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LM
2024年的1月1日,是2024年的新年,本应该是南北各地上下喜迎新年的快乐日子,但是,翻看各地的新闻,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黑色幽默扑面而来,一句话综述看到的新闻就是:基本所有的跨年夜庆祝活动都被叫停了,尤其是重点城市,都要求加强跨年夜安全防范,禁止组织跨年夜的庆祝活动。
这倒不算临时通知,早在12月28日,中国应急管理部就发布2024年元旦假期安全提示,指元旦假期节庆、旅游、娱乐等活动增多,人流物流聚集,需加强跨年夜等重大集会活动安全管控,防范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和踩踏等事故。
响应上级安排,上海发布提醒,外滩、北外滩等地区不组织迎新年零点倒计时活动和主题光影秀。广州多区宣布不在花城广场、海珠广场等公共场所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武汉公告江汉关钟楼跨年夜当晚停止敲钟,“两江四岸”灯光秀也无零点倒计时。南京鸡鸣寺也发布了不举行撞钟跨年等通知。甚至还有惩治“谣言”散播者的:福建泉州鲤城区表示无计划举办2024年钟楼跨年活动,公安机关已约谈部分不实信息发布者。
也有反应不及时的:
南宁,最后几分钟,突然通知跨年倒计时取消。
山东烟台大批老百姓早早的守候在大悦城等待新年倒计时,结果在还有三分钟左右的时候,商场突然关闭了屏幕,显示一个超大的“Windows正在关闭”字样。随后等来了官方发文,说应治安管控要求,外广场倒计时活动取消。
深圳早早把商场跨年夜大屏幕关闭了。
同样临时关闭大屏幕的还有汕头:当地老百姓聚集在苏宁广场等待跨年,结果主办方23:40分左右就把屏幕关了。
只是关闭跨年夜活动的大屏幕都还算是文明的,还有打着治安管理的名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
山东滕州:警察把一位燃放烟花的男子扭送进警车。
福建漳州:消防员用水枪浇灭道路两旁正在燃放的烟花,接着又用水枪驱赶人群。
石家庄:河北石家庄新华区跨年夜无人机表演被临时取消,主办方下跪给围观市民道歉。
取消跨年夜活动的出发点,无一例外,就是个“安全第一”,领导一句话:出了事儿谁负责?能堵住所有人的嘴。更何况,上海外滩确实在2014年12月31日发生过踩踏事故,导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今年又是风高浪急特别强调安全的一年,(临时)取消跨年夜喜庆活动,不过分吧?很过分吗?
过分,挺过分。
其实明眼人全都清楚,说什么“需加强跨年夜等重大集会活动安全管控,防范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和踩踏等事故”,无非是在为主管部门的懒政和怠政找借口罢了,透出的是主管部门的风声鹤唳杯弓蛇影,中国大陆能办奥运会,能办亚运会,能办G20,杭州办个会,连小姑娘的丸子头都被捏散,生怕里面藏了可能炸死领导的导弹,如此丰富的安保经验,如此严格的安保措施,如此强大的执行力,竟然处理不了老百姓看几个倒数数字的简单跨年夜场合?——谁信?
领导说:“反正我是信了”。
到最后,竟然束手无策到要关闭核心地铁站,取消零点敲钟,拉黑大屏幕,开着消防车满大街转悠去浇灭烟花,有这样的财力物力,为什么不踏踏实实搞几个预案,认认真真地做几个疏导安排,而不是一刀切地把喜庆活动全部砍掉?本来2023年就过得很悲惨了,老百姓图个跨年喜庆一下冲冲晦气迎接新年,连这样的好彩头也不给老百姓?
今年中国经济下行,三驾马车全面哑火,甚至连不懂经济的普通人都知道现在经济不行,需要绞尽脑汁让老百姓增加消费,因为从党媒到自媒体,天天嚷嚷刺激老百姓的消费,结果呢?连当年倡导“掏空家里的六个钱包买套房”的砖家樊纲都在8月讪讪地承认了:消费是刺激不起来的。每年的双十一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今年可好,从天猫淘宝到京东,都默契地不再提营收数据,一言以蔽之,必然是太差了,以至于拿不出手。如今,从圣诞节到元旦,持续多日的小长假,是多好的让老百姓增加消费的机会?哪怕是看完跨年倒计时,随便逛逛夜市呢?都能有买有卖,让老百姓消费几轮,更别提短期游拜亲访友,虽然谈不上能换来个GDP的暴涨,但好歹也是老百姓自己图个喜庆,就算是量入为出,多少也能有点效果,起码能养活不少地摊经济吧?
如今一纸禁令,换来什么呢?“一边催你消费,一边禁止你消费”,一边号召鼓励刺激老百姓掏出钱包里的真金白银,一边又打着安全管控的旗号,连让老百姓消费的机会都不给。既要往东,又要往西,还要往南,更要往北,党的政策就是这样既要又要还要更要,想一出是一出,自相矛盾,狗咬尾巴转圈圈。
这将是2024年中共政策的缩影:中国大陆今年的所有政策,大概率都还是会像“一边催你消费,一边禁止你消费”这样黑色幽默。跨年夜活动的取消不用说了,“一边说要鼓励外资,一边说要抓外国间谍”就更不必说了,有习近平的智商天花板在,必然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自相矛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