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菜头
新年伊始,有件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一位上海中低阶层家庭出身的女孩,春节前往男友位于江西山区的家。去到之后,对于整个环境不是很适应。尤其是看到晚餐之后,整个人都崩溃了。于是去上海本地论坛求助,最后死活离开了男友家连夜返回上海。
那顿引起轩然大波的晚餐是这样的:
破旧的木桌,不锈钢菜盆,七长八短的筷子,难以分清颜色的菜肴。当然,还有最突兀的那双不锈钢筷子,插在饭碗中间。网上众说纷纭,引发了数十万次的讨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一部好的手机多么重要。假若那个姑娘用的是苹果手机,闪光灯自动,开启了HDR功能,那么,同样的一餐饭,拍摄下来可能是这种效果:
请看!斑驳的木板桌不再让人感到可疑的污秽,而是显露出岁月的沧桑,亮晶晶的不锈钢碗闪耀着欢快的氛围,粉蒸肉隐约飘香,炖鱼身上点缀的红辣椒让人食欲大开,加上温暖昏黄的光亮,这就是许多人心目中一顿再正常不过的山村年夜饭。
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生活?我想,如果江西男孩子的父母如果知道会有这么难堪的一幕,那么他们或许会一早放弃自己省电的习惯,把饭桌上的灯泡换成100瓦的。这样的话,即便妹子没有苹果手机,拍出来的照片也不会是黑糊糊的一团,而是更像第二张照片的效果,充满过年的温馨气氛。
等等,换个灯泡妹子就不会走吗?我觉得结局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事情很简单,不需要网上几十万条的争论,我几段话就能说清楚:
1、最后嫁不嫁的权力在女孩子那里,但嫁不嫁和有没有家教是两回事。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除非极为要好的亲戚或者朋友,一般不会邀请别人来自己家过年。我在这些年里,有许多次外地孤身一人过年的经历,每次都会有朋友邀请到家中一同过年,但每次我都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因为我知道这份情谊是真的,但是去打搅别人家的团圆是不适当的。而姑娘这样决然地拂袖而去,等于是毁了这一家人的春节。没想好可以不去,去了别去毁败。
2、姑娘把晚餐的照片上传社区,无非是因为之前打了电话给父亲,父亲不支持她即刻返回,于是找网络上的援助。网络的确援助了,告诉她“门不当,户不对”不能在一起。讲求门当户对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嫌贫爱富也完全能够理解,但这里的问题不在于婚配,而在于礼貌。一家人欢欢喜喜迎接儿子的女友,结果转身妹子就离开了,全家人郁闷不说,更在第二天就成为全国网络的头条。“你家因为太穷,儿子让人给甩了”,从一家人的私事,变成一村人,一国人众所周知的事,妹子这么做是不是太过份了一点?
3、一家人弄出这么一桌子菜肴来,品相味道如何另算,这是他们竭力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如果纯用绝对价值计算,那么一个妹子最好的选择是嫁给唐纳德.川普或者中东的大小埃米尔,他们的一顿饭不会便宜。不过,对于川普或者埃米尔而言,一顿一万美金的饭,不过是他们财富的九牛一毛,花起来毫不在意。而对于江西农村的一户人家,这顿饭也许是他们所能提供的极限,在年收入里也是客观的一笔。也许,这顿饭加起来不超过300块人民币,但心意应该是百分之百。妹子可以不尊重这顿饭的价格,但不应该不尊重这顿饭后面的心意。
4、一毛不拔大师评论说:吃饭把筷子插在碗里拍照是没受过基本餐饮修养指导的表现,人家尽力做饭招待拍照吐槽也是没有中产阶级教养的表现,所以这只是个底层城市人歧视农村的相煎何太急的悲伤故事。这就是整个事件的核心:没有教养。筷子不准插在饭上是中国人基本的餐桌礼仪,但在微博可能并不是这样。家传三代流氓,自然会反驳“我怎么不知道”,于是就有了许多无谓的争吵。说在别人家做客,拍照上网吐槽不厚道,等于是强迫妹子一定要嫁给这家江西农户,于是又有了许多关于女性权力的疯一般争论,留下逻辑在后面哭喊着追都追不上。
整个事件中,我没看到任何贫富差距、门当户对方面的问题。因为嫁不嫁是个人自由,没有谁要强迫谁一定要嫁给谁。我看到的只是教养问题,而且不是多和寡的层面,而是有和无的程度。正因为太多人根本没有教养,也谈不上任何家教,所以才会引起那么大的纷争。也不过是因为农村人位于社会底层,他们并没有网上回嘴的能力,才让议题一偏再偏,变成有人试图用道德绑架一个上海城市姑娘嫁给一个江西山村家的男孩。可是,应该讨论的不应该是拍照上网、筷子插饭、春节拂袖而去的问题吗?
