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Sir想来条重量级的。
影史最牛逼电影。
IMDb Top 250第一。
豆瓣电影排行榜第一。
相信绝大多数人已经猜到了——
这是一部没有得过任何重量级奖项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诞生的1994年,还有《阿甘正传》《低俗小说》《燃情岁月》《真实的谎言》等等好片。
可二十多年过去,最后仍然是《肖申克的救赎》,站在了大部分投票影迷心目中的最顶端。
一部基调阴冷、几乎全部发生在监狱的压抑故事。
为什么能这么受欢迎,引起共鸣?
这部电影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老片当请老司机。
Sir今天就特别邀请@云舅拔刀。
听他给我们深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能带给所有观众“蜜汁感动”。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云舅我首先想摆出观点——
这部片的经典,并不是因为它是一个越狱的题材。
也不是因为它讲到了“希望是个好东西”、“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这样的道理和金句。
而是,整个故事,其实讲的就是每一个人,人生道路的故事。
也就是说,《肖申克的救赎》讲的不光是安迪和瑞德的故事——
它讲的就是你的故事。
有朋友说,我老婆又没出轨,我又没被陷害入狱,这个故事跟我有鸡毛关系?
其实,我们看故事不能只看个表面情节。
为什么大家看肖申克时会特别有感触,为什么有些点特别打动你?
那是因为,这个故事其实很聪明地用表层的叙事,掩盖住了实际的核心。
这个底下的核心故事,与监狱没有关系。
但还是与反抗、自由、希望等等关键词,密切相关。
听起来玄乎?
我换个方式一说,你就懂了。
你把你的整个常规人生,看做是个监狱——就是这个肖申克的监狱。
监狱长,就是你生命中的最大敌人,大Boss。
你因为什么而进的监狱,我们先不讨论。
总之,没有正常人会愿意呆在这个监狱里。
这个监狱,就像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些,对你造成束缚、压力,让你无法摆脱的事物——
好比,一份让你很痛苦的工作。
一段让你很痛苦的感情。
或者是,看不到未来,找不到方向的无趣生活。
所以我们都渴望反抗、渴望自由,哪怕渴望有一小段休息的时光。
就像电影里面,罪犯们在早上10点的屋顶,惬意地喝着小酒一样。
这些情感,都能在《肖申克的救赎》里找到。
有朋友也许会问,你这样联想纯属脑洞太大,过度解读了吧?
看具体情节。
安迪进入监狱,等于人生重头开始。
他要重新学习所有事物。
一开始,安迪就被脱光,冲水。
像个Baby一样赤条条。
这叫重新做人。
我们记住这个意象,文章后段,我会给出回应。
接下来,你首先得学会规矩,重新做人的规矩。
这些规矩包括了衣、食、住、行。
影片对这四样行为,都进行了描述。
监狱里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吃饭的食堂是什么样的:
住的地方是小格子(只是你不用花钱买):
平常出来行走,也就是操场上放放风:
衣食住行,四个元素影片全表现了。
然后你开始交朋友,开始在监狱里工作。
你看,跟你日常要做的事,有毛区别?
我看很多人的日常生活空间,也没比安迪好到哪里去——
在家吃饭,出门上车,到公司工作,感觉连放风的时间,都没有。
大多数犯人,并没想过怎么逃离这样的生活。
安迪就不一样了,他一开始就精心策划——
要的就是自由。
放到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我们也想要自由啊,比如财务自由,想去哪玩去哪玩,多好。
但你有没有安迪这样的毅力,用二十年去挖个洞?
安迪会被包格斯兄弟这样无端充满恶意的人暗算。
现实生活中,谁又没遇到过这样的小人?
刚开始工作有了点起色,安迪获得了监狱长的信任,并干了点实事,搞起了图书馆。
然后呢,老板只不过是利用他,玩弄他。
这种情节你在生活中熟不熟?
