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3日星期三

吴用: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强盗的向往

文/押沙龙

接着讲水浒人物,今天讲吴用。

01

《水浒传》里头有几个人物性格比较复杂,第一是宋江,第二是武松,第三个就是吴用。

吴用看上去是比较温和的,书上说他“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而且吴用脾气也好。整本书看下来,也没见他跟谁红过脸。大家往往也有点怕宋江,但很少有人怕吴用。比如李俊他们有想法了,不敢跟宋江说,都来找吴用。

要是光看正面描写的话,吴用好像是个挺儒雅正派的人。金圣叹并不喜欢吴用,但也承认他是“上上人物”,说吴用虽然有点狡猾,但终究“心地端正”。

其实金圣叹真说错了。
吴用心地一点都不端正,做事更谈不上温和。他跟宋江一样,是个狠人。
就拿李逵劈杀小衙内来说吧。整本书里,这可能是最缺德的一件事儿。小衙内粉雕玉琢,天真可爱,是个萌娃,而且跟朱仝还特别投缘。李逵楞把这孩子活活劈死。
这事是李逵干的,主意却是吴用出的。当时朱仝气的要跟李逵拼命,宋江说了:“前者杀了小衙内,不干李逵之事;却是军师吴学究因请兄长不肯上山,一时定的计策。”
能定这样的毒计,吴用会是心地端正的人?
再比如说卢俊义。人家在河北当大财主,没招谁没惹谁。吴用非要定个计,“智赚玉麒麟”,把人家弄得锒铛入狱、家破人亡,你能说这是心底端正的人?

还有一个例子,大家可能都没怎么注意到。
宋江带兵打仗的时候,多少还知道约束手下,别滥杀无辜。有一次宋江生病,吴用替他攻打大名府,破城以后就开始烧杀抢掠。老百姓被杀了至少五千多人。最后还是柴进找到吴用,说不能这么杀人啊。吴用这才下令停止杀人,这个时候“城中将及损伤一半”。
难道是吴用没控制住军队?可一声号令,说不让杀,军队就不杀了。这就说明不是控制力的问题,吴用就是不在乎。
就是个狠人。

而且吴用跟别人不太一样。《水浒传》里大多数是环境所迫,上的梁山,很少有人好端端地忽然说:哎呀,我怎么能这样荒废时光呢?我应该上山当土匪啊!
可吴用不同,他一出场就渴望上山落草。

他本来是教书先生,在村学里给孩子上课,搁到现在就是没编制的乡村教师。这个时候,吴用碰上晁盖,听说了生辰纲的事儿。换上一般人,怎么也得琢磨琢磨。晁盖自己就琢磨了好一阵,才下的决心。
可是吴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好!我这就给你找人去!”

晁盖想抢笔钱发财,但还真没想过上山当土匪。等到生辰纲事发,晁盖不知所措,事到临头了还在问:却是走那里好?
吴用马上给出答案:去梁山泊,当强盗去!
这条路他早就想好了。
生辰纲七人组里,对当强盗这件事,就数吴用最积极、最主动。

一个乡村教师,为什么对当土匪有这么强烈的向往?
多半还是因为觉得怀才不遇。
大家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对。在古代,失意秀才也是个挺可怕的团体。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最大规模的起义:黄巢、李自成和太平天国。其中两次都是秀才领导的,只有李自成算是事业单位的下岗员工。

农民造反,大多是碰上旱灾、蝗灾什么的。吃不上饭了,造反。可是秀才不一样,哪怕锅里蒸着馒头,只要没有官儿当,他可能都想造反。因为他受委屈了,怀才不遇,展眼望去,没有刘皇叔,只有满满一屋熊孩子,那么请问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场景:
晚月初上,孤灯耿耿,吴用老师手捧《论语》,坐在那里出神,想到种种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勾当,不由得口干舌燥,面色潮红……

02

吴用对强盗生涯有这么强烈的向往,那么他当强盗的水平怎么样呢?
说实话,还是挺高的。
现在网上有些人把吴用贬的一钱不值,说他水平还不如朱武。那都是瞎说。朱武唯一比吴用强的地方,就是能认出个阵型。但他就是个纯技术性人材,视野很窄,跟吴用不在一个档次上。

吴用的能力很全面,政治、人事、军事,都有一套。单拿军事水平来说,他也是水浒里的顶级人物。吴用的军事计谋很少失败,基本上是一打一个准。不过他不太喜欢硬碰硬的打法,他更愿意搞策反,派卧底,下埋伏,然后里应外合地打进去。
在征方腊的时候,吴用多少有点懵圈了。
在杭州城下,他就给宋江出过昏招,把刘唐给害死了。这种硬碰硬的大规模集团作战,确实超过了他的参谋能力。但就算这样,吴用的表现也还是及格的。比如在乌龙岭一战,要不是他主动派兵接应,宋江就全军覆没了。
所以总体来说,吴用的水平不低,就算放到《三国演义》里,至少也混上个一线参谋,给荀彧、郭嘉打打下手。

