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日星期二

这个死因上一次出现,是在“三年自然灾害”里

文/ELM

上一篇《差点被活活烧死的老人,和已经被烧死的民心》提到现在上海老人的一个死因:活活饿死。有些网友有点质疑,不可能吧,21世纪了,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还在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上海,怎么可能有人饿死呢?网上是有些流言蜚语,但都没有经过证实啊,说不定是什么其他的基础性疾病也未可知。

——这个真不是瞎掰的,而是政府公告自己承认的:

2022年4月24日0—24时,新增本土死亡51例,平均年龄84.2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共37位,最大年龄100岁。51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3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 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里面的粗体字“营养不良”,就是挨饿;“重度营养不良”,其实就是饿死;后面的电解质紊乱,也是跟饮食密切相关的死亡原因。这本来是很容易理解的大白话,只不过被各种花里胡哨的专用名词掩盖起来,看起来云山雾罩而已。

饿死了,渴死了,不能直说,只能说是营养不良。好比张志新烈士被割断了喉管,不能直说,要在公开报道里改成“残忍地剥夺了她说话的权利”。共产党的宣传伎俩,换汤不换药。没有几个老百姓,能从各种后遗症、阿尔兹海默症之类的拗口的词汇里一下子抓住有可能是最严重的死因:饥饿。

用这个死因来说明公众群体大规模死亡的上一次出现,还是在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

薄一波说:“我国人民所经历的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造成的。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广大人民因食物缺乏、营养不良,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农村因饥馑死亡增加,据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减少1000多万。”(《薄一波回忆:1960年总人口减少1000多万 我们愧对百姓》)

今天的上海,在物质条件这么丰富的情况下,还出现了大量饿死的情况,跟60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活活饿死三千多万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仅仅是规模大小不同
都是名义上的天灾(疫情/洪涝),
但天灾其实都并没有极端严重(疫情的超额死亡率并不高/实际上三年基本都风调雨顺),
造成真正死因的是严格的管控制度(居家隔离/禁止逃荒),
打着的旗号还都是冠冕堂皇的伟大光荣正确的社会主义口号(外出就是破坏抗疫/逃荒就是抹黑社会主义)
饿死人的同时其实粮食储备非常充足(上海存粮存菜多到腐烂在垃圾桶/三年时期中国对外粮食出口达到高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说过:饥荒并不是因为粮食短缺而爆发,问题更多是由分配不均引起的。所以,在现代历史上,民主国家从未发生过大饥荒,而发生大饥荒的地方,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不足。——从三年困难时期到如今的疫情封控上海,共产党的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着经济学家的预言。

不过,阿玛蒂亚·森那都是西方科学那一套,不符合国情。国情决定了:不能说制度有问题,只能说疫情太猛烈;不能说是被饿死的,只能说重度营养不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