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日星期五
考证:马克思到底拿的是什么学位?
马克思的学位问题非常有趣。他拿的是什么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什么?让我们来打破一些对马克思的迷信和迷思。
首先是维基上的章节解释:
(马克思)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2],但他大部份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上。……马克思博士论文里哲学高过神学的立场不可能被反黑格尔的教授所接受,所以马克思将博士论文改寄给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的耶拿大学审查博士资格。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2]。
——上文说得很清楚,马克思中学毕业后,进入的是波恩大学,18岁后到柏林大学,毕业于柏林大学,但博士学位是耶拿大学授予的。用今天的教育体制来理解,这个显然很荒唐。本文只是把有关的资料列一下,供大家自己下个结论:
1、中学进入大学,可以直接授予博士学位吗?
这跟德国的学制有关。德国以前的学制,没有本科,大学的标准学制是六年,当时英国的本科学制是三年。所以修完德国的大学,就相当于英国的硕士或者博士(看专业不同)。
2、如果马克思在大学里读了6年(只相当于今天的本科+硕士年限),拿到的是博士学位吗?
攻读博士德语称之为Promotion,该词在现代的用法意义非常明确,就是获得博士学位。然而在19世纪之前,这个概念并不与博士学位紧密相关,而只是一般的表示“在学习上作出进展”、“前进”或者“获得随便什么学位”,因此在19世纪当人们谈论获得博士学位之时还会使用“Doktorpromotion”(攻读博士学位)这样的用语。
——引自《德国博士学位法律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袁治杰
另外,英文文献在提到马克思的学位时(如下面的wiki),用的词是doctorate,这个词的英文释义是the highest degree that is given by a university(某个大学授予的最高学位),并不能完全和如今我们理解的博士Ph. D.等同。譬如德国的大学工科,授予的Dipl-Ing,也可以叫doctorate,但这是被普遍承认是等同于硕士学位的,而不是如今理解的博士学位。
3、马克思就读柏林大学,为什么要把论文寄给耶拿大学去获取博士学位?
这可能是马克思这个博士学位的最大争议的地方。因为耶拿大学相对柏林大学来说,是个小得多的学校。马克思的这个搞法,相当于某个在北京大学念书的博士生,把自己的博士论文寄给了什么天津克莱登商学院(名字是我瞎编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然后获得了对方的博士学位。这说得过去吗?
维基的英文解释很客气:
Because of Marx's poor grades, his father forced him to transfer to the far more serious and academically oriented University of Berlin, where his legal studies became less significant than excursions into philosophy and history.
……Marx earned a doctorate in 1841 with a thesis titl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but he had to submit his dissertation to the University of Jena as he was warned that his reputation among the faculty as a Young Hegelian radical would lead to a poor reception in Berlin.
英文解释跟上面的中文差不多,说这是因为马克思身处青年黑格尔派,所以为当时的柏林大学所不容。——不过前面说马克思在波恩大学是poor grades(学业很差),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德国学者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著的《马克思传》支持这样的说法。
被称为“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的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的说法是:1841年4月,马克思“及时提交了论文,但不是给柏林大学;相反,寄给了耶拿大学,这是一所名气较小的大学,在那里‘非常容易获得博士头衔’。事实上,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论文档案中有这一记录。整个事情得力于那里的文学教授沃尔弗成功的努力,他是亨利希·海涅的朋友,与马克思相熟。他极有可能把耶拿大学的这个系的内部情况告诉了马克思。马克思即刻在1841年4月15日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学位。”(见该书第3版插图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1版1次,第44—45页)
中国的高放教授是这样评说的:“……,因为耶拿大学比柏林大学级别低,比较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里,因此马克思在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博士学位。”(见高放:《既是伟人又是凡人的马克思——评介新出版的〈马克思传(插图本)〉》,《文汇读书周报》2008年2月15日第7版)
用我们的例子就是说:因为天津克莱登商学院级别更低,比较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加上又有熟人在那里,所以这个在北京大学念书的博士生把自己的论文寄给了克莱登商学院,在连答辩都没参加的情况下,就被授予了博士学位。——哈哈,有没有想起《围城》里的方鸿渐?
4、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什么?
如同上文所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哲学方面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并不是经济学方面的(与此相对的是,被誉为西方经济学开山之作的《国富论》早在1776年就已经出版,而此时已经是各家经济学派纷纷涌现出自己代表人物的时候)。而且,马克思在整个大学的教育里其实没有接触多少经济学知识,可以说,他的经济学知识都是后来在法国和英国时期自学的。——并非贬低马克思的自学能力,但以这样既没有实践、也没有理论储备、而且还用自己的政治观点来裹胁经济学逻辑的自学成才型经济学家,把这样的“经济学家”的几本书奉为圭臬,膜拜再三,岂不是太可笑了吗?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