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反瞒产私分”运动(1960)
瞒产私分,是指农民及所在的生产组织,在国家收购粮食过程中,故意隐瞒真实产量,以获得更多粮食或其他农产品自由支配。
“瞒产私分”这一消极行为,属于无权者对制度的抵抗。
35.“整风整社”运动(又名农村三反”运动)(1960.05至1961)
“反右倾”斗争的开展,使“左”的思想重新抬头,“五风” 又盛行起来。这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注意。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1960年10月,党中央作出决定:在农村开展整风整社工作,以肃清“五风”。
36.军队“两忆三查”运动(1960.10至1961)
两忆就是所谓的忆阶级苦、忆民族苦,三查是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
37.“四清”运动(在农村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02至1966)
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
38.“学习雷锋”运动(1963.03.05始)
(个人拒绝评论)
39.“忆苦思甜”(写三史运动)(1963至1964)
为了使知识青年能够扎根农村,顺利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针对知识青年的忆苦思甜运动,召集大会,由贫下中农现身说法,痛诉旧社会的苦,描述新社会的甜,使知青“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
40.“工业学大庆”运动(1964.01.25始)
“工业学大庆”是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的号召。中央号召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主要是要求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41.“农业学大寨”运动(1964.02至1976)
农业学大寨是继学雷锋运动和工业学大庆之后,中共宣传部门树立的又一典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是只知奉献,不求回报,一心一意忠于毛主席的形象代言;而在后来的宣传语境中,大寨的事迹同样也能切合各种需要。
42.“文化大革命”运动(1966.05.16至1976)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43.“红卫兵”运动(1966)
红卫兵运动是发生在60年代后期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在错误路线指导下适应发动和进行“文化大革命”需要的千百万学生、青年的造反活动。
45.夺权风暴(1967)
1967年1月5日,张春桥、姚文元从北京到上海伙同王洪文等策划夺权。他们相继夺了《文汇 报》社、《解放日报》社的权,并策划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组织召开“打倒市委大会”,篡夺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刮起了所谓“一月革命”的风暴。1月8 日建立了由他们控制的“上海市抓革命促生产火线指挥部”,发表《告上海人民书》和《紧急通告》,夺取了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权。11日,中共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名给上海各“造反团体”发出贺电。《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相继发表社论,肯定和支持上海的夺权。夺权之风从此刮 遍全国,更加剧了全国混乱的局面。
44.“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运动(1967)
三支两军指“文化大革命”期间,军队支左(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群众的人们)、支工(支援工业)、支农(支援农业)、军管(对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实行军事管制)、军训(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45.“三忠于、四无限”运动(1968)
三忠于四无限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术语,强调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和对其思想的忠诚,在文革结束后遭到官方批判。三忠于四无限一般和“四伟大”(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连用。
46.“上山下乡”运动(1968.12至1978.10)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 后期,毛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毛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 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 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 村的人口大迁移。
47.“学‘红宝书’”运动(1969)
这就是那个时期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方针、行动指南。人人红宝书不离手,时时学、天天学、月月学、年年学。虔诚也好,荒唐也罢,这就是历史事实。(新浪语)
48.“全民挖防空洞”运动(1969.08至1970)
1969年3月,中苏双方曾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发生大规模武装冲 突,形势非常严峻,6月,国务院成立了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接着中央军委办事组下达指令,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人民防空领导小组,从那时开始,全国 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人防工程,挖防空洞、修地道、储备粮食和布匹等战略物资,掀起全民备战运动。
49.“一打三反”运动(1970.01至1971)
197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的次日, 周恩来又将《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和《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送毛泽东审批。二月五日,中共中央同时又发出这两份文件,指示“在全国范围 内,发动群众,雷厉风行地开展反对铺张浪费的斗争。”指出“一小撮阶级敌人不仅在政治上伺机反扑,而且在经济领域里向社会主义也发动了进攻。”文件强调要 打击“私设地下工厂、地下商店、地下包工队、地下运输队、地下俱乐部”等搞资本主义的活动。