肖申克监狱里有个词,叫“体制化”。
开始是监狱管制你,后面你却依靠它,离不开它。
你再也不想、也没有能力去为生命做出改变了。
听上去也挺像公务员单位的啊!
所以说,如果你肯仔细分析影片中的情节,就会发现——
《肖申克的救赎》也可以当成是一部职场电影,或是讲述你人生困境的电影。
因为真正讲人性的故事,很多都是类似的,尤其,是讲到你心坎里的那些。
它们都在述说人与外部世界的对话,更多的时候是对抗。
最后,你可能会失败、妥协。
也可能会暂时胜出。
对于创作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结果,也就代表着他的人生观。
所以导演达拉邦特一直不愿意拍摄现在这个,两人相见的大团圆结局。
因为他认为——
人生没有大团圆。
但是观众希望看到大团圆,所以影片的结局,就拍成了现在这样。
另外,光有一个好故事的概念是不够的。
故事的讲法,才是决定你这个故事品质的根本元素。
就像创业一样。
光靠一个点子或一个概念,可能是能暂时吸引到人们的眼光。
但能不能执行到位,能不能把能量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机释放出去,这才是关键。
听上去好像在谈成功学。
其实——
这部电影讲的也就是成功学。
一个人如何能在一个封闭系统里成功,并最后摆脱这个系统的故事。
那么,《肖申克》是怎么能把故事讲到现在的第一位呢?
我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肖申克的救赎》核心叙事方式,我称之为“三反”叙事。
三反是哪三反?
反面、反衬、反转。
先说什么是“反面”。
看过《肖申克》的朋友,都会对影片的主题印象深刻——
“希望是个好东西”,“自由是个好东西”。
但优秀的讲故事者,往往都不会直接去表现你的主题——
而是从反面去表现。
什么是反面?
就是当你想强调希望力量的时候,要真正花心思去做的,反而应该是如何渲染绝望的力量。
从叙事内容上讲,《肖申克》是充满了黑暗、压抑、绝望的电影。
开场就是被陷害。
然后被强暴。
被强权统治。
影片一直到将近四十分钟的时候,才给了我们第一次真正喘息的机会——
就是我之前说过的“屋顶喝酒”段落。
在这些黑暗当中,偶尔你能看到几束光,看到一点小的希望。
所以你才会对希望特别向往,特别有印象。
这就叫做“反面”叙事。
正因为这种压抑的反面叙事方式,所以这个时候,释放段落的情感能量就更强。
就比如影片最华彩、最让人难忘的段落之一——
安迪私自播放“费加罗的婚礼”。
他把警卫锁在厕所,关起广播室的门,打开音响……
音乐想起,整个监狱的人都停下手里的活。
在那一刻,每个在肖申克的落伍者,感到了自由。
反面叙事的另一种发展方向,其实就是反向叙事——
观众预想到什么,但就不给你什么。
比如,一般的罪犯坐完牢出狱,都是又吃又喝又玩妞。
有的还被以前的犯罪份子勾引,继续做坏事。
有的就洗心革面,回归家庭做好人。
但这部电影里的罪犯出狱后,跟所有人的正常期待都不同。
他们过着比普通人还普通的生活,没人招他惹他,自己却过不下去了。
应该说,这就是一个很精彩的反面,或者是反向叙事技巧。
编剧设计核心点就在于,人人都想出去,出去后发现还不如在里面呆着。
这部电影把整个监狱外的生活,我们人人都认为是最正常的现代化生活。
做成了监狱的感觉。
又回到我最初说的,生活就是每个人最大的监狱。
所以,你怎么能对这个故事不产生共鸣。
然后我们再说三反里的第二反——
“反衬”叙事。
反衬跟我们讲的第一个关键词“反面”,有点不同。
反面叙事类似于对比: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同时突出了对比的双方。
反衬叙事的核心,是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在《肖申克》救赎里有这样一对名留影史的CP——
安迪和瑞德。
摩根·弗里曼扮演的瑞德,他的那条线索就是最明显的反衬叙事。
