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3日星期六

人人论人人字幕组的倒下


 【1】阑夕

今天遭到「摧毁」的人人影视,前身是YYeTs字幕组,因为翻译美剧「越狱」而声名鹊起,也正好赶上那几年美剧的黄金时代,成了英文内容领域字幕组的翘楚。

曾经的市场化媒体对这个行当挺关注的,当然也深知其中的灰色地带,所以在尽可能的做了模糊化处理之后,做了好几篇字幕组的特稿,把他们誉为互联网时代的「盗火者」,不料竟然一语成谶。

普罗米修斯从奥利匹斯山为人类盗取火种的下场是什么?是被囚禁在高加索山崖,每天被一只鹰啄食肝脏,生死不能。

说起来也是十多年前的纠葛了,P2P机制下的资源分享一直都在避风港概念的边缘,而知识产权又是中国加入国际贸易体系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每次整治重灾区,无论动手力度如何,都是一片腥风血雨,也总会有几个名字告别江湖。

2009年,人人影视不再提供BT种子的下载,只放外挂字幕的文件,用户需要自己先去下载生肉,再去匹配字幕。

2014年,人人影视宣布关站,表示志愿团队的组织形态已经无法支撑做这件事情的巨大风险了。

然后就是四处寻找挂靠方的日子,这也意味着字幕组不可能再以「乌托邦主义」的身份生存下去了,你首先必须是一门生意,在商言商的跟别人去谈,捋出一套合法持牌的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一度是人人美剧这个品牌——由人人影视出力干活、引入资方帮着保障后路——然而因为生存而在一起的理念终究还是会因为发展的分歧而不再亲密,不到一年时间,这个项目就黄了。

简单来说,就是字幕组自视的资产价值,和资本机构的评判标准,是完全不同的,资本机构只把字幕组当作人力资源,你们有多少人、可以提供多少的字幕工期、最多再加上以前的品牌可以为新项目带来多少流量,仅此而已。

但是站在字幕组的立场,我要是真想拿工资挣钱,做点什么不好——大部分人都是留学生背景——何苦要在你这么小的庙里打工,况且长期支撑字幕组的回报其实和钱关系不大,主要还是这件事情本身的成就感,以及来自用户的认同,而新的项目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

后来两边有限度的撕逼了一段时间,最终达成妥协的是,人人影视这个品牌重新回到字幕组这边,人人美剧改成了人人视频独立运营,大家各走各的独木桥。

再往后,人人影视其实做字幕的工作量也少了下来,因为遍地是雷,但凡有了版权落地的影视作品,第三方字幕组基本上都是不敢碰的,所以只能挑非常小众的内容翻译,影响力自然也不可和从前同日而语,现在大家怀念的人人影视/人人字幕组,早在三四年前就消寂了。

也许不太为人所知的,这个人人影视还掺合过币圈的生意,在交易所发币变现,也有不少人冲着情怀去买了,至于算不算割韭菜,大概也只有进坑的人才有资格说吧,

另一个人人视频呢,确实就像下午那条微博说的,在正规化的路线上过得越来越好了,国资进去之后,连文化出海的旗帜都打出来了,背后还有小米和百度的投资影子,当然,也在正大光明的收取会员费,和爱优腾没有多少差别。

互联网的居民们还是要在心里明白的,我们怀念的那个时代,是真的回不来了。

 
【2】@严锋
听说人人倒了,想起我曾经在昏暗的小店里扒拉盗版CD、VCD、游戏光碟,但我并不为此感到羞愧,因为那时候不要说买不起正版,连购买的渠道都没有。有一天我把这些盗版全部扔掉了,因为现在有了网易云音乐、Tidal、Steam、App store……不但使用更方便,内容更丰富,甚至比当年更便宜,所以人不是天生想盗版的,关键你要给他一个容易得到又价格合适的正版的渠道。

历史上,有四次翻译活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古代以玄奘、鸠摩罗什等为代表的佛经翻译。二是近代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对外国文化的翻译。三是文革后以三联、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等出版社为代表的对世界现代人文社科著作的系统翻译。四是新世纪草根字幕组自发组织的对海量影视和网络学习材料的翻译。致敬在所有的时代帮助我们打开世界大门的人!

@闪灵爱:感谢任何字幕组,无论大小,因为有你们,海上看鲸豚,山顶看月亮,即使相隔万里,不再是奢望。

@萝贝贝:有时快忘记了电视里有过晚上五六点看日本动画片的日子,有过晚上八点黄金档看海外电视剧的日子,有过视频网站大手笔购买版权同步更新《纸牌屋》的日子。

北方公园NorthPark:想起来 B 站其实引进了2020年最佳海外剧集之一的《普通人》,但是从12集每集30分钟,删减到了8集每集40分钟。如果不能记住所有的事情,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忘记了什么。

@3号厅检票员工
娄烨2012年接受国内媒体的一段采访,很适合今天反复读:

在娄烨看来,中国电影的审cha制度完全可以更科学更合理,“可以找一个符合市场的方式进行审查,比如对受众进行分配(分级制度)。举例来说,不要让一个十岁的孩子跟成年人一起看电影,这事情做起来很简单,几乎所有国家都是这样做的。就像父母做ai,为什么孩子必须待在房间里?为了怕影响孩子,规定父母不许做ai,难道不能让孩子去另一个房间吗?”

