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星期日

联军为何在谈判中坚持堪萨斯线做为军事分界线?

文/长岛风

1951年6月第五次战役后,中朝军队全面退回三八线以北。在毛泽东的要求下,斯大林同意了中朝军队提出与联合国军停火谈判的设想。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在联合国新闻俱乐部发表演说,建议朝鲜战争双方停火。对马立克的声明, 朝鲜保持了沉默,但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支持苏联停火建议,指出:“中国人民历来主张,现在仍然主张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美国总统杜鲁门收到苏联和中国发出的停火谈判信号后,也立即发表演说,声称美国 “愿意参加朝鲜半岛和平解决的谈判” 。虽然杜鲁门表示要谨慎对待对方的要求,其实内心早就不想打了!早在50年9月联军越过三八线以前,杜鲁门就为联军在北朝鲜境内地面作战限定了遇到中苏军队就撤回三八线的条件。51年1月13日联大通过停战谈判决议案时,虽然条件对美国不利,杜鲁门也捏着一把汗投了赞成票,但这个决议案不幸被中朝拒绝了。3月20日联军反攻收复汉城后,杜鲁门再次发表声明:"联合国军欲击退北韩及中共回三八线的主要任务已经达到。为解决朝鲜停战及有关主要问题,特呼吁中共进行谈判。”  但当时中朝军队正在大规模集结,积极准备第五次战役,准备把美帝“赶下大海”,当然不会理睬杜鲁门的呼吁。三十年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中苏发出了和谈信号,杜鲁门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急忙下令联军统帅李奇微向中朝军队广播通知:  联军准备讨论朝鲜战争停火问题。

持续了一年的朝鲜战争终于有了和平的希望,世界军事史上最漫长(747天)也是最艰难的谈判开始了。虽然双方都颇有诚意,但军人们的血性还没有熄灭,谈判的过程自然是很不顺利的,细节就不在这里细谈了。谈判开始后不久,双方就停战后军事分界线如何划分这一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中朝方面提出恢复战前状态,继续以三八线为界 (图1),双方陆海空力量各自向后撤退10公里,形成一个宽20公里的非军事区。然而,联军则坚持废除三八线概念,而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界,建立非军事区。当时的双方接触线是什么呢? 就是联军早在三月份就提出的“堪萨斯”线,这条战线西起临津江入海口的鳌头山,沿临津江而上越过三八线,经涟川、铁原、金化、华川水库、杨口、麟蹄、东至海岸杆城以北的马达里(图2)。虽然战后有人经常拿朝鲜国土面积减少说事,但当时国土的得失并非联军的首要考虑。联军认为: 三八线是一个地理概念,这条地理线横穿朝鲜半岛几个南北走向的山脉,截断十二条河流、二百多条乡村道路、八条等级公路和六条铁路,还穿过了横跨这条线上的无数城市与村庄,非常不利于联军战后的防守。例如朝鲜西部的瓮津半岛,如按照三八线划分,韩国虽可以得到瓮津半岛的南部,但是这块领土三面环海,北面与朝鲜孤零零地接壤,不仅难于布防,战争再次发生时连撤退守军也非常困难。除此以外,开城市中心距离三八线仅有4公里,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朝军乘坐火车就攻陷了开城,一个军事上缺乏缓冲的城市,也是在防守上困难重重。所以联军宁肯放弃瓮津半岛和开城,而愿意以临津江为界以求得一个天然屏障。但是汉城东北方向的铁原与金化,则是朝鲜重要的南北交通和通讯枢纽,也是中朝军队多次向南发起攻击的兵站基地,所以联军坚持占领这两个地区,拒绝放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三角”的底边。堪萨斯线在东部的位置更为突出, 是因为东部交通条件差, 占领杆城后可以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24号公路,确保东部战线的整体性和补给线的畅通。