50.“清查‘五一六’”运动(1970.03至1971)
197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查“五一六”反 革命阴谋集团的通知》。通知说:“国内外阶级敌人同我们的斗争是很复杂的,反革命秘密组织决不是只有一个‘五一六’”,鼓动人们去抓更多的“反革命”。所 谓“五一六”反革命集团,原指北京一度存在的一个名为“首都五一六红卫兵团”的小组织。该组织在1967年8月间进行秘密活动,散发诬蔑攻击周恩来的传 单。对此,毛泽东在1967年9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姚文元的《评陶铸的两本书》一文中加了一段话,提出“五一六”的组织者和操纵者,是一个搞阴谋的 反革命集团,应予彻底揭露。1968年中央成立清查“五一六”专案领导小组,陈伯达任组长,谢富治、吴法宪为领导小组成员。
51.“批陈整风”运动(1970.11至1971)
1970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的 指示》。《指示》指出:“在党 的九届二中全会上,陈伯达采取了突然袭击,煽风点火,制造谣言,欺骗同志的恶劣手段,进行分裂党的阴谋活动。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全会揭露了陈伯达的反 党,反九大路线,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严重罪行,揭露了他假马克思主义、野心家、阴谋家的面目。”
52.“批林整风”运动(1971.12至1972)
是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至1973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为揭发、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开展的一场大规模群众运动。
53.“批林批孔”运动(1974.01至1975)
1973年7月,毛在对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指出,林彪同国民党 一样,都是“尊孔反法”的。他认为,法家在历史上是向前进的,儒家是开倒车的。毛泽东把批林和批孔联系起来,目的是为防止所谓“复辟倒退”,防止否定“文 化大革命”。江青一伙接过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口号,经过密谋策划,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批林批孔”运动遂在全国开展起来。这 个运动从1974年年初至同年6月,历时半年左右。
54.“开展对《水浒》评论”运动(1975.08至1976)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目前正在开展的对《水浒》的评论。
《水 浒》宣扬了一条投降主义路线,歌颂了一个投降派的典型宋江,鼓吹了一套投降主义哲学,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充分利用这个反面教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观点、方法评论《水浒》,弄清楚它宣扬投降主义的实质,揭露宋江这个投降派的真面目,这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反修防修,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 域阵地,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55.“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975.11至1977)
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文革末期由毛发起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邓为扭转文革以来的混乱局面的努力被全盘否定,全国刚刚趋于稳定的形势再度陷入混乱。在毛去世,文革结束后,华仍然推进对邓小平的压制,直至1977年7月邓小平复职后,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方告结束。
引文链接
瞒产私分,是指农民及所在的生产组织,在国家收购粮食过程中,故意隐瞒真实产量,以获得更多粮食或其他农产品自由支配。
“瞒产私分”这一消极行为,属于无权者对制度的抵抗。
35.“整风整社”运动(又名农村三反”运动)(1960.05至1961)
“反右倾”斗争的开展,使“左”的思想重新抬头,“五风” 又盛行起来。这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注意。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1960年10月,党中央作出决定:在农村开展整风整社工作,以肃清“五风”。
两忆就是所谓的忆阶级苦、忆民族苦,三查是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
37.“四清”运动(在农村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02至1966)
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
(个人拒绝评论)
39.“忆苦思甜”(写三史运动)(1963至1964)
为了使知识青年能够扎根农村,顺利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针对知识青年的忆苦思甜运动,召集大会,由贫下中农现身说法,痛诉旧社会的苦,描述新社会的甜,使知青“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
“工业学大庆”是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的号召。中央号召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主要是要求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41.“农业学大寨”运动(1964.02至1976)
农业学大寨是继学雷锋运动和工业学大庆之后,中共宣传部门树立的又一典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是只知奉献,不求回报,一心一意忠于毛主席的形象代言;而在后来的宣传语境中,大寨的事迹同样也能切合各种需要。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红卫兵运动是发生在60年代后期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在错误路线指导下适应发动和进行“文化大革命”需要的千百万学生、青年的造反活动。
1967年1月5日,张春桥、姚文元从北京到上海伙同王洪文等策划夺权。他们相继夺了《文汇 报》社、《解放日报》社的权,并策划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组织召开“打倒市委大会”,篡夺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刮起了所谓“一月革命”的风暴。1月8 日建立了由他们控制的“上海市抓革命促生产火线指挥部”,发表《告上海人民书》和《紧急通告》,夺取了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权。11日,中共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名给上海各“造反团体”发出贺电。《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相继发表社论,肯定和支持上海的夺权。夺权之风从此刮 遍全国,更加剧了全国混乱的局面。