影片从头到尾,都由他的画外音构成。
基本所有的叙事,都是从他的视角来看。
也就是说——
整个故事是他讲给我们听的。
但这个画外音和视角的指向点,还是影片的男主角——安迪。
表面上看,好像安迪的戏份变少了,瑞德的戏份变多了。
但实际上,用反衬手法出来的人物形象效果更好,印象更深刻。
瑞德的视角是表,安迪的内心是里。
它带领着观众,由表及里。
再说另外一层。
其实瑞德就代表普通人,你我他——
我们尽力活在这个世上,想过得好点。
而安迪就是理想中的我们自己——
专业,顽强,坚持,善良,还爱好个艺术。
他甚至可以跳出这个世界的禁锢,达到生命的大和谐……
好像有点太鸡汤了。
总之你可把瑞德和安迪,看成是每个人的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
影片就是用现实,来反衬理想。
尤其是这个反衬的手法,还跟影片叙事最核心的第三个“反”息息相关——
反转。
这也让故事的精华,得到展现。
说到反转,所有看过本片的人应该都会想起最后越狱的那个反转。
无论在情绪还是情节的铺垫上,都是毫无疑问,非常成功的大高潮。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就不重复了。
我说的反转,除了这个高潮外,其实也是指整个叙事方式的反转。
这个故事的经典之处就在于——
它表面讲的事情跟实际讲的,是两回事。
观众在前两个小时里,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故事。
影片实际发生的、埋藏在肌肤底下那个“越狱故事”,我们一直没有发现。
但编导会通过很多蛛丝马迹的细节,向我们暗示——
不光是越狱进行了反转,之前所有的情节和细节,也都进行了反转。
包括安迪为什么爱刻石头、他为什么喜欢散步时到处乱晃、为什么喜欢女明星海报。
为什么要借圣经、为什么积极帮监狱长洗钱。
之前我们看到的所有正常的叙事细节,正常的生活举动,在这个反转之下,都赋予了第二重含义。
从人物塑造的方面来看,影片对安迪的人物关系,也进行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反转叙事。
简单说,就是所有跟他发生关系的人和事,最后都有一个反转。
包括他刚进监狱时,瑞德与他的关系、狱友与他的关系,是陌生的、不信任的。
两人第一次交谈时,瑞德的眼神是上下打量的
狱警与他的关系,是恐吓的、强权的。
还有监狱长与他的关系。
这些都是阶梯式的一个个进行反转。
最后,全部被安迪收服。
就算是最开始的杀妻案,后面也反转了。
因此,这是一个从细节到主线,都预埋了很多反转因素的剧本。
而这个时候,瑞德的视角,他的讲述方式,就构成了对观众的欺骗——
因为观众会下意识的认为,画外音是全知的。
但瑞德的画外音,一直对观众隐瞒了最重要的信息,这样才能形成反转。
这也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反衬视角的作用。
当然,你可以说瑞德画外音不厚道,干嘛故弄玄虚。
所以导演要找摩根·弗里曼这样忠厚老实的面孔来演——
谁会忍心说他的坏话呢?
我们现在再看安迪在雨中获得自由的镜头,就好像看到了一个人的新生。
这个时候你再回想一下,他刚刚到监狱时光身子被冲水的那个镜头。
两个对比一下,是不是很感慨?
我们之前讲到为什么大家喜欢看《肖申克的救赎》,并且会被打动。
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部片。
那就是因为在现实里,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缺乏反转。
在各种束缚下各种压力下各种偏见下,生活平平淡淡的就被体制化了,时间就过去了。
但安迪却能抱着恒心,用自己的能力,给生命来一次大反转。
这不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吗?