如想保住开城和瓮津半岛,联军就必须采取大规模行动,把西部战线推到今天朝鲜境内黄海北道的礼成江东岸。但因为谈判已经开始,在谈判地点板门店附近大动干戈,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第一在国际社会中显得联军对谈判缺乏诚意,第二中朝方面也绝不会接受,谈判可能由此完全破裂。更重要的考虑是:即便是军事上能够把战线成功推至礼成江东岸,联军也要为此付出代价,联合国军到韩国的目的是保卫韩国,而不是为韩国打斗获取更多的国土面积。

堪萨斯线是联军在军事上长期追求的一条线,当然也是中朝在政治上不能容忍的一条线。由于双方在分界线问题上尖锐对立的立场,谈判不得不暂停休会。8月11日联军首席代表乔伊中将发表声明: 如果朝中方面继续坚持三八线,就会关闭谈判大门。8月13日朝方首席代表南日大将通过平壤电广播台发表声明,如果联军在三八线问题上不改变立场,谈判就不会有进一步的进展。然而中国则单方面认为联军的条件是可以接受的,联军虽然在东部三八线以北占领较多土地,但都是人烟稀少贫瘠的土地,而临津江以西联军让出的瓮津半岛则是人口密集的富裕地区,还包括了韩国的古都—开城。8月18日中方谈判代表邓华 (志愿军副司令) 代表志愿军司令部给毛泽东写信,信中建议接受联军关于分界线的划分。但众所周知,朝鲜战争不是中国说了算的,苏联的斯大林和朝鲜的金日成是反对接受联军条件的,尤其是金日成发动了一场战争,死了二百万以上的人口,半壁江山成了一片焦土,最后还丢失近四千平方公里国土,实在无法接受。所以金日成对中国的这种想法表示了极大的不满,金日成甚至对朴宪永说:“我宁愿在没有中国人的帮助下继续进行战争,也不愿意做这种让步”。志愿军虽然不能单方面同意联军关于分界线的划分,但也拒绝朝军请求志愿军第13兵团调往东部,再次发起大规模战役,帮助朝军收复东部领土的提议。

对于此事,联军方面也不是铁板一块:韩军对分界线按照堪萨斯线划分也不满意。1)韩国丢失古城开城,有些没有面子;2)丢失瓮津半岛;3)军事分界线距离汉城仅仅45公里,使得韩国首都缺乏战略缓冲。因为联军谈判前曾有计划在西部战线发起攻击,越过三八线夺取礼成江以东的地区, 所以韩国一时转不过弯来,迫切希望联军能够按计划执行这个行动方案。据韩1师前任师长白善烨回忆,该师为此计划做了周密的安排,准备北上时一马当先。但是如同另一方面,主宰朝鲜战争机器的是美国而不是韩国,美国人打仗好比做生意,首先考虑的是要盈利。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无论胜负死的主要是美国兵,为韩国多占领土地而流血? 美国人是绝对不干的。  

谈判停顿后,联军又发起了局部攻势,西部越过临津江,中部夺取了亥安盆地,东北直逼高城,战线以平均每月2公里的速度向北推进,多得了约600平方公里的土地。10月底,斯大林终于同意放弃三八线的划分,金日成也看到继续坚持下去将对自己更加不利,双方又坐回了谈判桌。1951年11月27日, 经过4个多月18次正式会谈,37次小组会议,14次参谋会议, 65次激烈的辩论,中朝终于做出让步,放弃坚持三八线为界的非军事地区。双方达成协议:1)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由实际接触线后退2公里,以建立非军事区。2)如停战协定在本协议批准30天内签字,所确定的军事分界线和非军事区不再予以变更。3)如30天内停战协定尚未签字,则按将来实际接触线修正军事分界线和非军事区。

后来双方又因为战俘问题产生对立,停火谈判再次陷入困境,最后的一年半里战线又有所变动, 所以最后的结果堪萨斯线不完全是军事分界线,然而它却正是最接近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所划定的“军事分界线”的一条线(图3)

图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前的三八线

图2, 1951年7月(停战谈判开始时)



图3, 1953年7月 (停战谈判结束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