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李子短信:讲个莫名其妙拉肚子的故事吧。
传染病绝大多数时候是非常鬼魅的。不管造成了什么后果与惨状,人们有多少猜测,真相藏匿的地方,很多时候会让人大吃一惊。
1999年12月,美国 CDC 注意到了好些地方同时出现了不少沙门氏菌感染的病例,且感染的节奏,让研究人员们大为疑惑了一番。
沙门氏菌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细菌,通常出现在不干净的生食中。感染了沙门氏菌之后的病人,会在三天之内腹泻不止,严重的伴有呕吐、发烧、脱水等等,非常难受。一个月之内,有78个病例送检 CDC 记录,其中有15个住院,2个不幸逝世。而CDC往常的数据显示,大约40个沙门氏菌感染病例中只有一个会实验室送检,也就是说,这短短一个月,美国全国差不多应该有3000多起感染。
沙门氏菌一般多发于聚集性的食物中毒(比如学校食堂卫生不合格),或者非常偶然的散见病例(比如吃生鸡蛋)。但这大几十个病例,均匀分布于美国13个州,还几乎于同一时间出现;这还不算,从病人粪便样品中分离出来的病菌,竟然属于一个株!
这些沙门氏菌,难道是从天上随机掉下来的???
研究人员从这一群病例中找了28个人做细致的调查,另外找了条件相同但没有发病的42个人做对比(比如邻居或者家人),问他们发病之前三天都吃了啥喝了啥,每件东西都必须列清楚。
在漫长的询问和几乎穷尽一切可能的数据分析之后,研究团队找到了一个“嫌疑犯”——发病的人中有一多半都吃了芒果,而没发病的人绝大部分都没吃。
研究人员于是赶到4个吃过芒果的病人的城市调查,按病人的说法,去超市里找芒果。
这下神奇了——所有芒果,都来自巴西一个农场。
研究人员于是又马不停蹄地跑到了巴西。
他们仔细调查了农场处理芒果的手段——先摘下来,然后进行严格的清洗,并用偏碱性的洗涤液进行表皮消毒,再吹干打包运走。这一切看起来都没有沙门氏菌的可乘之机。
研究人员又陷入了迷惑。难道不是芒果么?(不是也太正常了,流行病学调查要走好多死胡同。)
但一件关键的事情让调查有了转机。他们仔细查阅了这家农场的供货链,发现同一批芒果,既有送往美国的,也有送往欧洲的。
那欧洲的人是不是也感染了这种沙门氏菌呢?他们赶紧给欧盟的疾控部门打电话,得到的结果是:么有。
卧槽,这沙门氏菌还国籍歧视了?
在经过又一次调查之后发现,美国和欧洲对于芒果进口的要求其实是有区别的。为了防止果蝇在芒果表皮繁殖,所有进口美国的芒果都必须走一道“果蝇控制”的程序。
这个程序其实很简单——放在接近50°的热水里泡上个1个多小时(应该足够把表面的虫卵杀灭?)。然后,为了防止芒果在高温下软掉,这些芒果会再在冷水中过一下之后才吹干装箱。
莫不是水的问题?
研究人员站在冷水池旁,发现这个水池是开放的,上面居然漂着鸟屎(……)。农场的人说一周会换一次水,也用了氯,不过没有一直监控含氯量。
这些水来自26km以外的一个水渠。研究人员跑到水渠旁取了水,回去一测,如释重负——果然!水渠里的水里,有同一株的沙门氏菌!
