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星期六

经济观察报还是很敢说的

文/木白
一是,经济观察报发表文章,标题就是立意,郑智化无需道歉。

在这个撕裂的氛围下,官媒能发出这种直接表明观点的文章出来,已经很不容易。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容易,这篇文章引发了诸多理性人士的点赞。自然,也引发了那些眼里没有具体之人,只有假大空群体的谩骂。其实我一直不理解,为何有些明明是人,自己也是弱者,为何偏偏不去看到具体的人,对假大空却往往泪流满面。

二是,我上一篇文章的立意很明确,但有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精力读完,以至于造成下面这位好友所说的景象:

在友圈看到几则帖子。
一则是下面这个博主发的,残疾人的尊严和屈辱,其实也是我上篇文章的表达。

还有下面这位,帖子是私信里好友袁纯发来的,

基本就是站在残疾者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读完上面的两则帖子,基本也就能理解了当下的一些现状。要给残疾者一个出行的机会,要让他们有尊严的走出那个封闭的家。而这就是对人的包容和尊重。
三是,写郑智化的事情是有一点风险的,因为一个不注意就会被骂死:

在这之前他在评论区留言说:他道歉了,就是他错了。

在截图完这张之后,我善意的将他的评论给取消精选了,当然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他头像上的女儿。网络社会很复杂,你将女儿的照片做头像,微信名还带着自己的手机号,为人处事又是四处攻击辱骂他人,真要遇到较真的人,你分分钟都不知道灾祸来自于哪里。因为这一点,说实话我挺为他女儿感到悲哀的。
最后,好像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在路上,电脑都没电了,用手机敲的上面这些字,然后电脑打开来编辑,等一会要找个地方给电脑充电。我这一趟出行除了边缘群体那些家长的自私教育给我造成一些心理阴影之外,所眼看到的都是朴实,遇到的也都是善良的人。今儿上午,有一个老人家看我在车里编辑文章,看我的车牌是外地的过来与我寒暄,我说是采风写作的。老人家竖了大拇指,然后问我要不要到他家里接一杯开水泡茶。然后我爽快的跟着进去装了一大壶水,现在都又快喝完了。

作为感谢,我送给老人一大块没开封普洱,然后闲聊问到认识郑智化吗?老人说不认识。我说是个残疾人,因为腿脚不便轮椅无法登飞机,现在网上都在议论。老人说,是啊,残疾人,老人走到哪里都被嫌弃,我现在就在门口种地,人多的地方是不会去的。
谢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