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

美国之音是新闻,人民日报是党宣

文/ELM

【1】

美国总统川普于3月14日签署行政令,削减美国全球媒体署及其他六个联邦机构的资金。这个行政令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之音和包括美联社在内的新闻机构的运作,基本上就可以视为停播了。


问题在于:白宫还打了个杀人诛心的板子:白宫称美国之音为“激进美国之音”,并表示川普的行政令将“确保纳税人不再为激进宣传买单”。——那问题就来了,美国之音到底激进在哪儿?仔细看看白宫的官方声明,才发现,哦,原来白宫说的是是说美国之音的报道“过于偏向”前总统拜登,并包含对白人特权和种族歧视的批评,以及对跨性别移民寻求庇护的报道。

“激进”这个标签,倘若是中共旗下的党姓媒体贴给美国之音,那还情有可原。没想到却是由自己人贴出来的,只能感慨真是亲者痛仇者快,胡锡进带出来的《环球时报》大张旗鼓地庆祝:“美国之音这块所谓“自由灯塔”的招牌,如今已被本国政府嫌弃得像块脏抹布。”白宫本来说的是拜登,但是已经被善于浑水摸鱼的中共各个媒体拿来大作文章了。

【2】

白宫起了头,墙内的简体中文媒体从正宗党媒到红色自媒体大V,都纷纷落井下石,往美国之音头上泼脏水。最大的污蔑之一可能就是把美国之音说成是美国拜登政府的“激进宣传”。甚至有的版友把美国之音说成是“谣言制造机”。

那就挑个例子,比较一下,看看美国之音和人民日报这种典型党媒的报道有什么区别,看看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宣传。

分别Google“美国之音 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和“人民日报 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这两个关键词(这个新闻词是因为最近李嘉诚的新闻随机选的,但其他的词应该也大差不差),跳出来的主要报道新闻分别是:

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s-reaction-to-panama-s-decision-of-quitting-the-bri-initiative-20250203/7960959.html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5/0206/c1002-40413356.html


这篇“新闻”实在是不成样子,就再看看作为大外宣的观察者网的相近报道:《巴拿马拟终止“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中方:向巴方提出严正交涉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5_02_08_764396.shtml



相比较而言,三者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美国之音的报道是真正的新闻报道,具备了新闻报道的所有要素:5W1H(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也很客观(列出了当事双方的意见),很准确(所有的人名和专有名词都列出,有案可查),时效性也很强,作为一篇新闻报道,结构清晰,论据充分。

反观人民日报的刊文,只能说是一篇合格的党宣文件通稿的复制粘贴。根本就谈不上是一篇新闻报道,新闻报道的大部分要素都是缺失的,5W1H是缺失的,客观性是缺失的,通篇读下来就是一则领导讲话,读者只知道:中共是反对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的。——但是,为什么退出?不知道;巴拿马谁说的?不知道;怎么说的?不知道;说了什么?不知道;未来有什么影响?统统不知道。

——而这样的只有结论、没有逻辑的党宣通稿,就正是墙内简体中文圈最普遍的洗脑文章。

观察者网的“新闻性”比人民日报稍微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至少具备了新闻报道的5W1H,但是在深度、广度、客观性等方面都逊色于美国之音的报道。没有人民日报那么党宣刻板,但充其量也就是领导讲话备忘录。

看多了美国之音和墙内党姓媒体的同样的新闻报道,读者很自然就分得清楚:到底什么是新闻报道,什么是党的宣传。媒体当然有自己的政治倾向(没有倾向也就是一种倾向),但是,作为新闻机构,起码的新闻要素是应该具备的。具备了起码的新闻要素,那就是合格的新闻媒体;不具备新闻要素,那就是党宣,只不过掩盖性多少而已。

这就是新闻和宣传的差异。

再简单总结一下新闻报道的特点:
新闻是强调客观的报道,
客观的意见评论(哪怕只是简单地罗列当事各方的观点),
信息来源要多渠道且能互相交叉验证,
新闻是需要受到新闻标准的约束,是尽量不带情感论述的。——这就是你读美国之音的感觉。

相反,党宣(大外宣或者大内宣)就不是,在以上几点都和新闻报道的标准要求南辕北辙:
宣传不强调客观、只按照党的需求(比如维稳)来报道或者干脆不报道(被404);
党宣忌讳客观意见,根本不可能列出当事各方的意见;
党宣的信息来源只有党的文件和党的部门,不可能有交叉验证,引用的“外媒”绝大多数还都是CGTN这种改头换面的内销转出口的党宣自己人;
党宣不受新闻标准的约束,但十分擅长煽动读者情绪(尤其是反美反日);——这就是你读人民日报的感觉。

明白了这点,就知道谁才是客观新闻报道,谁才是谣言制造机。读美国之音,你可以同意或反对,而且也知道要同意什么,反对什么,如果要验证消息来源的话要去找什么关键词,等等。而读了人民日报,在空洞无趣的陈词滥调掩盖之下,信息量少得可怜,你也许能记住几个名词,但谁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全文是什么,怎么验证,其他当事方又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全都不知道。时间长了,语言影响智力,大脑就固化了,中共真理部也就达到了宣传+洗脑的效果。

党宣的这个调性能很好地解释这几个问题:
为什么墙内的简体中文媒体在国际上的信誉度不高?因为大家都知道党媒是宣传机构,不是新闻机构;
为什么墙内简体中文圈的质量越来越差?因为宣传越多,思考能力就越缺乏。

【3】

正是因为看到了新闻和宣传的差别,才能说川普关闭美国之音等诸网站,实在是帮了中共真理部的大忙,大大缩水了能帮助读者提高思考能力、对抗洗脑宣传的助力,是这次美国效率部/DOGE诸多目光短浅的举措之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