而且,这些沙门氏菌,居然通过芒果的表皮层渗入了果肉内部。这是因为,水果果皮之内、松软果肉间的空气遇热会膨胀,而马上放到冷水中的时候,这些气泡会形成负压,把外面的水透过果皮间的微小裂隙给吸进去。研究人员在别的蔬菜水果(比如西红柿)上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沙门氏菌会通过这个方法侵入果肉。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病人吃的时候剥过皮,但依然难以幸免。
终于一切真相大白。一个小小的芒果,一个消毒不彻底的水池,一个微小的技术要求,最后让上千人拉了肚子。
而疾病的调查,也并不仅仅是病菌而已。整个调查经历了大半年,而研究人员的论文,一直到2003年才面世。从生活习惯,追溯到食物的生产运输,再追溯到食品工艺,乃至贸易记录、法律法规,还几乎横跨了半个地球。
所以,对于世上的知识与真相,我们急不得——比起害怕和愤怒,智慧的脚步确实不算快呢。
传染病绝大多数时候是非常鬼魅的。不管造成了什么后果与惨状,人们有多少猜测,真相藏匿的地方,很多时候会让人大吃一惊。
1999年12月,美国 CDC 注意到了好些地方同时出现了不少沙门氏菌感染的病例,且感染的节奏,让研究人员们大为疑惑了一番。
沙门氏菌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细菌,通常出现在不干净的生食中。感染了沙门氏菌之后的病人,会在三天之内腹泻不止,严重的伴有呕吐、发烧、脱水等等,非常难受。一个月之内,有78个病例送检 CDC 记录,其中有15个住院,2个不幸逝世。而CDC往常的数据显示,大约40个沙门氏菌感染病例中只有一个会实验室送检,也就是说,这短短一个月,美国全国差不多应该有3000多起感染。
沙门氏菌一般多发于聚集性的食物中毒(比如学校食堂卫生不合格),或者非常偶然的散见病例(比如吃生鸡蛋)。但这大几十个病例,均匀分布于美国13个州,还几乎于同一时间出现;这还不算,从病人粪便样品中分离出来的病菌,竟然属于一个株!
这些沙门氏菌,难道是从天上随机掉下来的???
研究人员从这一群病例中找了28个人做细致的调查,另外找了条件相同但没有发病的42个人做对比(比如邻居或者家人),问他们发病之前三天都吃了啥喝了啥,每件东西都必须列清楚。
在漫长的询问和几乎穷尽一切可能的数据分析之后,研究团队找到了一个“嫌疑犯”——发病的人中有一多半都吃了芒果,而没发病的人绝大部分都没吃。
研究人员于是赶到4个吃过芒果的病人的城市调查,按病人的说法,去超市里找芒果。
这下神奇了——所有芒果,都来自巴西一个农场。
研究人员于是又马不停蹄地跑到了巴西。
他们仔细调查了农场处理芒果的手段——先摘下来,然后进行严格的清洗,并用偏碱性的洗涤液进行表皮消毒,再吹干打包运走。这一切看起来都没有沙门氏菌的可乘之机。
研究人员又陷入了迷惑。难道不是芒果么?(不是也太正常了,流行病学调查要走好多死胡同。)
但一件关键的事情让调查有了转机。他们仔细查阅了这家农场的供货链,发现同一批芒果,既有送往美国的,也有送往欧洲的。
那欧洲的人是不是也感染了这种沙门氏菌呢?他们赶紧给欧盟的疾控部门打电话,得到的结果是:么有。
卧槽,这沙门氏菌还国籍歧视了?
在经过又一次调查之后发现,美国和欧洲对于芒果进口的要求其实是有区别的。为了防止果蝇在芒果表皮繁殖,所有进口美国的芒果都必须走一道“果蝇控制”的程序。
这个程序其实很简单——放在接近50°的热水里泡上个1个多小时(应该足够把表面的虫卵杀灭?)。然后,为了防止芒果在高温下软掉,这些芒果会再在冷水中过一下之后才吹干装箱。
莫不是水的问题?
研究人员站在冷水池旁,发现这个水池是开放的,上面居然漂着鸟屎(……)。农场的人说一周会换一次水,也用了氯,不过没有一直监控含氯量。
这些水来自26km以外的一个水渠。研究人员跑到水渠旁取了水,回去一测,如释重负——果然!水渠里的水里,有同一株的沙门氏菌!
而且,这些沙门氏菌,居然通过芒果的表皮层渗入了果肉内部。这是因为,水果果皮之内、松软果肉间的空气遇热会膨胀,而马上放到冷水中的时候,这些气泡会形成负压,把外面的水透过果皮间的微小裂隙给吸进去。研究人员在别的蔬菜水果(比如西红柿)上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沙门氏菌会通过这个方法侵入果肉。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病人吃的时候剥过皮,但依然难以幸免。
终于一切真相大白。一个小小的芒果,一个消毒不彻底的水池,一个微小的技术要求,最后让上千人拉了肚子。
而疾病的调查,也并不仅仅是病菌而已。整个调查经历了大半年,而研究人员的论文,一直到2003年才面世。从生活习惯,追溯到食物的生产运输,再追溯到食品工艺,乃至贸易记录、法律法规,还几乎横跨了半个地球。
所以,对于世上的知识与真相,我们急不得——比起害怕和愤怒,智慧的脚步确实不算快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