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3日星期五

关于婴幼儿在飞机上哭闹的问题

@严艺家
想从我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出发,就事论事聊一聊为什么一些孩子就是会在公共场合比别的孩子吵闹,因为也有不少年轻小伙伴会问“有那么多两三岁孩子可以安安静静有规矩,为什么就你家孩子不行?“
从人的大脑发展角度而言,我们大多数人要发展出被前额叶掌管的收放自如的情绪自我调节功能,差不多要到25岁——这还是一个中途没怎么经历过长期持续压力和重大心理创伤的理想状态下才能达成的。
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在情绪自我调节功能上的功能水平,如果能做到”情绪崩溃时能尝试类似于吃手之类的自我安抚方式“就不错了,两三岁的大脑还没怎么发展出公德心与利他的功能来(这个功能运气好的话大概要到五岁前后才能发展出来,在此之前的利他与公德心表达大多是基于“模仿”或者“取悦”,并不真的是文明层面的心智状态)。
虽然自我调节功能没发展好,但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还有另一种路径可以调节自己,那就是“共同调节路径”:通过周围人给予的情绪安抚与稳定心境来使自己逐渐安定下来。在成年世界里也有“共同调节”机制,比如很多人喜欢去图书馆自习,因为一群人的安静与专注是会使你也调节到那个情绪状态的。一个哭闹的幼童,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周围人的情绪气场是安定的。在现实中这又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大多数养育者都看不得孩子表现出痛苦,因此孩子哭闹时,可能养育者更焦躁着急,而在更大的公共空间中,如果周围人表现出许多不耐烦与排斥,这只会让一个哭闹幼童以及养育者的情绪烈度越发升级,人类大脑平均要到5-8岁才能发展出坚实的能力去体验“我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不适,因此我要约束自己”——换句话说,周围人的抱怨与指责只会火上浇油,而无法起到教育作用。
说到这里,我想回到开头的问题,聊聊两三岁小孩不在公共场合哭闹的情形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种情况是,天时地利人和,这孩子今天出门浑身上下没一点不舒服,吃饱穿暖尿布干爽,昨晚睡眠充足早上没有起床气,家里人各种其乐融融,去机场的车上毫不拥挤,机舱温度合适,ta最喜欢的玩具熊就在包里……总之就是“今儿是个好日子”。仔细想想,即使作为成年人,那种自己体验“浑身上下身心内外没一点不舒服”的日子又有几天呢?当然,成年人不爽可以打开手机发条信息吐个槽,但两三岁的孩子没有这个选项,能主动要求养育者抱抱自己安抚一下已经算这个年龄挺高级的功能了,但要是遇到养育者自己忙着或者太疲劳了,啪,最后一根稻草就断了。况且还有很多孩子需要的安抚方式也许并不是抱抱,这里的可能性太多了。
第二种情况是,这孩子已经因为过早与过于严苛的管教而长期处于“木僵”状态: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在面对外界重大威胁时,会出现逃跑、攻击或木僵三种状态,被长期粗暴对待的幼童最有可能动用的机制是木僵。可能在一些人看来,即使是婴儿也需要通过打骂做规矩,尽早适应社会,(写到这里我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胃部不舒服,因为在工作中的确见到不少养育者抱持这样的观念,内伤无数)如果每次当一个幼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就打骂一顿,你也许的确可以收获一个小小年纪就安静坐飞机的孩子,但相应的代价是,那样的孩子往往丧失了人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的,他们也许可以安安静静小透明读完幼儿园小学,但往往到了初中后期开始,无一例外会出现抑郁焦虑自我伤害厌学拒学的情形。因为当青春期的生命能量开始绽放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都是以一个大人们喜欢的空壳子的状态活着的,ta的“自我”不见了,如同一尊木乃伊。
这里扯开说几句,有一些木乃伊孩子会通过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契机找回自我,但也有一部分木乃伊孩子长大后自己做了爸妈,不知不觉成为当年对自己施加暴力的人的样子;或者看到陌生孩童哭闹时,会暗自希望那个孩子也能像自己当年一样,被大人打骂斥责一顿。这些心理机制背后都是“向攻击者认同”,俗称“打不过就加入”,里面其实有许多未被看见的创伤与强烈的无力恐惧感。
第三种情况是,我自己在国内和国外都见证过,公共场合有幼童哭闹时,倘若周围人的应对方式友善温和,既不过度侵入(比如焦虑地给孩子塞糖或扮鬼脸逗笑),也不过度冷漠,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幼童还是其照料者,都能有物理和心理空间让自己和彼此安定下来,在不羞耻的情况下共同调节,“适应”当下的情境。某次坐飞机时我的邻座是个带着两个幼童的妈妈,两个孩子从上飞机开始就很焦躁,那个妈妈明显是对社会公德有意识的,难以安抚孩子的时候也会越发着急。我当时和她开了个玩笑说,“还好我的孩子都长大了,当过爸妈的都知道这个年纪简直太难了,你需要搭把手的话告诉我哦。”这个妈妈当时朝我无奈地笑笑,但也明显放松了一些,其实最后她完全没有“麻烦”我什么,但也许在陌生场景下的一句小小支持,就能让养育者放松一点去更有效处理眼前的状况。
这里还想补充说明的是,对于有神经多样性需求的孩子(例如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ADHD),他们在公共场所要“管理”自己不管到了几岁都可能很难。这里面既需要对公众进行科普给予包容的社会环境,也需要有社会力量帮助养育者们知道如何在公共场所减轻神经多样性孩子的压力。
其实,对公共场所陌生幼童吵闹的“不耐烦”背后的隐形动力包括但不限于:1)一个人非常脆弱失控的幼童态被唤起,以至于即使作为大脑发育多一些的成年人也难以自我调节;2)平时各种“时空”空间被挤占太厉害,没有足够的假期与休息,没有相对独立的生活与工作空间(比如逼仄的宿舍),以至于花钱坐飞机还要被影响时会唤起许多愤怒;3)幼童那种“无需承担所有社会责任”的状态令一些不得不长期面对各种压力的人嫉妒忿恨;4)“儿童友好”型公共环境设计的缺失向下层层传导,让用户和孩童都变成了替罪羊;5)因为种种原因渴望对弱小的东西施虐霸凌。
我坚持认为,一个成年人要充分拥抱儿童的“好”,前提是自己有被尽可能多的照顾到。如果你察觉自己有“厌童”的倾向,先试着朝内看看有没有需要自我照顾的部分,尝试先安抚好那个心里无声哭泣的“小宝宝”。
儿童福祉对一个进步文明的社会而言意味着什么在此不赘述了。但愿上面的这些讲述,能帮助一些对于“为什么小孩子不能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小伙伴多一些视角。


