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星期日

买理财产品先看什么?年化收益率

讲个亲身经历的事儿:前些日子接到了一个推销理财产品的电话,真人打来的,多听了几句。电话里,明显业务还很生疏的小伙子在努力介绍他们推出的理财产品,卖点主要是银行兜底保底收益(呵呵),风险相当于货币基金,收益能在12%以上。正要把手机挂掉,小伙子明显有点着急,为了加强说服力,说自己都非常看好这产品,还专门去套现信用卡来买这款理财产品。

套现信用卡来买理财产品?

一听这就是韭菜,而且还是绿油油鲜嫩鲜嫩的韭菜。

我就问他:你知道信用卡套现的年化利率多高吗?小伙子一愣,答不上来。我接着说:不考虑什么免息期、手续费之类的,你去问问银行,信用卡收你的利息是每天万分之五,一年按360天计算,那就是年化18%的利息,你付18%的利息,去买一个收益才12%的理财,而且这利息是天天算,这理财却是至少要拿一年动不了,白白给银行送钱,你是家里有矿吗(原话不是这样不过也差不多)?

信用卡:每天0.05%的利息,每天都计息


收益率并不是一个理财产品的全部,不过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老百姓买理财本身就是指望获得这一资产性收入。但收益率一定要比较的是各种产品之间的年化收益率,这才是共同的比较基准,而不是“这个基金上周涨了10%”、“那个产品上个月有500块钱的利息”。类似的措辞可能很有蛊惑力(尤其是很多代销机构发的广告),但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广义的理财产品包括公募所发的基金,只有权益类的公募基金产品才会有超过12%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但是,扣掉乱七八糟的申赎手续费和管理费之类,预期年化收益率还要比纸面上的低得多。用信用卡套现去买这样的理财产品,明显是得不偿失,白白给银行送钱。

也有听说有人用信用卡套现去炒股。篇幅所限,不多评价,不过从上面的利率分析就可以知道,基本都会以惨亏收场。永远都不要有“自己是股神稳赚不赔”的错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