三支两军指“文化大革命”期间,军队支左(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群众的人们)、支工(支援工业)、支农(支援农业)、军管(对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实行军事管制)、军训(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三忠于四无限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术语,强调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和对其思想的忠诚,在文革结束后遭到官方批判。三忠于四无限一般和“四伟大”(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连用。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 后期,毛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毛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 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 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 村的人口大迁移。
这就是那个时期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方针、行动指南。人人红宝书不离手,时时学、天天学、月月学、年年学。虔诚也好,荒唐也罢,这就是历史事实。(新浪语)
1969年3月,中苏双方曾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发生大规模武装冲 突,形势非常严峻,6月,国务院成立了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接着中央军委办事组下达指令,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人民防空领导小组,从那时开始,全国 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人防工程,挖防空洞、修地道、储备粮食和布匹等战略物资,掀起全民备战运动。
197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的次日, 周恩来又将《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和《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送毛泽东审批。二月五日,中共中央同时又发出这两份文件,指示“在全国范围 内,发动群众,雷厉风行地开展反对铺张浪费的斗争。”指出“一小撮阶级敌人不仅在政治上伺机反扑,而且在经济领域里向社会主义也发动了进攻。”文件强调要 打击“私设地下工厂、地下商店、地下包工队、地下运输队、地下俱乐部”等搞资本主义的活动。
197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查“五一六”反 革命阴谋集团的通知》。通知说:“国内外阶级敌人同我们的斗争是很复杂的,反革命秘密组织决不是只有一个‘五一六’”,鼓动人们去抓更多的“反革命”。所 谓“五一六”反革命集团,原指北京一度存在的一个名为“首都五一六红卫兵团”的小组织。该组织在1967年8月间进行秘密活动,散发诬蔑攻击周恩来的传 单。对此,毛泽东在1967年9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姚文元的《评陶铸的两本书》一文中加了一段话,提出“五一六”的组织者和操纵者,是一个搞阴谋的 反革命集团,应予彻底揭露。1968年中央成立清查“五一六”专案领导小组,陈伯达任组长,谢富治、吴法宪为领导小组成员。
1970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的 指示》。《指示》指出:“在党 的九届二中全会上,陈伯达采取了突然袭击,煽风点火,制造谣言,欺骗同志的恶劣手段,进行分裂党的阴谋活动。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全会揭露了陈伯达的反 党,反九大路线,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严重罪行,揭露了他假马克思主义、野心家、阴谋家的面目。”
是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至1973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为揭发、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开展的一场大规模群众运动。
1973年7月,毛在对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指出,林彪同国民党 一样,都是“尊孔反法”的。他认为,法家在历史上是向前进的,儒家是开倒车的。毛泽东把批林和批孔联系起来,目的是为防止所谓“复辟倒退”,防止否定“文 化大革命”。江青一伙接过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口号,经过密谋策划,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批林批孔”运动遂在全国开展起来。这 个运动从1974年年初至同年6月,历时半年左右。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目前正在开展的对《水浒》的评论。
《水 浒》宣扬了一条投降主义路线,歌颂了一个投降派的典型宋江,鼓吹了一套投降主义哲学,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充分利用这个反面教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观点、方法评论《水浒》,弄清楚它宣扬投降主义的实质,揭露宋江这个投降派的真面目,这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反修防修,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 域阵地,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文革末期由毛发起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邓为扭转文革以来的混乱局面的努力被全盘否定,全国刚刚趋于稳定的形势再度陷入混乱。在毛去世,文革结束后,华仍然推进对邓小平的压制,直至1977年7月邓小平复职后,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方告结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