没有分级制度,娄烨认为中国电影绝对没法跟国外电影抗衡,“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全球化的,而且观众的标准已经完全国际化,观众只分好电影和坏电影,不会分什么中国电影和外国电影。”这种时候,强行要求观众花钱买票支持国产电影,其实非常蛮横无理。

让娄烨想不通的是,国外导演不管拍什么电影,不管有名没名,都是在同一水准线上开工。“我们不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被审cha搞得矮人三分。全世界很少有这样的事情,电影审cha制度居然是用来压制自己人,太奇怪了。压制自己的电影,其实就是压制本土电影人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也削弱了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这到底是为什么?!”

@Fenng:人人影视字幕组团队被抓,两年多的时间,800 万注册用户,涉案金额 1600 万人民币。人均 ARPU 值才 2 块钱?

干啥都比干这个强… 做盗版网文小说比这个赚钱多了。作灰产小说流量的,一个月收入大几千万起。还不用担心被抓。

所以说,选对赛道还是重要的。

【3】@JoannaBlue

我大概是字幕组所有工种全部轮过一遍的人

片源:要么自己花钱从国外买正版,通常邮购到国内都得几百大洋,要么在国外种子站上找片源,大多数是免费的,但得等,做《美第奇家族》家族的时候就遇到国外片源断更的情况,那时候我每天刷新片源站好多次,不夸张的说,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挂代理看更新了没,比上班打卡还积极,时间久了特别焦虑。

听译:整个《凡尔赛》第二季全部听译完成,每一集七八百个句子(算短的了BTW)至少需要3-4个听力过硬的人一起完成,特别费耳朵的一件事,听不清楚的时候需要把耳机声音调很大,为了一两个含糊不清的词汇反复听几十次,这时候你就特别恨台词功底不行的演员,真是咬牙切齿的恨。

时间轴:我个人最厌恶的工作没有之一,时间轴的技术含量不算太高,断句而已嘛,但它是一种高强度的重复劳动,不停反复重复同一个动作,直到你手臂麻木头晕眼花,然后你会发现才搞了不到三分之一, 《神奇动物在哪里》那个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时间轴差点没把我整抑郁了,我后来发誓我宁可写一万字的文章都不愿意再干这个了,当然,后来我又被迫干了几次。。

翻译:翻译对我个人来说反而是最轻松的了,特别是有外文字幕的翻译,我单纯做翻译工作的时候少,印象里在纪录片之家字幕组做过,做翻译有个好处,就是懒惰一点,可以把各种高难度需要查找资料或者吃不准的地方留给校对哈哈,当然了,后来我做校对的时候就很头疼这种翻译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学我。

校对: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做校对,校对是个特别让人焦虑的工作,因为责任重大,校完以后字幕就出去了,虽然有初校和精校版本,但除非组员特别多的字幕组或者特别受欢迎的剧,否则没可能再搞什么精校的,我做校对至少要整个视频重复看两遍,第一遍是看文字内容,第二遍是看特效格式,有时候全部压制完成发出之前我还会再重复看一遍,至今我自己做的片子发出后熟肉我都没看过,为什么,我早就看吐了真的。

特效:我们组特效是 @唐菖蒲少女 她默默一个人承担了后期工作,她每部片后期都是重新做,不会套用模板,特别是那种纪录片后期真的挺折磨人,光出场人物介绍的硬字幕组就满天飘,不要说各种注释,我的后期也是她教的,我真是特别感激她。

压制:压制也是看起来很easy的工种,软件设置好开动就行,但费电脑,压得时候占用大量CPU,做视频的肯定知道最后渲染导出那一刻,根本不敢干其他的,生怕电脑down了一切都白费,我们组压制 @腐腐DE晸 贡献了自己一台电脑专门用于压片子,基本上那台电脑压了几年差不多该退休了。。

字幕组负责人:说好听点负责人,说难听点就是搬砖干杂物的,哪里需要哪里搬,哪个工种缺人自己顶上吧,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就不说了。

另外,各种糟心事,硬盘不够,发布被夹,字幕被偷,天天跟各种平台和窃贼斗智斗勇,网友催更比转赞评积极等等,最后还要被扣上传播盗版的帽子。。。总之,各种滋味大家自己想吧。