最后,讲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经历:一次我去一位佤族大哥家吃杀牛饭,倒了一碗红彤彤的牛心血酒给我,边上是一把长刀,“不喝是看不起我?”,于是我喝了;后来又去一位藏族大哥家,直接用手给我拌了一碗酥油青稞糌粑,边上是一把卡卓刀,“不吃是不是嫌我脏?”,于是我吃了。所以说,没有一把长刀,就不要请陌生人吃饭。而是应该等他们花几千块跑到旅游景点,哭着喊着求一顿,吃完了还会自拍发微博,宣称灵魂得到了净化,天然食物又是何等美味。
原文链接
新年伊始,有件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一位上海中低阶层家庭出身的女孩,春节前往男友位于江西山区的家。去到之后,对于整个环境不是很适应。尤其是看到晚餐之后,整个人都崩溃了。于是去上海本地论坛求助,最后死活离开了男友家连夜返回上海。
那顿引起轩然大波的晚餐是这样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一部好的手机多么重要。假若那个姑娘用的是苹果手机,闪光灯自动,开启了HDR功能,那么,同样的一餐饭,拍摄下来可能是这种效果:
请看!斑驳的木板桌不再让人感到可疑的污秽,而是显露出岁月的沧桑,亮晶晶的不锈钢碗闪耀着欢快的氛围,粉蒸肉隐约飘香,炖鱼身上点缀的红辣椒让人食欲大开,加上温暖昏黄的光亮,这就是许多人心目中一顿再正常不过的山村年夜饭。
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生活?我想,如果江西男孩子的父母如果知道会有这么难堪的一幕,那么他们或许会一早放弃自己省电的习惯,把饭桌上的灯泡换成100瓦的。这样的话,即便妹子没有苹果手机,拍出来的照片也不会是黑糊糊的一团,而是更像第二张照片的效果,充满过年的温馨气氛。
等等,换个灯泡妹子就不会走吗?我觉得结局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事情很简单,不需要网上几十万条的争论,我几段话就能说清楚:
1、最后嫁不嫁的权力在女孩子那里,但嫁不嫁和有没有家教是两回事。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除非极为要好的亲戚或者朋友,一般不会邀请别人来自己家过年。我在这些年里,有许多次外地孤身一人过年的经历,每次都会有朋友邀请到家中一同过年,但每次我都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因为我知道这份情谊是真的,但是去打搅别人家的团圆是不适当的。而姑娘这样决然地拂袖而去,等于是毁了这一家人的春节。没想好可以不去,去了别去毁败。
2、姑娘把晚餐的照片上传社区,无非是因为之前打了电话给父亲,父亲不支持她即刻返回,于是找网络上的援助。网络的确援助了,告诉她“门不当,户不对”不能在一起。讲求门当户对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嫌贫爱富也完全能够理解,但这里的问题不在于婚配,而在于礼貌。一家人欢欢喜喜迎接儿子的女友,结果转身妹子就离开了,全家人郁闷不说,更在第二天就成为全国网络的头条。“你家因为太穷,儿子让人给甩了”,从一家人的私事,变成一村人,一国人众所周知的事,妹子这么做是不是太过份了一点?
