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lac
转发写不下,只好截屏。图一第三个电影,《在巴士站直到天明》是真事改编。真事太痛苦了,快三年了我想起来还觉得心如刀绞,一直在收集相关剪报。
2020年11月16日黎明时分,涩谷附近的巴士站,64岁的女性大林三佐子被人打死了。
最开始,这条凶杀案只是一条不起眼的社会新闻。慢慢地人们找到死者的身份,发现她是一个无家可归者,衣着整洁,举止体面。她白天可能在打短工,可能在流浪,只有深夜无人时分,才去巴士站,在那个中间打了隔断只能坐不能躺的窄椅子上,坐到黎明。
2020年,covid19初年,服务行业营业时间受限,人们闭门不出,大林女士原本是超市里的试吃推销员,已因疫情失业很久,死时口袋里只有8日元。手机早已不能用。驾照已作废。一张纸上写着多年不联络的弟弟的地址。
人们开始去巴士站送花,放饮料,愿她好走。
很快,出现了女性游行,举着“她就是我”的牌子。
媒体上开始报道,大林死时衣着干净文雅,不像流浪者,她老家在广岛,似乎没结过婚,没有孩子,母亲已去世,肉亲只有一个弟弟。几年前她住在杉并区的小公寓里,后来渐渐交不起房租,开始带着行李箱居无定所,白天做小时工,晚上不知在哪儿过夜。
还有报道说,她有做过丰胸手术的痕迹。
报道很快删除了,因为被读者指责不该写这种个人隐私。
再后来,NHK推出一部纪录片,记述了大林三佐子的青春时代。放了她年轻时的照片。
她那么美啊。简直耀眼。
她是短期大学毕业(类似大专),年轻时,是话剧团员,上过舞台。
年轻时她离开老家,来了东京,结了婚,很快离了婚。做过演员梦,想当女主播,为此努力过。可惜
梦都没成,不过找到的普通工作暂时安定,生活也还可以,就是东京上千万人口中的一个,有过梦,没运气,很穷,但还在钢丝上,还能慢慢走,没有掉下去。
然后,她老了。新冠来了。
最后在黎明时分,入冬时的巴士站,被人用装了石块的塑料袋打中了头。
人们想不通,她为什么都流浪了,却不向弟弟求助。
她为什么不申请低保。
她有父母,她没有得到遗产吗?老家的房子呢?地呢?
她为什么回不去了。
她为什么不向任何人求助。一直那么礼貌,那么矜持,体面,干干净净,不愿扰人,不愿被看见,只在深夜时才去巴士站,黎明后便离开。
她明明有过那么耀眼的青春。哪步走错了。
一定是走错了吗?难道不是谁都可能走上的路吗。
一个单身女性,没有固定工作的话,难道只能贫穷,只能走钢丝,老了干不动了,要面临居无定所的危险。
想不通,又多少能想通,所以心如刀绞。所以人们走上街头,“她就是我”。
所以会拍成电影。
但电影是虚拟,上映时间结束后,虚拟便消失了,可她的人生,“她就是我”的人生,是他妈的真真实实的痛苦现实啊。
那条“她丰过胸”的删除报道,是最让我难受的。
她在丰胸里寄托的东西,我懂。
那想变得更好的痴想,孤注一掷的心情,那种愚,那种心里还有梦、还没有完全绝望的状态,我懂。
打死她的凶手,是涩谷当地的一个单身中年男子。
男子家是独栋房子,意味着土地是自己的。想想涩谷附近的地价!他家靠租屋获得收入。
凶手本人从年轻时起长期在家,不接触外界,直到父亲死后,才走出来,开始帮母亲处理一些事情。
他的视线所及,是他的世界,他很积极地打扫周围的卫生,只有这个世界保持着秩序,他才有安全感。突然出现的大林三佐子对他来说,是破坏秩序的恐怖的异物。他给她钱,让她离开,她没有听从。
凶手在开庭之前,从自家楼上跳楼自杀了。
凶手也令人难受。典型的严苛挑剔的父亲,纵容宠坏孩子的母亲,没有自信害怕外界、同时凶悍自私巨婴。时代的症结。
这件事可以写书,也许有人已经写了。可写的内容太多了,高度经济成长期,有梦的时代,女性贫困,新资本主义,社会福利,让流浪者无法久留的公共设施设计,离开后就不再是“自己家”的父母家,Hikikomori,5080问题,极度孤立的个人,无数潜在的“我就是她”,钢丝与体面。以及为什么我们还在钢丝上,却这么心如刀绞。
==网友评论==
@李言延_: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上海疫情期间,居住在电话亭里的女人。
@八字少女:看过一本书上说,现在的无家可归者衣着整洁举止有礼,但是鞋子一定会脏得很厉害。因为一味地走,在街上游荡,鞋子破掉的人很多。他们都很注意穿着及发型,所以你不会意识到他们是流浪者。至于这位女士为什么没有向亲人求助,大概是因为不想给人添麻烦,强烈的自尊心使她不愿意让亲人看到自己落魄至此。
@筱潸:想到刚看的老后破产,想到刚看的延迟退休,想到刚看的延迟发退休金,想到北漂的自己,想到在互联网行业如履薄冰的中年自己…………万万千千,每一个“她就是我”……世界真的会好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