==外一篇==
 
@庄时利和
关于婴幼儿在飞机上哭闹的,老粉应该记得这个事。
去年六月份,我在从北京飞纽约的航班上,看到一个奶奶(或外婆)带着一个娃坐飞机。奶奶看着不到六十岁的样子,娃一岁多,是个混血宝宝,长得挺好看的。
不过飞机刚开始爬升时,娃就开始嗷嗷大哭,奶奶坐在他旁边一直哄,基本没啥效果,分贝极大,嗷嗷哭了二十分钟后才慢慢消停,估计是爬升时耳朵不舒服。
到了吃完晚饭后,飞机调暗了灯光大家睡觉时,这娃又开始嗷嗷大哭了。半个机舱的人都能听到,其实挺影响休息的,但是没有人抱怨,大家的素质都比较高,还有几位女士上前去询问要不要帮忙。奶奶抱着娃到厕所旁边的厨房过道来回走动,也没啥效果,这娃越哭越大声。
那娃哭了十分钟左右我突然想起来,我手机的腾讯视频里好像有之前我女儿看过的小猪佩奇,我女儿在外面闹得厉害的话给她看看小猪佩奇,效果奇佳,但不知道对别的娃有没有效果,而且我之前没有下载,只有一集有完整的缓存的。
我赶紧起身拿过去,我跟那位奶奶说我手机里有动画片,要不给宝宝看看?然后我就把手机摆在娃面前的小桌板上。
这时候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这娃瞬间就不哭了,开始盯着小猪佩奇看了起来。
奶奶连声对我表示感谢,我说没事我女儿第一次坐飞机时也会闹。她说可能宝宝一岁多,刚才吃完东西后肚子有点胀气不舒服,我说可以做做排气操。然后我把手机放那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那一刻,我感觉周围旅客用一种看见神的眼光看着我。
不过那位奶奶也挺辛苦的,她和娃都有座位,但是娃睡觉时她一直站着,就是为了让娃能躺两个座位。另外我觉得国航跟其他一些航空公司还是有些差距,这娃啥玩具都没有,像坐全日空的话,空姐看到有娃登机就会发一个充气的小飞机,这玩意也没多少钱,减少孩子的哭闹,也防止打扰周围的乘客。
感慨一下,小猪佩奇才是小朋友们心中的顶流。父母如果带婴幼儿坐飞机或高铁,也可以准备一些小玩具给宝宝玩,我家有一个动物贴纸系列,娃在飞机上还挺喜欢玩的。
顺便说一个常识,在所有动物中,人类幼崽是唯一一种会通过大声嚎哭来获得父母关注的。其他动物幼崽几乎不会嚎叫,即便像一些灵长类幼崽也不会像人类婴幼儿这样大声嚎哭,因为这在野外意味着会被敌人发现,有生命危险。人类婴幼儿的社会化远慢于其他哺乳动物,一些哺乳动物一生下来就可以自己行走,1岁的猫科动物可以自行捕猎,而1岁的婴幼儿连路都走不稳。
正是因为人类给自己的后代创造了更加安全的环境,让婴幼儿可以放声大哭以寻求安慰和帮助。这是天性使然,不去安抚婴幼儿、反倒强行阻止嚎哭才是真正的反人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