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星期六
上海:疫情期间艰难的求医之路
@星期六的少年Yu
今天采访了一位来上海带妻子看病之后做康复的先生,他们是来上海希望得到救治的,但随后的遭遇真的……
感染新冠,转院救治,转阴后需要居家隔离7天,但是他们没有家啊,他们本是来上海看病的,而原先住的康复医院不接收转阴的患者,于是花钱住了7天隔离酒店,他们也是借钱来看病的,真的没有那么多钱可以住酒店,于是7天隔离后找到了一个安置点。从酒店到隔离点,丈夫徒步推着妻子坐在轮椅上,背着行李,原本导航显示走25分钟的路,走了一个小时,丈夫膝盖都肿了,到了安置点,妻子的手机因为留在了老家给孩子上网课,搞了半天终于查出妻子绿码成功,但是丈夫的码却是红色。早在出隔离酒店前丈夫就想到这个可能会出问题,所以打电话给警察又联系了街道,安置点也是街道介绍的,但是街道说如果持有两个文件:酒店7天隔离接触证明以及48小时核酸阴性,应该安置点可能会让进的,结果安置点还是因为丈夫的红码不让他进。丈夫最担心的还是妻子,妻子是半瘫(一只手、一只腿几乎不能动、吃饭也是问题)所以需要人照顾,但是比起露宿街头可能会带来的寒冷等加重病情,还是在有屋檐的安置点会更好,于是在做了许久妻子的思想工作后,丈夫和妻子分开了。妻子先住进安置点,丈夫先流浪一段时间,申诉红码。
这位先生说让他最感动的是这个安置点的安保小伙,他告诉先生古美公园有一个小亭子还能住一下,但是也是四面透风,这位安保人员怕先生找不到,骑着电车又来找了他一次,同时带了:被子,5、6瓶矿泉水,一袋大约有20包左右的达利园面包。也就是靠着这些东西,先生在公园流浪了两天两夜,终于在2天后码变绿了,和妻子在安置点团聚,再之后他们通过病友介绍找到一辆出租车,以20元一公里的价格花了大约4000元左右回到了老家,现在在隔离中。
⬆️到信息还没做过事实核查,但是有几个让人真的很痛心的地方:
1⃣️ 一个健康的转阴的人,需要证明自己的健康不是靠生理上的健康,而需要用健康码的绿色来证明健康。而判定一个人得病也不是看他身体如何而是看他码是否是红色。这个时候真的不知道科技到底是在让人类社会进步还是退步。
2⃣️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描述出来,太多了太多了,但是有一点,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位先生很会自救了、很会寻求帮助了:无论是找到这个安置点还是找到回家的出租车;他也很理解各方了,他说12345、警察等等在这个时候都是超负荷的状态;他也考虑很周到了,会提前想到码的问题;他也很有取证的意识,中间很多时刻他都有拍照录音;他也无比善意,他理解那位安保人员不让他进的难处,也一直在说后悔没记住那位安保小哥的名字,特别感激他。他从头到尾也都在惦记的是妻子的病情;他也很有智慧,很会查各种资料:当时医院说要销毁他们留在医院的物品,他查到华山医院的医生拍过的视频介绍不应销毁所有物品,新冠在物品上停留的时间,以及这也对资源的浪费。
这么一个足够理智、理性、善意、理解、会自救、有智谋的公民,他经历的每一步很可能是他所处的环境下最好的情况了,但是他遭遇的这些让人还是瞠目结舌,就是如果你真的听他那么平静地讲述这一切,你仿佛会觉得每一个环节都合情合理,但是跳出来,这每一步放在当今的21世纪真的很离奇啊。
包括他提到那两天两夜的流浪,他担心的事情:肚子很饿,面包实在抵不过每一顿;妻子一个人在安置点,没人照顾;后面怎么能尽快回老家,不耽误妻子康复。
😮💨
3⃣️像他这样经历的还有很多病友,他们来这座城市是为了看病,但是现在有的人可能错过了黄金康复期、有的人感染新冠加重病情、有的人无家可归还在流浪…… 这个城市没能治病,反而让他们雪上加霜。
唉😮💨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个故事能否最终见诸媒体,我很难过,真的挺难过的。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