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星期二

聊五毛钱的人口数据

文/远行者与碎冰匠

我的态度和预判已经聊得不少了,可以archive到过去(17部门印发的“生娃大礼包”,你心动了吗?  结婚与生育:写在七普归档后的终极迷思)。

港一下这次的数据吧,毕竟是有数据以来第一次负增长,朋友圈说的,“MACD顶背离死叉向下”。

以后要限制一下二级汪打比方,太形象容易呛着水。

人口数据怎么来的呢?

每十年有一次全国普查,会问卷和走访到户,出现在整数年,比如2020,下一次在2030;往往在次年4月公布。这次调查的数据最为全面准确,也会对过去作出修正(比如死亡多年但未归档的,比如超计划出生没上户口的);除了总量数据之外,会更新大量的结构数据,比如各线城镇乡分布、教育程度、各年龄段数据。

2020年的数据公布时一直跳票,跳了2个月扛不住了,终于开了个新闻发布会,以word形式发了个新闻稿,但是没有在统计局归档;大半年之后终于在统计局归档了,是以PDF形式归的,名叫“主要数据”,备受关注的孩次性别比就没公布,再过了一阵才又有了统一格式的普查数据,导致需要分析数据的人非常抓狂。

数据多且杂,自己做工作量很大,谁看谁吐血。此处加大号字体插入硬广:请签约客户直接联系我们,节省时间就是节约生命。

每年有一次抽查数据,时间节点在11月初,将截面数据年化之后,次年1月公布。数据会少得多,而且估计会越来越少,毕竟少是有目的的少,维度多了,勾稽关系就有点难配平了……

所以很多人第一眼看2022的数据,觉得,咦,死亡人口略低于想象啊?其实这个数据是11月年化出来的,不包含12月的情况,往往会在次年修正。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于是出生率就是一个重要数据。

有统计意义的出生率有俩:人口出生率,和妇女总和生育率。

出生率=当年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以‰为单位,是个非常精确的数,目前在千7左右破位下行(而死亡率在千7左右逐步跳高);

妇女总和生育率(TFR)就写意得多,它指的是:每个妇女一生中平均生育的子嗣数量,代际平衡点为2.1;即,当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2.1个子女时,人口达到代际稳定。这个数据是调研统计和估算的结果,不太连续,有多随意呢?大家感受一下(disclaimer:数据来源不一致,不该放在一起比;只看WB数据会连续得多):

当前我国为1.3, 我滴个乖乖。

1.3当然是无法做到代际平衡的,能不能上升呢?这就要看育龄妇女占比和孩次生育情况,有一个数据能笼统地体现两者,就是新生儿中二胎及二胎以上的占比,因为往往和妇女年龄、以及各年龄段的生育意愿有关。放开2孩之后出现的短暂跳升,在更长的周期来看,就是消化80-90s妇女的残余的生育意愿,消耗完了就没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就纯看年轻人生不生一胎了。

2020年二孩出生占比57%,21年突然变为41.4%,吓我一跳,以为年轻人崛起了,结果二孩占比为41.4%,三孩及以上14.5%,合计还是有56%。换而言之,现在的问题是年轻人不生一胎。

考虑到一胎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刚需,和生育意愿关联不大,不得不说是个用脚投票的结果。

我之前说过,女性婚育意愿低在原因里排序并不靠前,前面至少有3个原因。

1,总量的原因(计划生育下的出生人口减少)

2,结构的原因(读作重男轻女,写作性别选择)

3,东亚社会整体文化(高压力、低快乐、高房价、高工作强度,甚至是长久的认为人口是负担的文化——这次终于可以和日韩手拉手了)。

1总量的原因不用我说了,我们看图。

2结构的原因,接下来还会恶化,95后的福报还在后面呢。

3,社会文化的原因。看看不同城市的生育水平,北上提前寄了,拜拜。广深是一线城市里真正愿意生育的,和东南沿海的传统思想(多子多福),产业结构(年轻人多),生活方式(来广州吧,一线城市里最松弛的)以及学区房政策都有关。详情就不在路演外展开了。

城镇化和人口的负相关是一种相关关系,而不是一种因果关系,可以笼统地归纳到3里,指向工作和生活方式。

然后才是4,妇女婚育意愿。

很多年轻男孩婚育意愿也低,但我不提你们,主要是因为你们说了不算,多了三四千万人口呢,你不婚有的是人想婚,别凑热闹,this is not about you.

妇女婚育意愿里有包含很多,比如受教育程度,比如社会育儿支持,比如婚内劳动的法律保障,比如思潮。思潮也有点接近结果而非原因,当然是因为社会育儿支持=0外加婚内劳动的法律认可度=0,才有了思潮。

因此总有人打歪点子,比如限制女性的受教育年限。怎么港呢,总要用压迫弱势者来完成想象中的greater good,又蠢又坏的投机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