不过吴用最擅长的,还是搞阴谋诡计,做个假啊,骗个人啊。在这方面,他是智多星。
不过他也有弱点。吴用作为文化人,浪漫情绪有点严重,搞阴谋诡计也忘不了艺术化,有时候会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
搞阴谋就搞阴谋,吴用却忍不住要加很多曲折环节,弄得跟东野圭吾的小说似的。

就拿智取生辰纲来说吧,吴用就设计了一个很复杂的链条:
我要用酒麻翻你们,但是你们不喝怎么办?那我们就化装成七个贩枣子的客人,先喝一桶给你看。你们还不放心怎么办?那我们在第二桶里也喝一瓢给你看。两桶都喝了,蒙汗药怎么下呢?就在喝那瓢酒的时候,偷偷放进去。
听上去是不是像《尼罗河的惨案》?很出人意料。但这里就有很多问题:
杨志他们看见七个贩枣子的就走了怎么办?
杨志他们看见酒就买怎么办?
杨志他们偏偏不买又怎么办?
杨志他们热心地围着酒桶不走又怎么办?
…….
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岔子,杨志他们就扛着珠宝下了黄泥岗,吴用他们推着七车枣回家。七条好汉凑在东溪村,枣子就酒,越喝越有。
《水浒传》全剧终。

当然了,这些意外没有发生。杨志最后上当了。但是吴用他们付出的代价很大。
犯罪太艺术化了,就容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本来可以悄悄进行的一件事,非要推着七车枣子来回跑,还得住旅店,结果目标太大,让衙门给破案了。
我可以打个比方。这就像犯罪分子设计了一个复杂的密室杀人案,门窗毫无碰过的痕迹,死者身上也没有搏斗迹象,任何逻辑线索都被掐的死死的。
结果警察来了,第一件事就是调门口摄像头的监控。
小张指着屏幕:老何,你看这个犯罪分子是吴用吧?
何清说:对,是吴用!
一下子破案了。

吴用策反卢俊义的时候,也犯了同样的毛病。他非要装算命先生,一两银子一卦;等卢俊义算卦,他就说人家有血光之灾;还要在人家墙上什么题藏头诗: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逃难可无忧

管家要是个义仆怎么办?
或者更糟糕,卢俊义万一横着眼一看:好孽畜,敢题反诗!小的们,与我将这厮拿了!
那又怎么办?

一个好的计谋,环节不能太多,各个环节之间的依赖性也不能太强。因为任何环节都有不可控因素。阴谋太曲折太复杂的话,一旦有个环节没有按计划发展,整个链条就崩溃掉了。
但是吴用就是忍不住要把事情复杂化。他一直有这个毛病,老是举轻若重,老是要做些萝卜雕花的工作。结果几次出事都跟这有关。

比如说伪造蔡京书信那次。
宋江在江州被抓,梁山要伪造一封信给蔡九知府,吴用大动干戈,务必要把这封信弄得尽善尽美。就为了一封信,还专门抓了萧让和金大坚上山。
折腾了这么大动静,最后吴用才忽然想明白:这是封家书,弄的这么完美反而不像了!
这不就是举轻若重么?

而且吴用光顾着折腾那封信了,忘了叮嘱戴宗:万一蔡九知府问起来,该怎么回答。
这可是大概率事件。蔡九知府很容易把戴宗叫来问两句:开封那边怎么样啊?我爹还好吧?那边跟你说什么了?
吴用光忙着萝卜雕花了,把主食给忘了。戴宗只能凭本能瞎编:
我到相府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什么都看不清。好不容易寻到了一个看门的。长什么样?嗯,他的脸朦朦胧胧得看不清。第二天凌晨四点,漆黑一片,我摸黑来到相府门口。看门的把回信交给我,脸还是朦朦胧胧得看不清。
这哪是汴京的相府,简直就是《聊斋》里的鬼宅,就差戴宗取完信后回头一看:不见府邸,唯见松楸蔽日,巨坟巍然。

蔡九知府当然不信,拖下就打。事情就露馅了。
这次失败当然有戴宗的责任,但他毕竟只是执行者。说到底,还是因为吴用书读多了,文人的浪漫情绪太严重,过分追求形式美。

03

弱点归弱点,总的来说,吴用还是书里最聪明的一个人,既有想象力,看事情也看得很准。
比如说梁山打败高俅以后,高俅说要替他们申请招安,带了萧让、乐和回开封。高俅会履行诺言么?宋江有点吃不准,吴用则断言绝对不可能。他说高俅“折了许多军马,废了朝廷许多钱粮,回到京师,必然推病不出,朦胧奏过天子,权将军士歇息,萧让、乐和软监在府里”,所以还得另想办法。
宋江看不准的东西,吴用就能看得准。要单论智商,他绝对能碾压宋江。

