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8日星期五

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哈利·波特》中的历史、文化与政治 08

【全文: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


第五篇 霍格沃茨的校长(下)

(我不喜欢这样写帖子,太学术,像论文,不好玩,只是血统论引来的争议太多,不知这样的回答能否解答留言中的问题。)

还是好好分析霍格沃茨吧。


如前所述,英美文化中的“平等自由人权”倾向,集中体现在“自由选择”理论,也就是在《密室》的结尾校长说出来的一句话:“让我们成为哪种人的,并不是我们的先天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这种论点在英美文化中比比皆是,因此血统论分析完了之后,现在可以比较详细的介绍一下英美文化中的“自由选择”论了。这也是后面几篇的基础。

严格地说,英美国家的“自由选择论”并不是本土货——整个英国文化,都是广义上基督教文化的一部分,“自由选择”的源头来自基督教的教义。有人问我为什么片中的文化符号为什么没有梵蒂冈,我一直觉得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没有特别必要专门解析,教皇大家天天见:



能分清吗?

我在网上搜索,居然有人讨论两个人是否一个演员的。


这个讨论本身也能证明两个人的文化符号实在是太接近了。凡是在有关中世纪的奇幻文学中,出现白头发、长胡子、传长袍,一脸慈祥的长者形象,基本肯定是中世纪的基督教传教士/教皇的形象。

因为政治原因,当今英国和梵蒂冈的关系并不好,主要是现在天主教徒主要在南欧和拉美,经济上和西欧北美有矛盾,因此梵蒂冈必须经常发表谴责“为富不仁的资本主义”的圣谕,以争取信徒的支持。为富不仁的资本主义们当然也不客气,罗马和伦敦近在咫尺(用中国的标准),英国居然拖到1982年才和梵蒂冈建交。哈利波特全球大热之后,梵蒂冈教廷官方报章《罗马观察家报》发表专文谴责,并号召信徒们抵制,理由是哈利波特“传播巫术”,(大家别笑,教皇还真信这个,就像他同时也相信处女生子、死人复活升天一样)。作为回报,罗琳召开记者会,宣布“邓布利多是个同性恋”,(天主教教士不结婚,同性恋和恋童癖一直是个大麻烦),英美人也都知道她在暗示谁家的事。

但这只是政治。从文化层面来看,基督教文化对英国文化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两位教皇在电影里干什么呢?在《魔戒》中,甘道夫负责加冕:



(《魔戒》结尾,甘道夫给亚拉冈带上王冠,“王者归来”。)

原型在这里:

(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给日耳曼人法兰克部落领袖查理加冕,法兰克人称帝自此始。)

《哈利波特》中,邓布利多负责洗礼:


(《哈利波特》第六部结尾处,邓布利多带哈利去取萨拉查•斯莱特林的挂坠盒。哈利浸入水中,遭遇危险,邓布利多燃起大火救他。哈利经此洗礼,开始成熟,下面就是大决战了。)


原型在这里:


(公元496年,法国兰斯大主教圣雷米吉乌斯为日耳曼人法兰克部落首领克洛维一世施洗,法兰克人从此建立王国。)

这两件事都是欧洲史上的重大事件,欧洲人家喻户晓。洗礼和加冕礼都是基督教的圣礼,用在王者身上,就是哈利和亚拉冈的登基仪式。邓布利多有甘道夫和教皇的影子,哈利有凯撒、亚瑟、亚拉冈、查理曼和克洛维诸位王者的影子,嘿嘿,伏地魔也有黑暗君主索伦的影子——没有脸。(关于伏地魔的文化原型,下文分析。)




如果说前面的民族学、人类学,差不多是西方人“关于身体的知识”,(因此这两个学科建国后和法学一样,被直接关门了),基督教和源于基督教的各种理论(中世纪常称为“某某教派”,近代常称之为“某某主义”),就是西方人“关于精神的知识”,“自由选择”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基督教的教义很复杂,我很不成熟的将其简化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上帝面前人生而平等(旧约),每个人靠信仰得到拯救(新约)。一个中心就是“自由选择”。

