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

历史上美国曾七次帮助中国度过难关 

文/资中筠

尽管今天由于贸易战让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搞好中美关系,毫无疑问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国策之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当年曾经感慨地讲过,“回头看看这几十年来,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事实上,从近现代历史的角度看,美国几乎在中国遇到每一个难关之时,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恐怕这也印证了我们最高领导人为什么会有如此论断:“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第一次 帮助中国培养人才

清朝末年,中国眼看就要灭亡。美国看到,中国的衰弱只是因为科学知识的缺乏,于是替中国人培养科学人才。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留学生万里蹈海赴花旗,美国替中国培养了这些科学人才。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替中国造就了第一批科学人才,否则中国不可能走现代国家之路。
中国留美幼童纪念学会会长高宗鲁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幼童与美国家庭共同生活,水乳交融,对促进民族感情贡献良多,影响源远流长。”

第二次 建造了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

因为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政府的权力受议会、司法与民众舆论的限制,当然不可能让美国政府用他们自己纳税人的钱替我们建造大学。本来庚子赔款赔给他们的钱就是他们的了,但是他们要退回,拿出来替中国政府建造学校、培养科技人才,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毕业后,免费到美国留学。只能说明美国人是很有良心才这样做的。

美国的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7年8月对德奥宣战,并停付庚款。大战平息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陆续放弃或退回了庚子赔款余额。退款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和实业中。只有日本分文不退,用这笔钱财发展军备,建立教育,遂速成为20世纪的强盛帝国。然后再来侵犯中国。这与美国人的作为是天地之别。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赔款而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到了30年代,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前身)。教会医院则出现了协和医院,四川的华西医院等等,甚至可以说凡是中国现在的大型医院、医学院其前身几乎都是教会医院,即使是后来的军医医院、军医学院的人才和医疗体系都莫不出自前者。另外,洛克菲勒基金会则资助了中国学者们的农村调查与考古行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友好善行就恕不一 一例举了。

第三次 五四运动帮助中国要回青岛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到巴黎参加和会。梁启超也率领民间代表团赴巴黎,梁启超亲自拜访美国总统威尔逊,请求他在和会上主持公道,把山东特权归还中国,美国总统答应,他并且在巴黎和会上争取。无奈英、法、意、俄在1917年2-3月间曾对日本达成秘密谅解,四国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既得权益,在和会中不反对日本对山东权益的要求。

各地学生到外国大使馆前请求那些国家的政府,支持把山东特权归还中国。五四运动是“求帝爱国”运动,并不是所说的“反帝爱国”运动,历史已被某些人精心改过。中国政府继续争取山东权益。1922年2月4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终于收回了青岛及山东的全部权利。

第四次 援助中国抗日战争

在美国参加二战前,1941年7月美国和荷兰联合对日本实行了石油禁运,而且号召其他国家对日本禁运,由于当时日本98%的石油要靠从美国进口,对日本禁运石油也可以说是把日本置于了死地。在和日本的谈判中,将日本从中国立刻无条件撤军当作不可谈判的必要条件。这是导致日本对美国动武的直接导火线。日军偷袭珍珠港,开始对美宣战。

飞虎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参战以前的1941年4月15日签署了正式的行政命令,授权陈纳德招募组建AVG(美国志愿航空队),也就是飞虎队,正在服役的美军官兵可以自愿加入AVG。于1941年8月1日正式成立。1941年12月到1945年9月,美国志愿航空队共击落和炸毁日军飞机2600多架,击沉、击毁敌舰44艘,击毙日军66700多人。

飞虎队及后来的援华飞行队,在中国战场上抢得制空权,压制了日本的气焰。并于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开辟的“驼峰航线”,被称为“死亡航线”。这条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空运航线。中美双方先后投入飞机2000多架,空运物资73万吨,人员33477人,飞行总时间达到150万小时。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位于紫金山北麓,1995年8月,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落成。英烈碑上镌刻了自淞沪抗战至1945年9月间牺牲的3000多名航空烈士的英名,其中美国2186名,中国870名(不少是飞虎队、美国援华飞行队队员)。抗战时,由于中国缺乏武器弹药,没有外援,根本无法支持。美国给了我们最大的援助。后来美国参战,我们成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打败日本,又一次拯救了中国。