那这就引出来一个问题:吴用的智力更高,看事情更准,革命资格也更老,那为什么一把手不是他,而是宋江?
这其实是个老问题。古代人也有过类似疑问。他们说,既然知识就是力量,那为什么做皇帝的没有读书人,反倒都是“世路上的英雄”?
所谓“世路上的英雄”,大致就是刘邦、朱元璋那样的人,带点光棍无赖气。开国皇帝里头,往往都是这种人居多,读书人反而很少能成事。

难道是读书人心慈面软?那倒也不是。比如吴用施起毒计来,并不亚于宋江。
那问题出在哪儿呢?
恐怕主要还是性格问题。

宋江会耍手腕,吴用也会耍手腕。但是宋江耍起手腕来,更多的是出于本能。他笼络人心是一种本能,凶相毕露也是一种本能。比如他拉拢武松,我觉得就是出自本能,并不是思考后的结果。他要活剐黄文炳,也是一种凶残的本能,并不全是为了籍此立威。
书里还有一个例子。我在“ 宋江:奋斗了二十年,我才能和领导坐在一起喝咖啡”那篇文章里提到过,宋江他们从江州杀回梁山,路上忽然出来四个土匪头子,点名要宋江出来。这个时候,宋江就挺身出来,上去就跪那儿了。
这就是本能。当时也没有时间让他仔细思考,他凭着直觉就把事儿给做了。

吴用就不一样。
他骨子里还是读书人的气质,做事总要前思后想。遇事多想一想当然是好事,但代价就是思虑过度。
他拉拢人之前,要思考一番;害人之前,也要思考一番。思考多了,本能的力量就打了一个折扣。给人的感觉,好像总是隔了一层。所以,吴用身上就少了一种人格魅力,也就是学者们所说的“克里斯马”。

我们拿他和宋江比一下,就知道差距在哪儿了。
宋江跟李逵吃了一顿饭,稍加拉拢,李逵就成了他的铁杆心腹,为宋哥哥掉脑袋都可以。
吴用呢?他跟阮家兄弟也吃过一顿饭。宋江跟李逵吃饭如行云流水,显得很自然。吴用这顿饭吃的却费老劲了。他说每句话都仔细推敲过,谋篇布局,丝丝入扣。
吴用正着说、反着说、试探着说、高智商地说,最后把阮小二都说烦了,直接问:你是不是想让我们跟着晁盖抢劫去?
对,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最后事儿是谈成了。但你要阮氏三雄为吴哥哥掉脑袋?
怎么可能嘛。

像吴用这种遇事就反复琢磨的人,虽然八面玲珑,但没有人格感召力,无法激发别人的忠诚感和敬畏感。
最简单地说,他摆不平人家。
比如好多人都带李逵出过门。戴宗也好,燕青也好,都能把李逵治得服服帖帖,吴用贵为梁山大领导,却摆平不了李逵。他跟李逵结伴去害卢俊义,李逵扮成他的道童,一路上把吴用折腾得够呛。吴用毫无办法,只能坐那儿抱怨:你这厮苦死要来,一路呕死我也!
一个李逵都能把他呕死,又怎么能当梁山一把手?

吴用智力再高也没用。这不是智力能解决的问题。平时我们很容易高估智力的重要性,其实在政治关系里,性格往往更重要。
谁控制谁,首先是性格和意志的较量,其次才是智力的较量。
吴用再聪明,再阴险,也只能退居幕后,把老大的位置让给宋江这样“世路上的英雄”。

04

不过,吴用在梁山的地位还是非常重要。
他是首席智囊,也是大管家,存在感极强。吴用虽然自己当不了一把手,可他的态度却能决定一把手的位置能不能坐稳。
大家都知道,后来晁盖被宋江架空了。为什么宋江能架空晁盖?当然跟个人能力有关,但其中也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吴用倒向了宋江。要是吴用坚持站在晁盖一方,宋江还真不好办。

很多读者因为这件事对吴用不满,说他出卖晁盖,还说交朋友决不能交吴用这样的。其实这些说法是不对的。
梁山又不是晁盖的私人财产,吴用又不是他的奴才,凭什么要无条件支持他?宋江有能力,梁山在他手里滚雪球似的增长,吴用又凭什么不能支持他?
没有道理嘛。

