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日星期日

为什么现在的情侣不愿意结婚?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阐述,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原有的婚姻形式在私有制出现后做出的自然选择。“一夫一妻制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这种婚姻制度建立在女子对男子的经济依赖之上,并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

文/邢海洋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看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人们对遗产的态度了。那时候英国的女性经济不独立,是没有遗产继承权的,小说中的很多情节涉及遗产继承的种种算计。在简·奥斯丁的《劝导》中,女主人公安妮的堂兄艾略特突然出现了,成为安妮父亲的财产继承人。这个家伙是为了获得遗产不择手段的伪君子的代表,他表面上是个绅士,实际却干出了很多龌龊的勾当。有位女士追求安妮的父亲,艾略特坐不住了,先下手为强,主动去勾引这位女士,还把女士发展为自己的姘妇。在这样一个男权世界里,聪明机智又持家有方的女子孤苦无依,只有嫁人一条路,昏聩无能或狡猾贪婪的男人们却饱食无忧。好在一番波折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安妮终于嫁给了温特沃斯上校。作为女人,总算圆满了。

插图|以独攻毒

在恩格斯生活的那个时代,女性没有财产权,只是家庭的附庸。未嫁之前是父亲的附属品,嫁人后从夫,也没有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难怪恩格斯写道:“现代的独立家庭是建立在对妻子公开或隐蔽的奴役基础之上的。婚姻制度起源于父权对血统纯正的渴求,本质是对女性生育权的剥夺和掌控。婚姻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一种男权文明的象征。婚姻本质是保障每一个男人有自己的奴隶。”19世纪初开始,经过漫长的变革,英国的继承法才摆脱了中世纪封建特征,女性才有了和男性平等继承的权利。可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财富涌现的19世纪,按照恩格斯的观察,“买卖婚姻的形式正在消失,但它的实质却在愈来愈大的范围内实现,以致不仅针对妇女,而且对男子都规定了价格:不是根据个人品质,而是根据财产”。而中国传统上的门当户对,以及当下的“985对211”,似乎沿袭的仍是古老的等价交互的婚姻传统。

《欢乐颂》剧照

在对待婚姻的定性上,恩格斯或许过于直白了,但婚姻在私有制社会,作为一种家庭经营形式,肯定是以财产的保全和增值为第一位的。在西藏,过去一妻多夫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为使家产和劳动力不分散,就出现了兄弟共同娶一位妻子的现象。一家中,长子先娶,是为家长,弟弟们长大后自愿加入进来,共同组建一个大家庭,共同扶养下一代。一个家庭中男劳力也是各有分工,善于经商的跑外做生意,力气大的留守在家里干农活儿。西藏有句俗语:“一家分开,乞丐一堆。”一妻多夫的家庭结构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废除,以至于实行区域自治的西藏对此拥有“变通条例”,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形成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这是保护家庭财产不分散的一种办法。由此可见,在生产力低下的阶段,如果单打独斗,人类没有足够的能力抵御恶劣的自然条件,只有以婚姻维系尽量大的家庭结构,形成一个生存与繁衍的共同体才能维持生存。可问题是,当社会财富足够维持人类生存,且有极大剩余的时候,婚姻是否还应该以保全财产、创造财富为目的。恩格斯也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那就是女性获得了经济独立,就再也不用为了经济来选择结婚对象了。促成婚姻的唯一动力将是爱情。那将是一种什么形式的婚姻关系呢?恩格斯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意见,但我们其实可以猜测,在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人们最可能实行的是“自主性关系制”,一种以个人情感意愿为决定因素,而不掺杂任何物质利益或其他非情感因素的单纯的性关系。

《伦敦生活》剧照

可惜,至少在现阶段,我们人类的婚姻还牵扯太多的利益纠葛,婚姻还是建立在共同创造财富的基础上。按照经济学的看法,婚姻如同两个单独的小公司合并为一个大公司,双方各有资源和技能,通过婚姻整合在一起。两个人如同签署了一张终身合同,风险利益共担,分工协作,在社会的洪流中经营一个互相慰藉的港湾。故而在婚姻面前,海誓山盟虽浪漫,实质上仍是利益和算计。当一个人走进婚姻,他们是要考虑自己的机会成本的,这个机会成本不是遇到另一个配偶的机会,而是走进一桩婚姻自己可能在职业上损失的机会。很多在婚姻面前踯躅不前的人多为职业精英,有很高的收入,有很好的工作机会,有远大的职业前景。可婚姻也如同经营一家企业,需要规划,需要投入,更需要相当多的家务劳动。更进一步,婚姻还有副产品,即养育子女,投入只会更多。而所有这一切,都在时间、精力和金钱上与职业规划形成竞争。所谓家庭与事业的相辅相成,其实很难做到。如果走进婚姻要放弃的东西太多,很多人都会犹豫不决。尤其是,如果婚姻的机会成本很高,婚姻中的爱情愉悦不足以补偿,单身反而成了更优选择。

但婚姻毕竟有其独特的价值。职场环境风云变幻,裁员、破产时有发生,婚姻虽有破裂,却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家庭纽带,养育子女的亲情更是其他事情无可替代的。问题恰恰出在了婚姻相对稳定的结构上。在英国,离婚的唯一基础是证明双方的婚姻破裂到无可挽回。为了提供证明,申请离婚的人士需要满足五大原因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五大原因分别为出轨、不合理行为、抛弃、分居两年和分居五年。而根据德国的法律,除家暴外,配偶双方需至少分居一年才可提出离婚。退出机制是如此复杂且艰难,难怪很多人踯躅不前。和理想的、未掺杂任何利益纠葛的两性关系不同,现阶段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家庭财产的共有基础上,退出婚姻时,面临的问题则是远比分居还复杂的财产分割。在很多国家,对婚姻中经济条件弱势的一方,强势方需要支付抚养费,直到对方找到工作或再次结婚为止。那些街头无家可归者,很多人并非没有职业、没有收入,而是背负着离婚的负担,过着类似财务破产般的生活。凡此种种,都会令恋爱的情侣,在步入婚姻殿堂前先冷静冷静。

《婚姻故事》剧照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情侣们宁可同居也不愿意结婚的原因。北欧五国是社会福利发达、幸福指数最高的地区,也是独居率最高的地区。当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经济条件不再处于婚姻考量之内,那里的人宁肯保有更多的个人隐私,更多的个体自由。至于繁衍下一代,在美国,将近40%的小孩由单亲妈妈生养;在一些北欧国家,这个比例甚至高达60%。富裕和福利健全给予人们更多的选择,婚姻只是一种选项,且是越来越弱势的选项。恩格斯预言的人们仅仅因为爱情而步入婚姻的时代,在北欧福利国家已经初步实现了。其实不用等到物质极大丰富,随着市场分工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家庭职能都被市场取代了,男人不用扛煤气罐,女人不必做饭干家务。市场专业化,分工高度细化,效率大幅度提升,使得家庭劳动的成本降低了,甚至低于男女双方的机会成本,家庭生产也就失去了成本优势。过去,两个人走到一起,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家庭生活成本更低,而现在却是成本不低,交易费用增加了,现代婚姻也就变得更脆弱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