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1日星期日

《鹿鼎记》里,一盘真正的大棋


文/六神磊磊



“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这一句话,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它是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最响亮的个人标签。

这句话当时的传播面极广,从江湖好汉到文人学究,从隐居高人到新手少年,乃至到扬州丽春院这样的妓院里面,都人人听过这句话。

然而这其中便有一个大问题,也许很少有人想过:

这话到底是什么人最先说出来的?

在当时资讯极度不发达、传播不便利的情况下,它是怎么能流传得这么广的?

它真是江湖好汉们自发说出来的么?大家出于对陈近南的尊敬,忍不住要顶礼膜拜?

还是天地会自己抛出来的,是一场成功的品牌营销?

都有可能。

但本文要说的,是以上猜测之外的,一种更深层次、也更让人悚惧的可能。

它是《鹿鼎记》里深藏着的一盘大棋。

朝廷的大棋。
 


先看一个问题,《鹿鼎记》里,朝廷对天地会,是何态度?

或者说康熙对天地会是什么态度?

有读者也许想都不想便脱口而出:坚决清剿,赶尽杀绝呗。

反清复明,焉能不剿?夺我江山,岂可姑息。

这是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但倘若真翻开书本,琢磨一下天地会这个组织,便会发现一个问题:天地会真正最敌视的是谁?

他们恨得最切齿、针对得最急切的敌人是谁?

是康熙么?或者说是清王朝么?不是的。

而是另外两个老家伙,第一个是鳌拜,第二个是吴三桂。

何以恨鳌拜?小说里,鳌拜是主张迫害汉人最酷烈、染血最多的鹰派核心。

活生生的例子,天地会青木堂的尹香主就是死在鳌拜手中。

何以恨吴三桂?因为吴三桂是出卖和背弃了明朝的最关键人物。

看小说,天地会前期最迫切的目标,就是杀鳌拜;后期的首要任务,就是杀吴三桂。

天地会对康熙、对满清皇室,尚谈不上不死不休;和那两个人才是真的不死不休。

那么试问,整个《鹿鼎记》里,还有谁是鳌拜和吴三桂的大敌,是巴不得他们老哥俩早点去死的?

是皇上。

或者说,康熙和他的朝廷。
 


天地会对于康熙,疥癣之疾尔。

一伙江洋大盗纠集起来,搞一点滋扰、暗杀,济得甚事?

小小黑社会,哪能动摇得了江山。

康熙真正忌惮的敌人是谁?小说里,他曾在地上摆过几个小石头,每一颗代表一方大患。

那才是真正的噬人虎。

不妨给他数一数,第一就是鳌拜,眼皮底下的大老虎。

历史上,篡权夺位、弑君乱国的大权臣不知凡几,比天地会可怕到哪里去了。

不拿下鳌拜,康熙估计觉都睡不着。

第二就是吴三桂,或者说诸家藩王。

手握重兵,能征惯战,是满清中央政府面临的又一大威胁。

当年大唐之亡就亡于藩镇,康熙岂会不知?

第三呢?台湾郑家。

书上说得明白,“台湾和云南两地,原是他心中最大的隐忧。”

郑家占据台湾已近三世,兵多将广,且隔着海峡,易守难攻。

和三藩这种前明叛臣不同,郑家还继承了明朝遗留的政治资源,开创者郑成功的声望又高,很得人心。

鳌拜、吴三桂、台湾郑家,这三位才是康熙心里真正的大石头。

那么,倘若有这么一股势力,虽然嘴巴上“反清复明”嚷嚷得凶,但它却不反清,也不复明,而是整天一门心思死磕鳌拜和吴三桂。

并且,支持了这一股势力,还能暗戳戳地分化和搞乱台湾的郑家。

那么请问康熙支持不支持?

当然要支持啊!

这股势力就是天地会。
 


纵容天地会,还可以搞乱台湾郑家么?显然可以。

天地会,名义上是台湾的部属,一个潜伏的地下组织耳,按理说应该姓郑。

但你看书便会发现,天地会越活跃,越风生水起,台湾郑家就越猜疑;陈近南的个人名望越高,台湾郑家就越妒忌,老担心天地会有朝一日要改姓陈。

小王爷郑克爽对陈近南,可谓妒恨入骨:

“台湾是我郑家的,可不是你陈军师陈家的。”

“我瞧你所作所为,不有不臣之心。”

“你在中原拚命培植自己势力,扩充天地会,哪里还把郑家放在心上。”

“你想自立为王,是不是?”

天地会经营来经营去,郑家力量没增长,内部反而愈发分裂了。

回到文章最初那一句蹊跷的江湖流行语:

“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这句话,徒然让陈近南担了虚名,加速了郑家对他的猜忌。

搞了半天,我们当主子的郑家人称不称得英雄,反而要看你一个部门主任的面皮了?

试问,如果有人到处扬言、炒作:“德云一哥岳云鹏”。

你说这是对德云社存的好心,还是歹心?

这多半是唯恐德云社不乱啊。

如此一来,站在康熙的角度上,陈近南虚名越响,某种程度上倒是好事了。

甚至你不够火,我们还可以来给你加把火。

康熙仿佛在说:

陈总舵主,记得浮夸哦。

着最闪的衫,扮十分感慨,

有人来拍照要记住插袋!
 


至此,便可以隐约看透这一盘隐藏的大棋了。

《鹿鼎记》前半程,天地会那么活跃,青木堂在京畿重地上蹿下跳,杀猪的杀猪,卖膏药的卖膏药,真拿朝阳区不当回事了?

搞不好都是上面有意纵容。

暗线风际中就是一个明证,说安插上就安插上了。好不容易把这个内奸揪出来,却很快发现又有了新的内奸风二中、风三中。

尽在掌握啊。

对于陈近南,甚至搞不好还在故意为其造势之、捧杀之。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让他越来越尴尬、孤立,使郑家愈发主臣疑忌,离心离德。

最后活活地谗死了这台湾第一号股肱能臣。

就跟他们本族先祖金国人早玩过的一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让岳飞在赵构面前死得更快点。

像这样姑息纵容天地会,康熙要不要承担一点风险?也要。

比如抬高了陈近南的声望。

比如天地会居然意外地发展了一个香主,是广东提督吴六奇,成为重大隐患。

这都是意外。一定程度上的失算,总是难免的。

看书上,康熙是什么时候忽然收网、严剿天地会的?

早不下手,晚不下手,恰恰是在其余心腹之患已除,天地会的价值清空之后下手。当时鳌拜已诛,三藩已反,天地会这把小刀子已经基本没有利用价值了。

于是,立刻翻脸,炮轰伯爵府,将天地会头头一网打尽。
 


看明白这一盘棋,再回头读天地会出场时的种种布置,就会特别唏嘘。

那些看上去特别神秘的手势、暗号,那种种切口、暗语,还有无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据点,表面上无比严密,其实都是徒劳。

就连陈近南半生的奔波,那鬓边累出来的星星白发,也是注定无功的一场徒劳。

朝廷,其实尽在掌握。

在书上,青木堂香主韦小宝曾经差点失口问过康熙一句话:“皇上烧几柱香?”

如果他真问了,皇上会微微一笑:

“我是你投资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