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卖方分析师评选一直以来为舆论所诟病,业界也指出评选存在很多问题,但众说纷纭。今天这里,牛熊君借助一篇学术论文,给新财富评选泼盆冷水。供业内讨论参考。
牛熊交易室发现,吴偎立等3人发表于2016年《经济学季刊》上的一篇名为《信息质量、市场评价与激励有效性———基于<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的证据》得出的结论很通俗:在评选前, 获奖分析师发布信息的质量, 与未获奖分析师无显著差异; 分析师获奖概率与分析师的曝光率及所属机构的市场地位正相关, 但与分析师发布信息的质量无关。
1、用盈余预测的准确度及谨慎性、股票评级的投资价值作为衡量信息质量的指标,比较了评选之前 《新财富》获奖分析师与未获奖分析师的整体水平,研究发现这两个群体所发布的信息质量在经济和统计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师的历史获奖经历对于再次获奖却有很大帮助;
2、获奖概率与分析师发布报告的频率、发布买入评级的比例、发布的关于机构重仓股的研报的比例、历史获奖次数以及分析师所在券商的市场地位等因素成正相关关系, 而与盈余预测质量和股票评级投资价值无关;
3、这说明决定分析师能否获奖的主要因素是分析师的曝光率和所属机构的市场地位, 而反映研究水平的信息质量则不是首要因素;
买方怎么选:这得看重仓股、利益交换
牛熊交易室试着站在机构投资者的立场来思考, 他们有动机通过繁复的数据分析,对分析师进行严谨的比较甄别, 找出过去1 年里表现最好的分析师并给他们投票吗?
显然, 如果所有机构投资者都这样做, 将会激励所有分析师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这将促进市场的信息效率, 最终也将有益于投资者自身。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数量众多, 彼此之间难免有搭便车的行为, 更不要说分析师与机构客户之间还存在利益交换的可能,最终机构投资者可能并没有动力去甄别比较分析师的研究水平。
那么,如果机构投资者没有动力去进行认真的比较和甄别, 他们会倾向于给哪些分析师投票呢? 我们知道行为金融学中存在 “有限关注” 现象———曾经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参与投票的机构投资者,90% 的回应者都承认,他们在给分析师投票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候选者的知名度。
而就中国的情况来说,2012年参与 《新财富》评选的分析师多达1400余人,有权投票的机构投资者达到480多家。数以千计的分析师如走马灯一般到各家机构去路演、拜票,而机构投资者最后可能连大部分分析师的名字都记不住。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最终大概只能根据分析师知名度来进行投票。
明星分析师如何炼成?
既然获奖分析师的研究水平并不明显高于未获奖分析师, 那么为什么他们可以成为明星分析师? 牛熊交易室总结了论文的几个结论:
2、从业经验:从业时间越久, 能接触到的机构投资者自然越多, 随着人际关系的扩展, 越来越被机构投资者所熟悉。并且随着经验的积累, 更了解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和心理, 也就更容易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发现从业经验有助于提高分析师在行业中存活下去的概率。
3、关注机构重仓股: 关注机构持有的重仓股可以提高自己的曝光率和知名度。机构希望能及时地了解他们正在持有股票的相关信息。所以,与机构重仓的股票相关的研究报告更容易被注意到, 则报告作者也更容易被机构投资者记住。
5、券商的规模或实力: 最后, 实力雄厚的券商, 会给分析师带来更多的曝光机会。
6、连续获奖条件概率(给定去年获奖, 今年继续获奖的概率)高达60%以上,说明分析师获奖的连续性非常好。考虑到连续获奖条件概率远高于先验概率, 对于上一年未获奖的分析师, 获奖难度越来越大。首次获奖条件概率(给定之前从未获奖, 今年获奖的概率)远小于先验概率和连续获奖条件概率,说明首次获奖(从无到有)的难度很大。
实际情况呢?从2005年之后,获奖分析师发出的买入评级的比例始终高于未获奖分析师。同样, 获奖分析师也更多地关注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获奖分析师拥有更多的从业经验,超过未获奖分析师1 倍。最后, 获奖分析师明显集中于规模和实力最雄厚的券商。
这篇论文还得出一个很残酷的结论:分析师在入行之后的前2~3 年如果不能打开局面、提高知名度的话,以后获奖的概率越来越低。这似乎说明分析师的成功依赖于某些入行时所具有的禀赋, 不能靠从业经验积累。
牛熊交易室给这篇论文解释的再通俗些吧,如果3年不能入围新财富,那么就趁早转行吧,否则都是陪太子读书。
引文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