第五次 制止了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大城市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加核切除打击”。就是中国所有大城市连人口、建筑物全部毁灭。就象做外科手术把某人的手脚切掉一样。

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征求美方的意见。美国政府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绝妙无比的办法,将这件事捅了出去——美国将克里姆林宫给出卖了。美国政府把消息给报社,以该方式把消息传给中国。

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接着美国政府向苏联表示:只要有一颗核导弹离开苏联国境,美国就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苏联所有城市都在美国的核导弹打击范围之内。关键时刻我们的“敌人”美国又一次拯救了中国。那时我们不能明白,差点被老大哥的手术刀切掉,却被我们的敌人美帝国主义救了,实在想不通,他受到巨大的剌激,掰开了他的神经弦,于是才有后来的乒乓外交、中美建交的故事。

第六次 把中国拖上安理会的位置

二战时,苏联企图在战后控制中国。1943年10月,美国军政领导在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即将召开之前,开会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会议前夕,美国代表赫尔向苏联代表莫洛托夫转达了魁北克会议中英国同意“战后以美、英、苏、中为中心,设立国际和平机构”的建议后,遭到了苏联的反对。当罗斯福得知苏方的态度后,他指示赫尔,在会上要极力坚持四强观念,签署任何协议,必须包括中国,“哪怕这个时候达不成协议也在所不惜”。

10月19日,美英苏三国外长举行莫斯科会议。会上,赫尔提出应由四国签署宣言,而莫洛托夫则坚持只讨论三国宣言。赫尔坚持说:“在我看来,不能把中国从四国宣言中删去。我的政府认为,现在如果俄国、大不列颠和美国在宣言中把它抛到一边,那在太平洋地区很可能要造成可怕的政治和军事反响。”在此建议不被苏联接受的情况下,赫尔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宣言不以四国的名义签署,美国绝不会在一份三国宣言上签字;而且,如果苏方坚持拒绝邀请中华民国,他将不签署任何文件而离开莫斯科。在美国这种强硬态度下,苏联被迫改变了主张,赞成以四国名义发表宣言。

但是,随后苏联又以中国在此无代表为借口,建议仍由苏、美、英三国签名。赫尔仍坚持必须由四国代表签字,并提出让中国驻苏大使代表签字。

30日,中国外长傅秉常与美、英、苏三国外长共同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四国宣言上签字。这个后来被称为联合国组织最初蓝图的《普遍安全宣言》,“四国宣言”的签定,迈出了筹建联合国组织的关键性一步。11月22日至26日,开罗会议举行。这是大战爆发以来中国政府首脑第一次参加最高级国际会议。会议期间,蒋介石总统就建立战后强有力的国际和平机构问题分别与罗斯福、丘吉尔交换了意见,表达了希望“四国宣言”早日具体化的愿望,他表示:“中国将欣然参加四强的一切机构和参与制订决定”。

事实上,在赴开罗会议之前,蒋介石即指示手下对战后的国际机构准备相应方案。开罗会议的公报中,肯定了中国的四强地位,宣布日本从中国夺取的一切领土,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此外,罗斯福蒋介石还就美国援华,中苏边界及远东其它国家的一系列问题交换了意见。开罗会议结束后,美国与国民政府确定了双方在远东的战略关系,罗斯福蒋介石为他们取得外交成就相互庆贺:国民党《中央日报》的社论,称开罗会议是“转移了世界人类的命运,重写了世界历史的新页”;罗斯福则在圣诞节前夕发表致美国人民书,宣布美国和中国“在深厚的友谊和统一的目的上,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密切”。

美国国会同时宣布废除歧视华人法律,以便进一步证明美国“不仅视中国为战争中的伙伴,而且将视中国为和平时期的伙伴”。美国把中国推上联合国安理会成员的位置上。在开罗会议上,美国总统说:欢迎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我们的“敌人”抬高了我们的地位。

第七次 改革开放放宽了对中国的封锁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就把蒋从联合国的安理会位置上赶走,让大陆坐了该位置。

如果美国继续对中国进行锁国政策,继续不让中国大陆入联合国(美国是安理会成员国,有一票否决权),继续对中国进行彻底的技术封锁(建交后到一九八九年以前,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在很低水平上进行),美国是老大,他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其他国家,中国的经济改革就会有巨大的障碍,也没有如此大的成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