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6日星期六

胡锡进:“年龄歧视是个大问题,……,什么?《环球时报》也有年龄歧视?”

胡锡进:“年龄歧视的确是我们社会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的招聘广告上公然写着只招收35岁以下员工……”


有人迅速翻出了《环球时报》招聘启示上的“35岁以下”的年龄歧视语:


于是,胡锡进又绕圈叼飞盘了——

@胡锡进
在老胡发了反对年龄歧视的微博后,有人搜到环球时报2017年注明“35岁以下”年龄条件的一个招聘广告。是啊,我在上个微博中说了,年龄歧视是个有普遍性的问题,环球时报也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未能免俗。随着老龄化和延迟退休的逐渐实施,我们大家都要改变观念,共同重塑一个不排斥年纪大工作者的就业市场。
中国的很多行业被视为年轻人的一统天下,随着社会上中老年人的比例增高,就业市场的风貌恐怕要调整,整个社会的运转风貌也要有所变化,年轻人主导的地方根本就“不带年长者玩”,这样的潜规矩不应持续了。老人只是被用来啃的,帮着带孩子的,这种观念需要改变。老人也可以继续工作,并应成为新的消费群体。现在在一些城市,咖啡馆酒吧老人都不好意思去,甚至电影院里都罕见老人,这都是不应该的。
环球时报曾经是非常年轻的工作单位,平均年龄很小,在给中老年人提供就业岗位方面,坦率说我们也没做好。不过现在环球时报有一大批四五十岁的员工了,他们大部分仍然工作在一线,与新人们共同支撑着报社的事业。克服年龄歧视,我真的认为是中国社会应当现在就开始认真去做的一件事,那对年长者是很重要的心理慰藉和帮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壮举。
其实,人上了年纪,只要身体还好,保持对社会的参与感是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现在总说工作难找,其实更准确说是“好工作”难找,延迟退休不必然挤占年轻人的机会,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真不应该这样简单化、标签化。
我看到有人说,体制内的都不想退休,干到80岁都行,真是凭想象的信口开河。这么缺见识的人来网上说话时请谦虚克制些。体制内大部分也是普通人,早点退休晚点退休的心态与体制外人员是一样的。出于利益恋岗不想走的只是极少数,与国家因社会老龄化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形不成关联。
总之我们的社会在“整体上变老”,需要对自己的运转适当调整点安排。无论愿意不愿意,这种调整都势必到来。我们需要理性、达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