还有人说晁盖是被宋江、吴用联手害死的。这就纯属阴谋论了。书上对此没有任何暗示,而且按当时的战斗状况,这也不可能。回头我写晁盖的时候还会仔细谈这件事。晁盖和吴用最后闹得很僵。晁盖死了,吴用也没怎么伤心,这是事实。但要说晁盖是他害死的,就不公平了。

吴用骨子里还是个传统的书生。他渴望依附于某个领导,好好辅佐人家。宋江就是他理想中的领导。所以他对宋江全身心地支持,宋江对他也完全信赖。
这两个人是完美的搭档,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一对灵魂伴侣。
一个说:怎么才能让朱仝入伙呢?
另一个说:把朱仝看的那个小崽子劈死,他就只能入伙了!
一个说:要不要害卢俊义呢?
另一个说:当然要害!不害人怎么行?

不过这对灵魂伴侣的世界观并不一样。宋江是有理想的,他渴望 “封妻荫子”,名垂青史,被主流社会接纳。
那吴用呢?
他好像没什么理想,对体制不抱希望,对国家也没有任何忠诚。这些东西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别人不满意朝廷,最多是劝宋江重上梁山。吴用干脆劝宋江投靠辽国,“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叛国啊。就算古代的民族主义观念没现在强,那也接受不了这种行为。强盗和汉奸毕竟不一样。你写个《水浒英雄传》,老百姓爱读。你写个《投辽英雄传》试试?
宋江也接受不了。这个建议突破了他的价值观底线。宋江当时就有点翻脸,话说得很硬:军师差矣!若从辽国,此事切不可提!

投辽的话都说得出来,那吴用是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私者呢?
那倒也不是。
大家都觉得自私是个贬义词。自私当然不好,但一个人要想彻底的自私,还真需要一点独来独往的精神。吴用没这个本事。他这种人依附性太强,就算想彻彻底自私也做不到。他必须得附着于某种东西上,把自我消融在这个东西里面。
对于吴用来说,这个东西就是梁山。
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宋江。

05

吴用并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内心很冷。
宋江是有感情的。征方腊的时候,将领们一个接一个地战死,宋江经常是“哭得几番昏晕”。
张顺死的时候,宋江说:“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悼,不由我连心透骨苦痛!”这里也许有一点表演夸大的成分,但难过也是真难过,并非伪装。宋江明显情绪崩溃,军事上的危险也顾不上,非要拼了命地往前打,就是要报仇。
所以说,宋江虽然阴毒狡狯,却并非无情之人。

相比之下,吴用就很冷,一张嘴就是“个人寿数命定”。当然,他为了劝解宋江,说这些话也可以理解。但是从头到尾死了这么多人,没见吴用有特别难过的时候,书上用的最重的一个词也就是“伤感”。
别看他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但他的内心却像是一片感情荒漠。他不怎么在乎别人的死活。

唯一的例外就是宋江。对宋江,他几乎是奉献了全部的忠诚。
打到后来,公孙胜跑了,武松跑了,李俊更聪明,诈称有病,带着几个兄弟跑到了暹罗国,成了那儿的国王。但是吴用却始终跟着宋江。他对朝廷不报幻想,一直都很不信任。依他的智力,不会猜不到后面的剧情发展。按理说,他早就该找个机会全身而退。
可是没有,他老老实实跟宋江走到了底。

有人说他还是不够聪明。其实不是不聪明,就是不舍得。
宋江不舍得的东西,是被体制接纳,是封妻荫子。而吴用,是不舍得背叛宋江。
这是因为他对宋江有个人情谊么?绝对不是。像吴用这么阴鸷冷漠的人,就算对宋江有点情义,也强烈不到哪儿去。
说到底,他还是把宋江当成了梁山的象征。

吴用所有的心血都花在梁山身上。梁山这个小集团就是他的生命,他的灵魂。
他可能不在乎宋江,但在乎梁山。如果梁山有人比宋江更适合当老大,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宋江,投靠那个人,就像他当年抛弃晁盖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吴用不会太当回事。
但没有出现这个人。梁山在宋江带领下走到了巅峰。既然这样,宋江就代表着梁山。对于吴用来说,只要宋江不死,梁山就还活着。

宋江死了,吴用的精神世界也就崩溃了。
他到宋江坟上,放声痛哭,哭完就自杀了。梁山死了那么多兄弟,他最强烈的感情也就是伤感,宋江一死,他连活都不想活了,这能是私人交情的事儿么?
他只是觉得自己依存的世界消逝了。

李俊内心强大,可以为自己而活,一旦失望就扬帆碧海,再开天地。可是吴用不行。武松的内心也强大,可以离开宋江栖居六合,独守残生。可是吴用不行。他就像缠绕在大树上的藤萝,只能随着宿主一起枯萎。
他聪明,狠毒,阴鸷,但他终究还是软弱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