【4】複合影像

除了字幕翻译,中国的图书翻译报酬也远低于全球水平,低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普通译者根本无法全职做这件事养活自己,在一些国家纯文学译者有时是受到津贴补助的(Bursaries/Scholarships/Grants/Funding for translators),所以他们有一份稳定的基本薪酬,再去真正投身纯文学翻译。而且现在图书在大陆有多难出版,审he周期长到你无法想象。中国的艺术写作的稿酬也是如此。

关于影像,比如纪录片,s_hen_cha制这一套无孔不入的体系,如何渗透在行业的所有环节,也是观众无法想象的。片子的体裁和深度(自然地理类没什么可讲,重灾区是大部分观察人类生命经验的纪录片)、观众的审美、市场的机制都会因此改变。在美国,至少一个纪录片影人可以养活自己,哪怕他的片子没有去到Sundance,IDFA,可这是他的工作。纪录片有成熟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在funding和distribution环节上,有提案会、电影节、非盈利组织、纪录片制片公司、有netflix,hulu,mubi各大平台,才有钱拍,拍了才有机构买,有正反馈。有一个好的reward system,才有人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退一万步说哪怕可以合法地做这件事,可以生存,而不需要打别的乱七八糟的工来支持自己拍片,也不至于这么贫瘠。而中国人配吗?我们不配。如果你越过()投国际上的电影节,就意味着你的片子在大陆会永远不见天日。退一万步说即使可以在中国观众市场散播,腾讯会买你的片子吗?不会,因为没有人看。为什么没有人看?因为观众都去看乘风破浪的姐姐了。你说爱看乘风破浪的姐姐怎么了?不行吗?行啊,没人不给你看啊,但是我永远要说Fred Morton那句话,this shit is killing you too。你不要以为悲惨的是我,死的是我,你搞CS,跟这些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为你感到悲哀,因为你在这种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空间里也只是慢慢窒息罢了。你又要说了,搞CS跑路比较简单,那又怎样呢,你出生说中文,一辈子也逃脱不了中文。哪里是你的故乡呢?这地球上有一处是你的地头吗?

关于中文母语的文字影像创作者有多惨,我觉得我没有整天狂吠的原因就是我已经累了。我总不会一辈子拍英语国家的片子,我的文化外来者视角可以持续输出多少独特的观察呢?我回到地理上的故土,作为局内人是不是什么也写不了拍不了?当然不是了,我可以写也可以拍,只不过()渗透到一切,你只有战战兢兢自我阉割,或者存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再从笼子里灰不溜秋地放出来。我永远热爱中文,我的母语,它给我们力量,也使我们痛苦。这种困境我已经懒得再去哭诉了,因为我说了无数次,我的眼泪已经哭干了。只希望有些人你不喜欢纯文学和纪录片可以,可你不要以一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叙事来逼迫别人。不要问一个作品有没有purpose和物质价值,没有就怎样呢?就不配存在在资本主义时代吗?不要没事就骂译者,因为有疏漏在所难免。可以去影院,去独立放映室,支持艺术电影和非虚构影像。

@管鑫Sam:

#人人影视字幕组被查获#

想说的挺多的,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当年人人的口碑确实挺差的,老字幕er和老剧迷们应该还都有印象。拿别家字幕压制、卖硬盘、字幕准确度什么的…… 不过我也认识当年在人人的朋友,很多具体的人都是很好的人,很理想主义的人。但今天就不说这些了,都是旧事。今天我只有惋惜。

当然,“支持正版,打击盗版”这话拿出来说肯定不好反驳,某大报的微博下面3600多条评论里不也一共精选出了13条“支持正版,打击盗版”的评论了么。你说你就对,我反驳不了。

高中的时候喜欢外边的音乐,大部分来源是打口带、打口碟。没办法,没有所谓正版。除了我们这些普通乐迷,其实国内一两代的音乐人也都是这么成长和学习理解音乐的。后来的一代乐迷也是听着这些(都不能说是盗版了,是走私音乐)的人做的音乐长大的。可别说是为了省钱,当年好一点的打口碟的钱购买好多正版磁带了。我也就不说为啥大家不得不去买这种东西了,反正我们也想买正版的,是吧。

其实有几年市场还算开放,各大视频平台(有一个算一个,当年上面也都是盗版剧集)那几年做了很多的国外剧集引进,不少字幕组都去给互联网视频公司提供字幕去了。当时大家的感觉是啥?挺好的,字幕组时代结束了,结束了也不错,就看正版呗。后来…… 反正字幕组的资源又再次兴起了,我愚昧,不知道为啥。

前两天某市铁路局自我感动的那条flash修复工程,主动展示了他们使用的ghost系统。也别笑,当年大部分人的电脑装的可能也都是这种盗版系统,只不过当年大部分人可能也没拿来盈利罢了,至少没主动承认自己用盗版系统做工作,顶多就是个人学习娱乐呗。

我啥态度?我支持正版,支持文化交流。盗版侵害到了正版的利益的话,要保护正版,如果有的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