不是安迪要得到救赎,而是我们的人生,要得到救赎。
所以,电影的造梦,它不光是造一个世界,更是给你造一个向往,造一个希望。
从这个意义上看,《肖申克的救赎》从最初的不受欢迎,到现在的大获的成功。
就是给世界影坛的一次奇迹大反转。
原文链接
影史最牛逼电影。
IMDb Top 250第一。
豆瓣电影排行榜第一。
相信绝大多数人已经猜到了——
这是一部没有得过任何重量级奖项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诞生的1994年,还有《阿甘正传》《低俗小说》《燃情岁月》《真实的谎言》等等好片。
可二十多年过去,最后仍然是《肖申克的救赎》,站在了大部分投票影迷心目中的最顶端。
一部基调阴冷、几乎全部发生在监狱的压抑故事。
为什么能这么受欢迎,引起共鸣?
这部电影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老片当请老司机。
Sir今天就特别邀请@云舅拔刀。
听他给我们深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能带给所有观众“蜜汁感动”。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云舅我首先想摆出观点——
这部片的经典,并不是因为它是一个越狱的题材。
也不是因为它讲到了“希望是个好东西”、“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这样的道理和金句。
而是,整个故事,其实讲的就是每一个人,人生道路的故事。
也就是说,《肖申克的救赎》讲的不光是安迪和瑞德的故事——
它讲的就是你的故事。
有朋友说,我老婆又没出轨,我又没被陷害入狱,这个故事跟我有鸡毛关系?
其实,我们看故事不能只看个表面情节。
为什么大家看肖申克时会特别有感触,为什么有些点特别打动你?
那是因为,这个故事其实很聪明地用表层的叙事,掩盖住了实际的核心。
这个底下的核心故事,与监狱没有关系。
但还是与反抗、自由、希望等等关键词,密切相关。
听起来玄乎?
我换个方式一说,你就懂了。
你把你的整个常规人生,看做是个监狱——就是这个肖申克的监狱。
监狱长,就是你生命中的最大敌人,大Boss。
你因为什么而进的监狱,我们先不讨论。
总之,没有正常人会愿意呆在这个监狱里。
这个监狱,就像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些,对你造成束缚、压力,让你无法摆脱的事物——
好比,一份让你很痛苦的工作。
一段让你很痛苦的感情。
或者是,看不到未来,找不到方向的无趣生活。
所以我们都渴望反抗、渴望自由,哪怕渴望有一小段休息的时光。
就像电影里面,罪犯们在早上10点的屋顶,惬意地喝着小酒一样。
这些情感,都能在《肖申克的救赎》里找到。
有朋友也许会问,你这样联想纯属脑洞太大,过度解读了吧?
看具体情节。
安迪进入监狱,等于人生重头开始。
他要重新学习所有事物。
一开始,安迪就被脱光,冲水。
像个Baby一样赤条条。
这叫重新做人。
我们记住这个意象,文章后段,我会给出回应。
接下来,你首先得学会规矩,重新做人的规矩。
这些规矩包括了衣、食、住、行。
影片对这四样行为,都进行了描述。
监狱里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吃饭的食堂是什么样的:
住的地方是小格子(只是你不用花钱买):
平常出来行走,也就是操场上放放风:
衣食住行,四个元素影片全表现了。
然后你开始交朋友,开始在监狱里工作。
你看,跟你日常要做的事,有毛区别?
我看很多人的日常生活空间,也没比安迪好到哪里去——
在家吃饭,出门上车,到公司工作,感觉连放风的时间,都没有。
大多数犯人,并没想过怎么逃离这样的生活。
安迪就不一样了,他一开始就精心策划——
要的就是自由。
放到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我们也想要自由啊,比如财务自由,想去哪玩去哪玩,多好。
但你有没有安迪这样的毅力,用二十年去挖个洞?
安迪会被包格斯兄弟这样无端充满恶意的人暗算。
现实生活中,谁又没遇到过这样的小人?
刚开始工作有了点起色,安迪获得了监狱长的信任,并干了点实事,搞起了图书馆。
然后呢,老板只不过是利用他,玩弄他。
这种情节你在生活中熟不熟?
