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舟: 不应美化杀人者而罔顾死者,完全同意。但这半文不白狗屁不通的悼文竟出自复旦中文系主任之手?口碑,还“在周围人心目中”,语义重复。最要命的是,“求仁得仁”能这么用吗?中文系主任之“求仁得仁”,又将“其势汹汹,席卷全网”了,既提供了高校制度反思的新例证,又提供了高考中考语文新习题。
@楚襄:求仁得仁,出自《论语•述尔》,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后指如愿以偿,理想得以实现。
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 孔子说:“古之贤人也。” 问:“怨乎?”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伯夷叔齐作为商朝王族,不食周粟而饿死,孔子说他们这是“求仁得仁”。
但是用此形容遭受意外、不幸身亡的遇害者,不太恰当。
另有“杀身成仁”,也是出自《论语》。有弟子问如果求仁和求生发生冲突怎么办,孔子说应该选择求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杀身成仁,指人为了求取仁义,可以不顾生命。后指为正义事业而付出生命。但也不适合用于无辜遭难的遇害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