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星期一

我们都曾是那个从高架桥上跳下去的男孩

文/马路青年

4月17日晚22点左右,在上海的卢浦大桥上,一个年仅17岁的鲜活生命,戛然而止。

孩子是一名职高的在读高二学生,当天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矛盾,遭到批评后,母亲开车接他回家。

在车辆川流不息的卢浦大桥上,母亲把车停在了道路中间,车的双闪灯亮了许久。

任凭周围车来车往,他们岿然不动,中途母亲还一度下车,持续责备着他。


就在母亲准备驾车离开时,孩子却在同一时间打开车门,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他坚定且决绝地跑到了高架桥边,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而他身后的母亲则用了最快的速度跑到桥边,但依旧没来得及拉住孩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从高架上坠落。


孩子跳下去后,母亲跪倒在地,一边用力捶地一边崩溃大哭。


等民警赶到时,发现孩子已经倒在桥下的绿化带中多时,早就没有了生命迹象。

母亲的责备是孩子在人世间听到的最后一段话语,他决绝的背影则是母亲一辈子最大的伤悲。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16岁的女孩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医院急诊室。

女孩的妈妈焦急地拉着医生和护士,要求先给女孩儿洗胃,泪水还在眼眶中打着转。

小女孩儿则一直满不在乎地玩手机,看上去精神状态非常良好。

医生问孩子到底吃了什么要洗胃,母亲立马拿出了瓶子说道,“她把这一整瓶都喝下去了,医生你快救救她吧。”边说那只拿着瓶子的手还微微颤抖着。

小女孩儿满不在乎地说,“除草剂又喝不死人,我就是喝点吓唬吓唬你们。”

但母女俩不知道的是,其实女儿喝下去的是百草枯,并不是洗完胃就可以被治愈的。

看到女儿已经开始被诊疗,母亲的心放了下来。没一会儿,便开始哭诉自己的不容易和女儿的不孝顺。

原来,小女孩是因为早恋被父母抓到,激烈争吵下,一时冲动便喝下了家里的“除草剂”。

她是独生女,父母一向娇惯,从未听过重话的她只想用喝药吓唬一下爸妈,以此逼迫他们准许自己和男友交往。

女孩妈妈在洗胃结束后,询问医生何时才能出院,医生只好对母女俩坦言,女孩喝下去的量早已超过了致死量,砸再多的钱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女孩妈妈难以置信地喃喃道,“明明就只是瓶除草剂,威力怎么可能这么大?”

女孩则一改满不在乎的神态,哭喊着“妈妈我不想死,我真的只是想吓唬一下你们。”

但,百草枯,可不是后悔药。喝下去,便没有回旋的余地,能做的诊疗不过是徒劳。

一场争吵的代价却是女儿的生命,相信无论是想吓唬父母的女儿还是想教育孩子的家长都未曾想到。

在亲子的争执中,孩子往往是冲动的,父母往往是强势的。

孩子的情绪极不稳定,加上父母的言语刺激,极易引发孩子的偏激行为。

即便有些孩子在当下会控制住冲动的想法,但他们仍会选择用别的方法来对抗父母。

有时父母的一句话,他们可能要用一生去治愈。

我的一位朋友从小就被父母灌输“家里没钱”的观念,所以他从小就对钱财相当敏感,出去玩的时候也总是束手束脚,总觉得多花一分钱都对不起全家人。

高中时,班级里有申请贫困的名额,他觉得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有比自己更需要的人,便没有申请。

可回家后,等待他的却是他妈妈暴风雨般的训斥。

从此,他便更在乎钱了。

现在年近30,却从来都不敢恋爱,生怕条件不好的自己养不起人家女孩,反倒成为别人的拖累。

他还给我讲过一件小事,虽然爸妈经常训斥他,但有一句话他一直记到了现在。

那时是高三,他喜欢喝速溶咖啡来提神。他家附近的小商店只要10块就能买一盒。他问妈妈,可不可以买一盒拿到学校喝。

“喝咖啡?你配吗?”妈妈的两句话,让他现在无论去哪都要带着几盒速溶咖啡。

他想用行动告诉母亲,他真的配。

中国式的亲子关系,总是父母高高在上,孩子则是需要被纠正的。

父母永远是对的,永远都是为孩子好的,永远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却忘了问孩子究竟需不需要。

孩子往往是不理智的,动辄会想用生命来威胁父母。在激烈争执中,我们都曾想过要做那个从高架上跳下去的男孩。

这样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缺乏沟通的,父母与子女间竖起了高高的围墙,每一次争吵便是在围墙上填砖,加深着两代人间的沟壑。

孩子是单纯的,经历的事情比父母少了太多,许多在父母看来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可能会成为他们一生都迈不过去的坎。

所以,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才会目前高居全球第一。

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亲子关系,是需要双方一起好好经营的。

我们发声的目的,并不想追究这个男孩子的冲动,也不是想去苛责这位母亲对孩子的责备。而是这样血淋淋的悲剧,恰恰反映出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

假如母亲和儿子可以心平气和说说当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只有沟通才能让这个“新手家庭”磨合的更好。而这些惨痛的悲剧,才能减少发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