
很喜欢看甄子丹演的《精武门》,里面有一段话,现在送给大家:
堂堂华国,不耻于列强;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
方今列强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见效于接踵,
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呜呼危哉!
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
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国之将倾,
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他族。
原文链接
无话可说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心里憋得难受,如鲠在喉。吃瓜群众忍不住想问:“五胡乱华”的说法怎么就是“旧史学观点”了?这是否意味着在“旧史学观点”之外还有一个“新史学观点”?历史就是历史,难道历史还有“新旧”之别?莫非汪精卫这样的民族败类在若干年后,根据那个时候的“新史学观点”,还有机会成为“新史学观点”下的民族英雄?
让人心惊肉跳的是,这并非是@范雎 运气不好,碰到了一个太讲究“政治正确”的审稿人,而是将“五胡乱华”的说法说成是“旧史学观点”的观点似乎已经成了所谓的“主流”观点了,这才是可怕的。
例如,百度上也将“五胡乱华”描述为“旧史学观点”。
要知道,历史上真实的“五胡乱华”是残酷的、血腥的,是以那个时候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民不聊生为代价的。
例如,根据文字记载:
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汉人纷纷建立坞堡以自保。
《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
这种异族的屠杀给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带来的惨痛记忆是久远的,已经融入到血液中,已经融入到基因里,甚至在千年之后,回想起来依然让人不寒而栗,可以说,“五胡乱华”就是古代版的“南京大屠杀”,这就是古代版的“烧光、杀光、抢光”,一边说要牢记历史教训,一边又对历史涂涂改改,某些人到底想干什么?
历史就是历史,绝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历史甚至篡改历史。道理很简单,如果五十年或一百年后,日本成为中国的“日本大和族自治区”了,难道就可以倒推出当年的抗日战争错了吗?根据某些人的观点,当年的日本侵略是否要改成“大和族西下”?是否当年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左权、张自忠们反而成了阻碍民族团结和融合的历史罪人了?真是特么的笑料啊。
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打出民族团结和统一战线的大旗,不过怎么看也都有点沐猴而冠,扯虎皮,拉大旗的味道,总有种让人觉得似是而非的齿冷。是的,民族团结是很重要,统一战线也很重要,但团结不是靠自己作践自己就能够实现,统一战线不是靠自己糟蹋自己就能够成功的。如果说有人试图将淮海战役篡改成“徐蚌会战”是侮辱了我们的现在的话,那么,将“五胡乱华”篡改成“少数民族南下”就是侮辱了我们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绝不能容许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羞辱,我们更不能在某些人的绑架和胁迫下成为历史的帮凶和罪人。
古人讲“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任何民族,只要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中华民族是有胸怀包容的。但是,如果你压根就从来没把自己当成过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凭什么要我们把你当成家人呢?当有些人处心积虑的将白彦虎、马步芳这样的刽子手洗白成“英雄”的时候,你还让我团结这些人?团结你妹啊?我的心里只能出现八个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退一步来说,我就算不记仇,我堤防着一点总没错吧?
我们的国歌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居安思危,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保持足够的危机意识,对可能的危险保持着必要并且足够的警惕,而要做到这一切,首先就要做到对历史的敬畏,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人看透兴衰更替,从而更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包容的民族,所以,对小林宽澄这样的日本人,我们亲切的称他为“日本八路”,虽然他生在日本、长在日本,但因为他的心和中华民族是相通的,我们就愿意将他当成自家人;同时,中华民族也是世界上最讲究原则的民族,所以,对秦桧、汪精卫这样的败类,即便他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但却从来都不会有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同胞,因为他们压根不配。
今天,这样的包容性和原则性并没有过时,这样的包容性和原则性依然有现实意义,而要时刻保有这样的包容性和原则性,就必须认真学好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章第一句就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的写着:“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闹明白,就胡咧咧什么“团结”,请问,怎么团结?难道连敌人也要“团结”?对不起,中华民族没有这个习惯!
很喜欢看甄子丹演的《精武门》,里面有一段话,现在送给大家:
方今列强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见效于接踵,
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呜呼危哉!
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
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国之将倾,
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他族。
原文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