肖申克监狱里有个词,叫“体制化”。
开始是监狱管制你,后面你却依靠它,离不开它。
你再也不想、也没有能力去为生命做出改变了。
听上去也挺像公务员单位的啊!
所以说,如果你肯仔细分析影片中的情节,就会发现——
《肖申克的救赎》也可以当成是一部职场电影,或是讲述你人生困境的电影。
因为真正讲人性的故事,很多都是类似的,尤其,是讲到你心坎里的那些。
它们都在述说人与外部世界的对话,更多的时候是对抗。
最后,你可能会失败、妥协。
也可能会暂时胜出。
对于创作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结果,也就代表着他的人生观。
所以导演达拉邦特一直不愿意拍摄现在这个,两人相见的大团圆结局。
因为他认为——
人生没有大团圆。
但是观众希望看到大团圆,所以影片的结局,就拍成了现在这样。
另外,光有一个好故事的概念是不够的。
故事的讲法,才是决定你这个故事品质的根本元素。
就像创业一样。
光靠一个点子或一个概念,可能是能暂时吸引到人们的眼光。
但能不能执行到位,能不能把能量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机释放出去,这才是关键。
听上去好像在谈成功学。
其实——
这部电影讲的也就是成功学。
一个人如何能在一个封闭系统里成功,并最后摆脱这个系统的故事。
那么,《肖申克》是怎么能把故事讲到现在的第一位呢?
我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肖申克的救赎》核心叙事方式,我称之为“三反”叙事。
三反是哪三反?
反面、反衬、反转。
先说什么是“反面”。
看过《肖申克》的朋友,都会对影片的主题印象深刻——
“希望是个好东西”,“自由是个好东西”。
但优秀的讲故事者,往往都不会直接去表现你的主题——
而是从反面去表现。
什么是反面?
就是当你想强调希望力量的时候,要真正花心思去做的,反而应该是如何渲染绝望的力量。
从叙事内容上讲,《肖申克》是充满了黑暗、压抑、绝望的电影。
开场就是被陷害。
然后被强暴。
被强权统治。
影片一直到将近四十分钟的时候,才给了我们第一次真正喘息的机会——
就是我之前说过的“屋顶喝酒”段落。
在这些黑暗当中,偶尔你能看到几束光,看到一点小的希望。
所以你才会对希望特别向往,特别有印象。
这就叫做“反面”叙事。
正因为这种压抑的反面叙事方式,所以这个时候,释放段落的情感能量就更强。
就比如影片最华彩、最让人难忘的段落之一——
安迪私自播放“费加罗的婚礼”。
他把警卫锁在厕所,关起广播室的门,打开音响……
音乐想起,整个监狱的人都停下手里的活。
在那一刻,每个在肖申克的落伍者,感到了自由。
反面叙事的另一种发展方向,其实就是反向叙事——
观众预想到什么,但就不给你什么。
比如,一般的罪犯坐完牢出狱,都是又吃又喝又玩妞。
有的还被以前的犯罪份子勾引,继续做坏事。
有的就洗心革面,回归家庭做好人。
但这部电影里的罪犯出狱后,跟所有人的正常期待都不同。
他们过着比普通人还普通的生活,没人招他惹他,自己却过不下去了。
应该说,这就是一个很精彩的反面,或者是反向叙事技巧。
编剧设计核心点就在于,人人都想出去,出去后发现还不如在里面呆着。
这部电影把整个监狱外的生活,我们人人都认为是最正常的现代化生活。
做成了监狱的感觉。
又回到我最初说的,生活就是每个人最大的监狱。
所以,你怎么能对这个故事不产生共鸣。
然后我们再说三反里的第二反——
“反衬”叙事。
反衬跟我们讲的第一个关键词“反面”,有点不同。
反面叙事类似于对比: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同时突出了对比的双方。
反衬叙事的核心,是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在《肖申克》救赎里有这样一对名留影史的CP——
安迪和瑞德。
摩根·弗里曼扮演的瑞德,他的那条线索就是最明显的反衬叙事。
影片从头到尾,都由他的画外音构成。
基本所有的叙事,都是从他的视角来看。
也就是说——
整个故事是他讲给我们听的。
但这个画外音和视角的指向点,还是影片的男主角——安迪。
