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佳音:有时候看一些网络小说,会在奇怪的地方露怯,还挺好玩的。
比如一本写重生成为商业大亨的小说,说主人公和副总裁去美国收购谷歌,写两个人坐头等舱过去,在机舱里喝红酒、吃牛排,这都没问题,下飞机出机场有司机开劳斯莱斯接到豪华酒店,这也没问题,两个人住进酒店,顶楼的豪华房间,然后作者写(大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早点睡吧,明天还要去收购谷歌。另一个人说,好,就把灯关了。第二天主角醒了,看到旁边床上副总裁还在睡觉,决定下楼走走”—— 就暴露出作者只住过双床房……
风中的厂长:电商大佬说,现在电商环境在恶化,算法在规则范围内,一边玩弄消费者人性,一边玩弄商家的赌性。 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这样竭泽而渔,快速透支信任,并不是什么好事。
@包特_ExpEcon:忽然想到,大鹏的电影,《长安的荔枝》、《年会不能停》或者《缝纫机乐队》,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片子快结尾处,约时间轴 3/4 或 4/5 处,主角团陷入绝境,然后被机械降神救了。我说这个不是吐槽,而是说,这种模式一方面诚然是创作者在说 “不行了我编不下去了” 的表现,但也何尝不是他们对现实命运的真实展示,和由此引发的怒吼和叹息的一部分呢?
@司天钦 Gosta:白天:再吃就是狗
晚上:狗也要吃饭
@信号与噪声:社会眼中的奢侈生活:
豪车
大牌衣服
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奢侈品其实是:
悠闲的早晨
想干啥干啥的自由
一夜好眠
心里不装事
平淡如水的日子
专注当下
你爱的人
也爱你的人
这些不是靠买买买能得到的,而是活得明白、过得充实后的自然收获。
@水木丁:好多朋友跟我说,打工牛马没办法吃现做的,只能吃预制菜。当然不是,预制菜在中国才几年。没有预制菜的年代,打工牛马吃的一样是现做的。煎饼果子是现给你摊的,油条是现炸的,玉米,茶叶蛋都是现煮的,青菜是现烫的~这能有多少钱,大家真的被洗脑了,觉得像美国人一样,低收入打工牛马就只配吃预制菜。当然不是啊,按照咱们老祖宗留下的饮食文化,你就是再牛马,也能让你吃上一口新鲜热乎的。这就是中国。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多伟大啊,很多人根本不懂,也不知道珍惜。预制菜是资本赚钱的必需,不是你生活的必需。你现在觉得除了预制菜不知道吃什么了,是因为资本已经侵蚀你的生活,剥夺了你从前的选择。
@Fenng: 记忆真的是会被主观有意无意的美化,要不是我经历过那段儿…… 煎饼果子摊,要多脏有多脏,你也不知道那用的是什么油,拿完钱的手,下一秒就去打鸡蛋,最后是给你用个塑料袋装的煎饼果子。拿到手里倒是有热乎气儿,可那吃的真的卫生?真的安全?油条里用没用明矾呐?不知道。用了多久的油是不是地沟油?不知道。玉米、茶叶蛋煮了一天了,「现煮的」。青菜现烫的不假,可那青菜也不洗啊…
@寝取的史官:预制菜这东西其实是种工业品,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没有道理别的工业品都发展了,唯独预制菜不发展。
中国工厂造的手机刷得,中国工厂造的无人机玩得,中国工厂造的火车开得,中国工厂造的电动车坐得,中国工厂造的飞机飞得,没有道理中国工厂造的菜就吃不得了。
是不是这个道理?
@0 寻鸭 0:这应该是某些办公室记者理解中的农业 ——“地里啥都有”
2025年9月19日星期五
微语录精选 0919:再吃就是狗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