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星期六

[读书]冶文彪:《清明上河图密码5》


和前四部(1234)相比,本部书的争议颇大。重要的原因应当是在于作者用了全新的叙事结构。没有继续沿用解谜式的结构,而是用了类似平行叙事的结构。但是平行叙事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于形式主义,作者坚持要把64个人物都用同样的篇幅和结构进行叙事,强行凑上六十四卦的数目字,虽然分成了8个部分,并且从村野到庙堂,努力写出了不同的社会层次,但仍然给人以一种不断的重复感。原因很简单,过于坚持“8个人物一组、 每人的篇幅和生活经历大概相似、并且每个人物都要对应上一句命运般的谶语”,作者再厉害,也必然会带来重复感和趋同感。

这种写法,并不是所谓的“水浒一百零八个好汉”“红楼十二钗”写法,因为一百零八个好汉,篇幅有详有略,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林冲武松这样的中心人物占了几个章节,而次要的好汉往往一笔带过,哪怕是“红楼十二钗”,也不是平均笔墨、相似情节、雷同经历和循环人生的,所以不管是一百零八个好汉,还是红楼十二钗,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鲜明,掩卷良久也能记忆犹新。但就本书而言,别说掩卷良久,恐怕看到下一部分,上一部分的8个人物已经面目模糊不清了。每个人看起来都是主角,但其实也就都不是主角。

这种一定要把人物套进六十四卦的形式主义写法,是因为作者想把这些人物变成对最后一部分的烘托。但这就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整部小说变成了情节驱动人物性格,而不是人物性格驱动情节。所以这部小说和前四部相比,贫乏苍白了很多。所有人物都变成了扁平人物,虽然也有悲欢喜乐,但似乎都和最后结局无关(因为结局总是去完成一个相似的任务),所有人物感觉都变成了提线木偶,就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回忆所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说,都是人物性格驱动情节,而非相反。

说到提线木偶,那就是一个更为深层的话题:这部“小说”已经不再是“人和人的小说”,而变成了“神和人的小说”。前面64个“主要人物”一一讲完,你才会发现,哦,原来前面的人物,都是“小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其实都不重要,他们全都是棋子,是已经被命运(其实是一个看相人)预定好了,他们已经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意志,而是被一个更高的存在推着往前走。这就把整本小说凭空变成了“某某神迹录”,就不再是一本小说,而成了事迹宣讲录,苍白贫乏也就可以理解了。

以上只是本书的问题,如果把整个系列的五本书合起来看,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这五本小说,虽然描写的是同一段时空,但除了很少有的几个地方之外,几乎都没有什么内在联系,每一本小说的故事都像是发生在一个单独的结界时空里,你乱你的,我乱我的,我这里天下大乱,你那里可能风平浪静。第一部可能已经全城大乱了,第二部又似乎歌舞升平。这就要看作者怎么在作为结尾的第六部里把这个漏洞给圆上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