表面上看,好像安迪的戏份变少了,瑞德的戏份变多了。
但实际上,用反衬手法出来的人物形象效果更好,印象更深刻。
瑞德的视角是表,安迪的内心是里。
它带领着观众,由表及里。
再说另外一层。
其实瑞德就代表普通人,你我他——
我们尽力活在这个世上,想过得好点。
而安迪就是理想中的我们自己——
专业,顽强,坚持,善良,还爱好个艺术。
他甚至可以跳出这个世界的禁锢,达到生命的大和谐……
好像有点太鸡汤了。
总之你可把瑞德和安迪,看成是每个人的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
影片就是用现实,来反衬理想。
尤其是这个反衬的手法,还跟影片叙事最核心的第三个“反”息息相关——
反转。
这也让故事的精华,得到展现。
说到反转,所有看过本片的人应该都会想起最后越狱的那个反转。
无论在情绪还是情节的铺垫上,都是毫无疑问,非常成功的大高潮。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就不重复了。
我说的反转,除了这个高潮外,其实也是指整个叙事方式的反转。
这个故事的经典之处就在于——
它表面讲的事情跟实际讲的,是两回事。
观众在前两个小时里,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故事。
影片实际发生的、埋藏在肌肤底下那个“越狱故事”,我们一直没有发现。
但编导会通过很多蛛丝马迹的细节,向我们暗示——
不光是越狱进行了反转,之前所有的情节和细节,也都进行了反转。
包括安迪为什么爱刻石头、他为什么喜欢散步时到处乱晃、为什么喜欢女明星海报。
为什么要借圣经、为什么积极帮监狱长洗钱。
之前我们看到的所有正常的叙事细节,正常的生活举动,在这个反转之下,都赋予了第二重含义。
从人物塑造的方面来看,影片对安迪的人物关系,也进行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反转叙事。
简单说,就是所有跟他发生关系的人和事,最后都有一个反转。
包括他刚进监狱时,瑞德与他的关系、狱友与他的关系,是陌生的、不信任的。
两人第一次交谈时,瑞德的眼神是上下打量的
狱警与他的关系,是恐吓的、强权的。
还有监狱长与他的关系。
这些都是阶梯式的一个个进行反转。
最后,全部被安迪收服。
就算是最开始的杀妻案,后面也反转了。
因此,这是一个从细节到主线,都预埋了很多反转因素的剧本。
而这个时候,瑞德的视角,他的讲述方式,就构成了对观众的欺骗——
因为观众会下意识的认为,画外音是全知的。
但瑞德的画外音,一直对观众隐瞒了最重要的信息,这样才能形成反转。
这也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反衬视角的作用。
当然,你可以说瑞德画外音不厚道,干嘛故弄玄虚。
所以导演要找摩根·弗里曼这样忠厚老实的面孔来演——
谁会忍心说他的坏话呢?
我们现在再看安迪在雨中获得自由的镜头,就好像看到了一个人的新生。
这个时候你再回想一下,他刚刚到监狱时光身子被冲水的那个镜头。
两个对比一下,是不是很感慨?
我们之前讲到为什么大家喜欢看《肖申克的救赎》,并且会被打动。
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部片。
那就是因为在现实里,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缺乏反转。
在各种束缚下各种压力下各种偏见下,生活平平淡淡的就被体制化了,时间就过去了。
但安迪却能抱着恒心,用自己的能力,给生命来一次大反转。
这不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吗?
不是安迪要得到救赎,而是我们的人生,要得到救赎。
所以,电影的造梦,它不光是造一个世界,更是给你造一个向往,造一个希望。
从这个意义上看,《肖申克的救赎》从最初的不受欢迎,到现在的大获的成功。
就是给世界影坛的一次奇迹大反转。
原文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