众所周知《圣经》是由犹太教的《旧约》和基督教的《新约》两部分构成的。基督教之所以保留《旧约》,更多的是为了保留上帝的概念,这个超然于宇宙四方之外,存在于时间起点之前的概念,能给每个人以平等的机会——在造物主面前,什么血统论等等都不重要了,我们都是亚当夏娃的子孙。西方思想史上,从卢梭到罗尔斯的形形色色的平等论,都有《旧约》故事的影子。最好的体现,就是美国独立宣言中那句名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男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中文翻译中省掉了原文的圣经色彩,顺带也省掉了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为什么是man?因为在圣经中,woman是man的一条肋骨。

《旧约》本是犹太教经典,但是犹太教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变成了一种非常保守的宗教,特别强调血统和礼仪,只有结果富有的犹太人才能上天堂。随着罗马帝国征服广大地中海地区,罗马公民垄断了帝国的全部政治权利,大量受奴役受损害的人无所归依,急需一种宗教来抚慰心灵。结果,犹太教中一个小教派独立出来,这个教派宣称他们的领袖基督是上帝的独子,来人间替人赎罪,跟随基督的人就能上天堂,血统不问。这种教义获得了广泛的成功,发展成后来的基督教,其基本教义之一,就是自由选择说或者救赎说。

(宗教话题很复杂,而且很容易跑题,本文主要还是介绍英国历史文化,顺带解析哈利波特,对基督教的解析尽量从简。留言讨论的欢迎,传教的恕不回复。)

自由选择说内涵丰富、流派纷呈、情况差异很大,本文不能尽数,只分析基督教在英美文化中的影响。搞学术的朋友请注意,你可以用基督教解读英美文化,但一定要慎重,因为历史上,英美文化是在反罗马教皇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从天主教的文化中脱胎而来的,因此,英美文化中的基督教因素,很多是受限制的。很多流行的用基督教精神弘扬英美文化的论证,其实往往是牛唇不对马嘴。

在英美国家看来,基督教的教义中的自由选择理论一直是一个很危险的理论。在这方面,他们受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圣奥古斯丁的影响很深。



奥古斯丁的理论体系庞大而丰富,他关于自由选择的观点,集中体现在一本叫做《论意志自由》的书里。这部书国内有译本,不过是部很枯燥的哲学专著。

选择论的关键,在于人是不是有“自由意志”?而这并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在没有选择之前,人服从于礼俗或者权威,固然没有自由,但也不用无需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就像包办婚姻,嫁错人怨命。而是一旦有了“自由意志”,人有了自由,也同时有了犯错误的可能,就像自由恋爱,嫁错人只能自己哭了。选择论等于打开了一扇大门,人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但善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清二楚。

大家都知道,哈利的额头上有伏地魔的N标记,电影中也经常有这样的镜头:哈利和伏地魔之间有某种奇怪的“心灵关联”,他会说“蛇佬腔/爬说语”,也常常和在自己的噩梦中和伏地魔斗的筋疲力尽。




(更多镜头不截图了)

哈利和伏地魔之间的关联,就是选择论的一个推论。因此奥古斯丁的《论意志自由》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意志自由是恶的起源吗?

因此,英美国家的意识形态中,总体上是对“自由选择论”有所控制的,在英美国家,“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英美文化中的“自由选择”,其实是一种比较保守的选择论,(比血统论激进,但和法德俄意等国的选择论相比,就保守多了。这个问题其实深挖很有意思,但这里就不展开了)。前面说了,英美文化的基础是血统和贵族,他们的选择论,是在贵族意识占优势的情况下,给平民一个希望的出口,其实是血统为本、自由为用。因此,英美的“自由选择”,总要把选择“贵族精神”、“英美主流价值观”作为导向。比如英美通俗文化(影视剧、口袋文学)中有一种常见的类似灰姑娘的故事类型,从平民出身开始,到嫁入豪门结束,戴安娜和凯蒂的故事都是如此。

