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星期四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今天是二十世纪初政治迫害受害者和大饥荒死难同胞纪念日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

今天是二十世纪初政治迫害受害者和大饥荒死难同胞纪念日。

哈萨克斯坦于1997年宣布,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政治迫害和大饥荒受害者纪念日。

这一天对哈萨克斯坦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二十世纪初多苦多难的时期在我们的历史上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

专制、集权的苏联政府对怀有忧民之心的知识分子充满了畏惧,对提倡保护民族多元化、保障民族利益、建立自治制度的知识分子欲除之而后快。在不断通过舆论手段,将哈萨克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打上«阶级敌人»、«民族主义分子»、«异见分子»、«社会危险因素»等标签,企图在民众当中将民族知识精英树立为反面角色的同时,集权政府也在处心积虑的探索全面消灭他们的办法。

当菲利普•戈洛谢金成为当时的哈萨克边疆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后(1925年9月-1933年2月),哈萨克斯坦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戈洛谢金认为哈萨克斯坦落后于历史进程,并提出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小十月革命»的政策,这一政策成为了迫害民族知识分子的运动,戈洛谢金残忍的打压了所有反对自己的当地人士。

大清洗于1928年年中在哈萨克斯坦开始,阿拉什运动积极分子成为了首批政治迫害受害者,他们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冠以«组建试图推翻苏联的反革命组织»的假罪名,并被判处枪决、不同期限徒刑、流放等处置,其中包括阿赫梅特•拜图尔森诺夫、萨肯•赛富林、马赫詹•朱马巴耶夫、沙卡利姆•库达伊别尔迪耶夫、贝伊姆别特•马伊林等著名哈萨克精英和知识分子。

第一次大饥荒主要原因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对抗白卫军,苏联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了保障军需,用机关枪武装的征粮队下乡,强制推行«余粮收集制»,所谓的«余粮»往往是农民家中仅有的一点口粮,从而导致饥荒。

第三次大饥荒主要是由战争造成的物质匮乏引起。

而这三次饥荒中,以1930-1933年饥荒的规模最大,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影响最为恶劣,但有关这场饥荒的信息一直被苏联当局控制,直到苏联解体。

也就是说,仅在10-15年之间,哈萨克近一半的人口遭受了灭顶之灾,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