3、一家人弄出这么一桌子菜肴来,品相味道如何另算,这是他们竭力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如果纯用绝对价值计算,那么一个妹子最好的选择是嫁给唐纳德.川普或者中东的大小埃米尔,他们的一顿饭不会便宜。不过,对于川普或者埃米尔而言,一顿一万美金的饭,不过是他们财富的九牛一毛,花起来毫不在意。而对于江西农村的一户人家,这顿饭也许是他们所能提供的极限,在年收入里也是客观的一笔。也许,这顿饭加起来不超过300块人民币,但心意应该是百分之百。妹子可以不尊重这顿饭的价格,但不应该不尊重这顿饭后面的心意。
4、一毛不拔大师评论说:吃饭把筷子插在碗里拍照是没受过基本餐饮修养指导的表现,人家尽力做饭招待拍照吐槽也是没有中产阶级教养的表现,所以这只是个底层城市人歧视农村的相煎何太急的悲伤故事。这就是整个事件的核心:没有教养。筷子不准插在饭上是中国人基本的餐桌礼仪,但在微博可能并不是这样。家传三代流氓,自然会反驳“我怎么不知道”,于是就有了许多无谓的争吵。说在别人家做客,拍照上网吐槽不厚道,等于是强迫妹子一定要嫁给这家江西农户,于是又有了许多关于女性权力的疯一般争论,留下逻辑在后面哭喊着追都追不上。
整个事件中,我没看到任何贫富差距、门当户对方面的问题。因为嫁不嫁是个人自由,没有谁要强迫谁一定要嫁给谁。我看到的只是教养问题,而且不是多和寡的层面,而是有和无的程度。正因为太多人根本没有教养,也谈不上任何家教,所以才会引起那么大的纷争。也不过是因为农村人位于社会底层,他们并没有网上回嘴的能力,才让议题一偏再偏,变成有人试图用道德绑架一个上海城市姑娘嫁给一个江西山村家的男孩。可是,应该讨论的不应该是拍照上网、筷子插饭、春节拂袖而去的问题吗?
最后,讲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经历:一次我去一位佤族大哥家吃杀牛饭,倒了一碗红彤彤的牛心血酒给我,边上是一把长刀,“不喝是看不起我?”,于是我喝了;后来又去一位藏族大哥家,直接用手给我拌了一碗酥油青稞糌粑,边上是一把卡卓刀,“不吃是不是嫌我脏?”,于是我吃了。所以说,没有一把长刀,就不要请陌生人吃饭。而是应该等他们花几千块跑到旅游景点,哭着喊着求一顿,吃完了还会自拍发微博,宣称灵魂得到了净化,天然食物又是何等美味。
原文链接
文章里所谓的教养说白了是孔教副产品 讲孔教的又有几个不夹带私货 原po也不例外 我就粘个段落说说孔教
回复删除孔教与物质利益
孔教,指的并非是孔子的思想。而是在自宣传部长董仲舒独尊儒术时代起的官学——政府以孔子思想为基础并以国家强制力推广的封建文化。
给宗教一个更完善的定义:塑造非科学可解释的事物或以非科学的方式对某事物的崇拜。形成一套理论、文化及三观,即为宗教。
按照这个定义,孔教塑造的是现实中君、长的形象,是现实中存在的,但它倡导的等级制度和保守思想是对现实中君、长不科学且反人性的崇拜。因此孔教不仅属于宗教,甚至是邪教的一种。
孔教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物质利益,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团结凝聚力。孔教将人的地位细分到极致,从君主、中央到地方再到家长、男青年和妇女。并且尤其强调遵从长辈和歧视妇女。这就实现了封建统治的代际可持续发展。统治者依靠追求安逸的年长者实现家族维稳,再贬低妇女地位以解决青壮年的性需求,这可以大大降低维稳成本。并且使除了青年女性之外每一阶层都成为既得利益者,想要反抗孔教就会失去现有的利益。反抗孔教,这对物质利益至上的墙民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就不懂得这一点,掌权的仅有教会,被群起而攻之则宣告了封建的终结。而墙国孔教的国教地位则延续到了今天,新加坡靠孔教稳定了李氏极权统治、孔教韩国的高层贪污以及ISIS完善的性奴制度也是同样的道理。
公民和墙民,认清孔教本质之后,对其有着不同的态度,根本上源于精神追求和物质利益哪一个更优先。
原文https://plus.google.com/+TiriagneAS/posts/UWUhpdmvfua
把“筷子别插在饭碗里”这种简单的礼貌问题上升到孔教那种高度,实在是令人莞尔。
删除你批评的那些孔教的,可以另文点评,但是,“筷子别插在饭碗里”这个跟孔教没有一点关系——否则请拿出证据来。
“筷子别插在饭碗里”仅仅是出于两个理由:
1、礼仪:把筷子插在饭碗里形状是很像在香炉里插线香的,插线香是给逝者享用的“饭”,所以把筷子插在饭碗里给活人吃就是非常不好的兆头,是很不礼貌的。
2,实用:筷子插在碗中很容易因倒下,让米饭被挑到碗外造成浪费,这跟中国人节俭的习惯不相符。
请问上述两个原因(一个是尊重他人,一个是尊重粮食)哪一个是跟孔教有关系的?
阁下不停地上纲上线,借一个老辈儿传下的规矩要批判孔教,不觉得用力太猛了吗?呵呵呵呵。
主要还是 穷的 问题 。。。。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