(法学的同学们也可以注意一下,西方法学中有很多区分意志的善恶程度的概念,比如刑法中的故意、过失、意外事件,民法中的善意第三人、恶意第三人,这是中国传 统法学所没有的,也常常是中国学生学习的难点。复习司法考试的同学们,你们还在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之间的区别发愁吗?嘿嘿,有些东西在法条之外。)

回到电影。

“自由选择”理论对电影影响很大,3456基本上都脱不开。还是先处理简单的。

从副线来讲,霍格沃茨故事是一系列赫敏的平民驯化课。赫敏的选择比较简单,无非是是否加入统治者行列的问题。从赫敏的角度看电影,哈2提出了血统问题,哈3456就是对赫敏的驯化,也就是校长为代表的校方,给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题目,让赫敏“自由选择”是否能够进入“天堂”——统治者的行列。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赫敏从来没有被邓布利多请到过校长室,(哈利是常客,罗恩也去过),她和老师最近距离的接触,就是哈6中的“鼻涕虫俱乐部”的宴会。剧透一下,这就是赫敏训练课的终点。

宴会的布景是典型的英国上流社会风格。作者对此稍有点讽刺,但整体把握还是比较符合艺术规律的。其中赫敏和斯拉格霍恩的对话挺传神,把一个平民女孩初次参加贵族宴会的心态表现的很到位。大家去自己体会吧。反正本宅看到这里,心中的感觉是:赫敏的故事结束了,(我本人挺伤感的)。

再说比较麻烦的,(这个问题详细说挺复杂的,今天的时间只够开个头)。

从主线上来讲,霍格沃茨故事是一场正邪之战,哈利和伏地魔都是霍格沃茨的学生,也都是混血,两个人的起点,基本都在正邪之间。(马尔福和卫斯理倒不需要选择,两家都几十代是霍格沃茨的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正方的哈利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善的天赋”,最后经邓布利多点播,成为王者;反方的伏地魔则发现了自己“恶的天赋”,霍格沃茨故事就是他的堕落史。或者说,两个人因为自己的选择,分别走上了天堂和地狱的道路。

伏地魔的原型到底是谁呢?

根据大家的留言,嫌疑大概集中在下面两个方面:

是他:

还是他:

应该说,原书作者和导演为了避免麻烦,不可能在文中透露出特别明显的线索,但是文化潜意识还是无处不在的,并不是不能分析出来。

先提示一下,上面两个都不是准确答案。

准确的说,伏地魔的原型是一个幽灵,在欧洲各地徘徊,也可以说,是个鬼魂。

可是世界上真的有鬼魂吗?


翟按:本文后面会涉及文化意义上的伊斯兰教的某些话题,但请大家留言中不要对伊斯兰教乱泼脏水。我很反感网上非理性的反穆言论。另外,在线写做容易导致文章结构混乱,下次更新在一周之后,我想尽量一次写完。

翟按:上一篇写的时候就感到不好玩,像论文,很多朋友也有类似的感觉。抱歉了。后来念了三遍“大脑封闭”咒语,静心反思,还是自己太把这帖子当回事了。学术性和通俗性本是一对儿矛盾,大家放暑假上个人人网,又不是来看论文,我还是好好胡扯才对得起各位观众。因此这一篇又开始不严谨了。提醒各位,如果本帖能给大家一点学术上的启发,就已经很好了,想学真知识,回图书馆看书。

另外,从上一贴起,对哈利波特的分析从民族、历史方面进入思想、哲学、神学领域,水越来越深,各位小心,身体和大脑不适的请提前退场。毕竟,英美称霸全球几百年,不只靠分析头发的颜色。我尽量把帖子写的生动点,但也请准备修炼统治术的各位,做好绕弯弯的心理准备。只能看得懂头发颜色的人,是做不了统治者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